一
昨晚,我的文章《這個神似吳彥祖的大神一直激勵著我》在朋友圈發出后,一位10年前的同事寫下了一句評論:
你越來越厲害了!
二
她的評論勾起了我的回憶,10年前我們在一家企業做管理人員,她是車間主任,我是行政人事助理,在那個狹小的圈子里,大家單純快樂地交往著。
后來,她回家創業,自己買了10多臺機臺開了一家小工廠,而我后來又調入了公司總部。之后聯系甚少。
前兩年通過QQ與微信我們又取得了聯系,經過了解,她目前早已轉行,在廈門一家公司做財務工作,文化不高的她通過學習實現了自己的職業理想。
三
她說我越來越厲害了是過謙了,我認為我只是有了一定的成長。10年來,我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職場上打拼,取得了一點小成績(目前在一家即將上市的主營新能源風電塔筒、船舶制造的企業任中層干部),但遠沒達到厲害的程度。
回想過去10年的成長歷程,我感觸良多。我認為,這些年的成長全得益于我笨笨的堅持。
四
2006年,我在工作中接觸到了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知識,那時候HR正熱,因當時社會還處于人口紅利,這個職業比較熱門。隨著一些HR理念的傳播,企業也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管理。于是,我決定從單純的行政人事工作向較為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轉型。
學習這方面的知識,需要有人引路,但我所在企業的地理位置較為偏僻,根本沒有這方面的人才。情急之下,我通過網絡報了廈門一家培訓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培訓班。從此,我踏上了學習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的道路。
在這條路上,我付出了很多......
記得,我當時參加培訓時,每次都是在周末時間,因為交通原因,每次都是早晨5點多起床,先坐摩托車到鎮上,然后坐鎮上最早的一輛大巴,達到漳州港碼頭,再從碼頭坐快艇或客輪橫渡廈漳海域,到達輪渡碼頭后再坐1個小時左右的公交車到培訓機構。往往,到達培訓機構時已經是9點多了,早晨花在路上的時間至少要3個小時。
在培訓教室里我認真做筆記,積極參與互動,像海綿一樣吸取著全新的知識。下午,為了趕漳州港碼頭最后一輛回鎮上的大巴,我于4點左右提前下課,重復著早晨的路線,到達企業宿舍時往往已經晚上八點鐘左右了,很多同事早已開始了豐富的夜生活。
“老天一般會眷顧苦心人”,基礎不是太好的我,竟然一次性通過了考試。
這次培訓可謂是我職業道路的轉折點,我通過此次培訓學到了人力資源方面的知識與實踐,也認識了這方面的同行,可謂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
2009年,我又通過了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認證,并通過繼續教育取得了本科學歷。
2010年,我通過應聘到了目前所在的單位,開始全職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直到負責整個人力資源部門。
之前的經歷告訴我,要想在職場上不斷提升競爭力,就是不能放棄學習。于是,這幾年,我通過學習,陸續取得了經濟師(人力資源)、勞動關系協調師、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和高級企業培訓師證書。
專業知識領導的證書只是職業能力的一種鏡子,而管理、溝通、語言表達、文字功底、辦公軟件運用等綜合能力才是能否馳騁職場、笑傲江湖的試金石。
于是,我向老板學習,向領導學習,向同事學習、向下屬學習,向對手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網絡學習,向同行學習......,像《冰河世紀》里的松鼠一樣利用一切機會尋找、搜集過冬的松果。這10年來的很多節假日,我除了陪伴家人,不是在學習就是去學習的路上。
幸運的是,我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位好老板和幾位好領導,他們的戰略意識、大局觀、決策力、解決問題的思維與邏輯,待人接物的方式與方法都讓我受益終生。
驕傲的是,這么多年,我讀了很多書,專業書籍、文學書籍,職場綜合能力類書籍(如思維方式類、情緒管理類、婚姻與子女教育類、自我管理類、通用管理類、銷售與營銷類、溝通類書籍等)......房間里貴重的東西很少,書卻占了大多數。記得有一次搬家時,有個同事還揶揄到:真是孔夫子搬家盡是書啊!
難得的是,我從來沒有放棄過寫作的愛好,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積累了較好的文字功底。
五
10年間,我的職業生涯也遇到了一些挫折,后來我進行了自我復盤,發現主要是性格上的弱點引起的。為了做到知己解彼,我后來專門研究了性格理論,陸續接觸到了MBTI、九型人格、PDP、性格色彩與DISC理論,綜合比較與實踐后,我發現DISC行為風格理論在工作與生活中比較實用,我還專程去深圳和國內DSIC方面的專家李海峰老師學習。
通過測試、自我探索與學習,我知道了自己的性格上的優勢與不足,洞察了他人的性格特點,知道了如何更好的與他人溝通,也堅定了自己的職業方向,對未來更加有信心了。
現在啊,我又重拾了我寫作的愛好,在工作之余,我將不斷通過文字與你分享故事、溝通想法。
六
我相信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的,沒有別的,只因為我有笨笨的堅持。
一個認真的人堅持起來是可怕的,也是很有魅力的,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