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合上《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的最后一頁時,自己是不是進步了一點點呢?
這本書我是2011年7月買的,因為各種原因距今的6年多時間沒有看它(其實不論什么原因最重要的是不想看,拖延癥晚期--這是另一個話題,這里暫且不談,都不好意思說)。
《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是本科學普及讀物,由科學松鼠會編著??茖W松鼠會是一群懂科學、愛科學并傳播科學的公益團體,他們希望為公眾“打開科學堅果,品嘗科學之美”。
該書分為人世間、動物志、花世界、天與地、皮囊事、醫療鏡、心靈記和Ask Dr.You等8個部分,涵蓋了天文、宇宙、地理、人文、生物等科學方面的知識,透過每位作者的觀點趣談科學。
總體來說,這本書就是一部雜談,各方面都有,而且由于距離出版時間2009年1月(按照出版圖書的周期,這本書的寫作時間更早)已經有八九年的時間,所以有些列舉的事例和預測的言論已經有了事實,失去了當時的意境。
從細節上說,鑒于本人是個文科生,而且對理工科實在不在行,所以面對很多的專業詞匯和術語還是有些不能完全理解,對于一些問題的探討也就處在懵懂的狀態。
那我為什么還要看它,而且堅持翻到最后一頁?一是,自己買的書不看太對不起花出去的人民幣;二是,自己當初會買這本書總是有原因或理由的,看了也許就能找到答案;三是,社會是一本需要學習一輩子的書,只了解人文科學是不夠的,自然科學也是我們生活在其中需要了解的很重要的知識。
對于這類書,可以選擇性閱讀,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大致瀏覽甚至跳過都是可以的。如果是抱著這個問題我必須搞得一清二楚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的態度,那么這就上升到了研讀的階段,并不是課外讀物的標準了。
開始不明白為什么要起這個書名,原來這是書中一篇文章的標題。那么,為什么要在眾篇文章中選這一篇的標題作為書名呢?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個概念:聯覺。
“所謂聯覺,就是某種感覺刺激在引起相應感知的同時,還會引發另外一種感知,而能夠帶來這額外感知的刺激卻從未出現?!北热?,鋼琴曲聯想到藍色。有這種聯覺發生的人可以稱為“聯覺人”。如果你沒有過這種感知,那么也許你就不是聯覺人。作者將無形的聲音巨化:可以看到,是彩色的,嘗起來是甜的。
這可以是一種看待事物的思路。在感知事物時充分調動五感,即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或者發揮想象,不被客觀世界所束縛。比如,可以問問自己:幸福如果有形狀,會是什么樣子的呢?是二維平面還是多棱立體?它是什么顏色?聞起來是什么味道?觸感會不會像棉花糖那樣?嘗起來是不是也和棉花糖一樣甜蜜呢?這樣想想,世界瞬間變得可愛起來。
人生不易,生活精彩。面對宇宙和銀河,人類如此渺?。幻鎸θ跣∩铮祟愓莆丈鷼⒋髾?。那么,面對我們人類自身,對所處的環境,對體內的戰場,對周邊的事物,關注、研究、發現、適用,在不斷的循環中前進。
歡迎和圍觀群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