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文|慧妍
今天繼續分享《精進》這本書:
一、我們如何去反思?
善于學習的人大多善于總結反思,但是如何反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以前反思總是不知道反思什么,當看到這本書里的內容時,終于有了答案,書中從10個方面為大家提供了反思的方向。
信息:做這件事利用了什么信息?哪些是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是從哪個渠道而來?可能遺漏了什么信息?怎么得到這些信息?
預期:做事之前,你對事情的過程和結果是否形成了正確預期?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預期?什么結果造成了預期的偏差?你的預期是否阻礙了事情進程?今后如何管理自己的預期?
結果:怎樣描述事情結果?如何評價結果?在描述和評價結果時用了哪些指標?指標需要改進么?哪些改進?如何改進?
進度:事情進度合適么?太快還是太慢?什么因素導致了這個結果?進度有問題時用什么手段進行干預?效果如何?效果不好為什么?
工具:完成這件事用了哪些工具?哪些工具起了重要促進作用?哪些起了阻礙作用?如何改進工具讓它更好發揮?
情緒:做這件事你的情緒狀態如何?有沒有情緒失控過?為什么?你是否有調整過情緒?用了什么方法?是否可以改進?
阻礙:做事過程中遇到了什么阻礙?最大阻礙是什么?如何應對?取得了什么效果?哪些阻礙會長期存在?通過什么樣的持續努力會漸少這些阻礙?
優勢:在做事的過程中發揮了什么樣的優勢?還有什么優勢沒有利用和發揮?主要收獲是哪些?哪些知識和能力得到了提升?我可以向做同類事情的其他人學習什么?他們有哪些優勢是我不具備的?
缺憾:在做事過程中,我的遺憾是什么?最大的遺憾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了這個遺憾?這個過程我暴露了哪些缺點?哪些缺點是必須迫切改正的的?
意義:這件事對于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什么?對我的短期生活和長期生活都有什么影響?這件事對周圍人,對社會,對整個世界的意義是什么?又發現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義?
當我們做完一件事不知道如何反思的時候,以上就是10條提供反思的思路。我們可以對照以上將反思的內容逐條羅列出來,再進行下一步的分析。
二、為什么我們總是難以周全?
很多時候,我們想把一個問題牽涉的方方面面都想清楚,有一些難度,只有少數思維能力極強的人才能做到。
為什么會顧此失彼呢,書中給出了三個原因。
1、我們的思維決策容易受到少數特殊事件的影響,因此我們的思考就有可能出現偏頗。比如,很多人一說輟學創業,那大家想到的都是比爾蓋茨這樣的極端例子,但這樣的例子不能反映總體的情況。
2、“證實偏見”。就是一個人一旦形成了對一個問題的看法,那他接下來的思考的都是為了證明這個看法,而相反的論據就會視而不見。
3、思維盲區。因為每個人的知識和經驗都有限,所以受到已有知識和經驗的限制,我們的思維就會出現盲區。我們無法消滅盲區,只能無限接近盲區。
所以,當我們知道了思考的時候容易犯這三個錯誤,那么今后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就在這三方面改進,盡量避免以上誤區,讓我們的思考盡量更全面一些。
三、才能的四象限圖。
“特有-恒定”觀點對我們每個人影響最大,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天才、天賦。
“普遍-恒定”觀點認為人的才能多種多樣,是個人知識、經驗、個性等多方面因素相結合的產物,只要積極主動地發現自己的才能,就能獲得更大的成功。但是這個觀點有一個局限,只關注自己,對差距視而不見,容易陷入對自己優勢的自我陶醉中,不利于個人的成長。
“特有-發展”觀點認為只有少數人才有成為杰出人的潛力,所以重點培養,讓他們的潛能得以發揮。即“選優培優”。
“普遍-發展”觀點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才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成長型心智,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后天可以培養的。
從以上四種觀點我們不難看出,你持有什么樣的觀點,就決定了你努力的動力和程度,認為才能是恒定,是某些人生來就有的“天賦”的人,多少有點“宿命論”意味,想必為實現自己的某個目標并不會付出太多努力。而認為才能是每個人都有,后天可以培養的人一定更愿意去拼搏奮斗,付出更多努力。
書里寫到知乎上有句名言: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所以我們與其把眼光放在自己和他人的天賦差異上,不如放在自己的努力上。很多時候,我們所謂“人家比我更有天賦”的理由,不過是在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四、專注在一個領域走到最后。
我們都知道,只要在一個領域深耕,一定會取得不凡的成就,但現實卻是:太多的人學東西這里學一點,那里學一點,工作三天兩頭跳槽。最后還郁郁寡歡覺得懷才不遇人生苦悶。而書中給出了一個曲線圖,告訴我們才能的學習積累,呈現出一個s型的曲線。
緩慢起步期是漫長的,什么都嘗試但什么都不精通的人,往往就徘徊在這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的后果就是要和大量的人競爭初級工作崗位,領取較低收入。而只有少部分人到達快速提升期。最終更少的人到了高原期。
由于世界財富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少部分的人占據著這個世界的多數財富,而這少部分人就是到達高原期的人。因此我們就看到了一個更殘酷的事實。那就是:
比方,我們身邊的某個特別不起眼的同學,時隔多年相遇,你突然發現他竟然做成了一番事業。你有沒有想過原因很可能是:正因為各方面條件差,所以沒別的選擇,一但抓住某個機會,就死不放手,不斷深耕,堅定不移,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
反而是一些條件資源還不錯的人,因為選擇太多而無法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最終一事無成…
所以,保持專注,將自己能做好的做到最好,你終會獲得超額收益。
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慧妍,一個專注育兒,理財,個人提升的80后寶媽,希望這一篇讀書筆記能給大家帶來新的收獲,未來的學習成長之路道阻且長,讓我們一起同行,一起升級打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