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世界上的樹木都長成了長頸鹿,世界會怎樣?世界末日要來了嗎?我們要死得這么搞笑嗎?
在討論嚴肅的末日論之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這種被譽為“長著豹紋的駱駝” 到底是什么生物?
長頸鹿(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 (個人猜測是豹子和駱駝的雜交品種)它們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人和禽獸之間的差距么,還好我長到了175cm)。
長頸鹿全身被毛疏短,身披淺黃底色、鑲有布滿形狀大小不同的黑褐色花斑網紋的外衣,皮膚上的花斑網紋是一種天然的保護色(豹子的主要是隱藏色,斑馬身上的也是同理,都是物競天擇的結果)。
長頸鹿有一雙棕色的大眼睛,眼珠突出,能四周旋轉,視野寬廣,加上身軀又高,宛如活的“了望臺”,能看到遠處的動靜。
長頸鹿因為腿長,跑得很快(時速可達70千米/小時),這也是在生存競爭中練成的。奔跑的時候,姿態很特別,先是前伸頭頸,然后又一下于縮回,交替擺動,四足行走方式同其他獸類不同,是同一邊的兩腿和另一邊的兩腿交替向前,跳躍般行進。
身高腿長,四肢可前后左右全方位地踢打,擊打范圍廣,力量大,如果成年獅子不幸被踢中,可立馬腿斷腰折。
長頸鹿的舌頭長達40厘米,是青黑色的,嘴唇薄而靈活,能輕巧地避開植物外圍密密的長剌,卷食隱藏在里層的樹葉,舌頭上黏稠的口水、舌頭和嘴唇上還有一層堅韌的角質隆概能防止被刺槐刺傷。
長頸鹿的長頸和長腿,也是很好的降溫“冷卻塔”。由于腿部過長,長頸鹿飲水時十分不便。它們要叉開前腿或跪在地上才能喝到水,
一頭長頸鹿每天能攝入63千克樹葉和嫩枝。耐渴,在樹葉水分充足的情況下可以一年不喝水。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地球上的樹木都長成長頸鹿,長頸鹿要么餓死,要么被猛獸生吞,要么被人類砍伐殆盡。
你可能感到疑惑,地球上的樹木都消失了,那所有生物不都因為缺氧而完蛋了嗎?
其實不然,地球的主要造氧源不是樹木,而是海藻,占比70%,所以除了長頸鹿的生命受到威脅,排除食物鏈的影響,其他生物是相安無事的。
科普一個小知識:長頸鹿效應,長頸鹿的脖子很長,導致的后果是,腳底板星期一被刺一下,星期六才能傳達到大腦,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永遠慢半拍。具有長頸鹿性格的人,常會讓人有摸不著頭腦之感,做什么都慢,吃飯慢,寫字慢,說話慢,走路也慢,不過這種慢半拍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和某些方面具有自我保護功能。
1、基本動作慢,起床、吃飯、穿衣等速度慢。喜歡賴床,起來了又躺下;穿衣服總找不到前后。
2、注意力不集中,把任何事情都與玩結合起來。刷牙時喜歡玩牙刷牙膏;洗臉時喜歡玩水;穿鞋時喜歡拿著鞋子在客廳里跑一圈。
3、愛撒嬌、等人幫忙,如果媽媽不在身邊就不肯吃飯、穿衣;任何事情沒有大人幫,就不愿意自己動手。
4、懶散,不知輕重,做動作,得先伸伸懶腰;四肢松軟,如,穿鞋時,鞋拿在手上,手一軟又掉在地上。遇事,從不著急。
不知道看到這里的老友有沒有覺得在說自己,我倒是有嚴重的注意力缺失癥,不過我個人倒不覺得是病,畢竟多數人不會望著云卷云舒就能夠神游去了,這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結合,本質是思維方式和視野角度的不同,我們并不是無法專注,在對感興趣的事情上我們是有著驚人的毅力的,只是很多時候不符合主流社會價值觀,被當成了病癥來處理,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分心不是我的錯》這本書,以及想知道我這種人看待事物的視角,可以進到我的主頁瀏覽一下我畫的兩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