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練習要訣是為了幫助各位變得更和諧,以及在日常生活和我們的群體實驗中能更有效使用念力。它們都是從各個科學實驗成果中提煉出來,已被證明是使用念力相當見效的方法。
念力既可以使用于小目標,也可以使用于大目標。如果是大目標,應該把它拆開來,分段完成。剛開始學習使用念力的人最好選擇小目標,也就是在合理時間架構里可以達成的合理目標。例如,如果你本來超重四十磅,卻指望一星期后就變成窈窕淑女,便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時間架構。但不妨把大目標放在心里,隨著你愈來愈有經驗,將慢慢向目標推進。重要的是,你必須克服半信半疑的態度。心靈可以影響物理現實這種觀念也許與你秉持的世界典范相左,但如果你是活在中世紀,一樣不會相信萬有引力的概念。
選擇自己的念力空間
一批科學研究顯示,規范你的念力空間能擴大念力的效力。所以,使用念力時,最好挑一個你覺得舒適寧靜的環境,放著沙發或其它舒適座椅,把會讓你分心的多余東西挪走。如果喜歡,可以使用蠟燭、柔和的燈光或香支照明。
有些人覺得擺設“神壇”之類的東西有助于集中精神。若是如此,可使用對你有啟發性或特殊意義的物體或照片布置神壇。即使不在家里,使用念力時仍不妨用心眼想象自己已經回到這個念力空間。
除非你是住在山上,一打開窗子就呼吸到新鮮空氣,否則應該裝一部離子空氣清靜機。離子半衰期(即離子維持有效輻射的時間長度)的長短取決于空氣中污染物質的多寡。如果附近有離子源(如流水)的話,空氣就會愈干凈,離子的半衰期也愈長。離子濃度最高的環境包括:
---少人居住的鄉村地區。
---接近水流處,如瀑布附近。
---自然生物棲息地。
---有明亮陽光處——明亮陽光是天然的離子空氣清靜機。
---風暴過后。
---山中。
離子濃度最低的地方包括:
---聚集著一堆人的密閉空間。
---接近電視機或其它電器之處——電器用品可放出高達一萬一千伏特的電磁波,讓范圍內的一切東西都籠罩在正電荷之中。
---城市中。
---工業區附近。
---有煙、霧、塵、霾的地方。
有個大致通則就是,能見度愈低之處,離子濃度就愈低。能見度低是因為彌漫大量大型粒子,而大型粒子易于吸引離子的附著。如果是城里人,不妨在自己的念力空間擺些盆栽和水源(如案頭噴泉),此舉可以增加空氣中的離子濃度。不要讓你的念力空間有計算機和其它電子小玩意。
熱機
想要進入高度的專注狀態,你必須先把腦波放緩到冥想的水平,即放緩到α波的水平。這種腦波的頻率介乎八至十三赫兆之間。
采取舒服的坐姿。許多人喜歡筆挺坐在硬背椅,雙手放在膝上。你也可以盤腿坐在地板上。緩慢而有節奏地呼吸,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盡量做到吸氣和呼氣的時間一樣。放松腹部,微微前凸,然后慢慢收縮腹部,彷佛想讓它碰到背部。這種動作可確保能以橫膈膜帶動呼吸。
每十五秒鐘重復一遍,但量力而為,不要讓自己太累或緊繃。持續三分鐘后開始用心念觀察自己的一呼一吸。再進行五或十分鐘。反復做這練習,因為它乃是各位的禪修基礎。
就像佛教喇嘛都知道的,要進入α波的狀態,最要緊的事就是讓心靜定下來。當然,如果是一般人,想要做到腦袋一片空白幾乎是不可能的。
許多禪修學派主張,在觀想呼吸進入專致狀態后,可以用某種單一事物把心思給“碇”住,讓它不會雜亂游走,從而對直覺信息有更大的接收能力。最常被用來當“碇”有以下這些:
---身體和它的運作,或是呼吸。
---你的心思意念——但應該把它們看成是自己飛來飛去,不是屬于“你”所有。
---咒語,如佛教使用的“唵、“阿”、“哞”。
---反復默數數字,順著數或逆著數都可以。
---音樂。最好是有重復性的音樂,如巴哈的曲子。
---單一個音調,例如澳洲原住民的樂器“迪吉里杜管”所發出的聲音。
---鼓聲或敲擊聲——很多傳統文化都用這種重復的聲音讓人安定心神。
---禱告,例如用《玫瑰經》禱告,它反復的節奏能把心靜下來。
一直練習,直到你自然而然就能夠“入定”二十分鐘或以上為止。
高度的專注狀態
“熱機”還包括發展出一瞬間接一瞬間的高度專注能力。培養這境界的最好方法是練習佛陀在公元前五百年鼓吹的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它教人要一剎那一剎那地清楚覺察到自己內外所發生的事,不去用情緒扭曲知覺,或是心不在焉,沉埋在自己的思緒里。
除了要求專注以外,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也要求你監視著你專心的焦點,把這焦點瞄準在當下。透過這方法,你將可關閉心靈的內在喋喋不休,全神貫注于感官經驗,無論那是多平凡瑣碎的感官經驗:吃飯、擁抱小孩,或只是從毛線衣挑起一根棉線。對你的心靈來說,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就像是心靈的慈母:她會讓孩子知道要注意什么,孩子一迷路就會把他找回來。
假以時日,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還可以加強你的感官清明度,讓你不會對日常生活麻木不仁。
把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整合到日常生活的一個困難是,現在人們練習這個的時候,都是在閉關修行時,如此才能有余暇一天花幾小時在這事情上。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把許多傳統禪修方法帶入你的念力冥想中。
一等你到達α波的狀態,就靜靜觀察發生在你心靈與身體的所有感覺。專注于如如呈現的一切,不要被情緒、想望、好惡左右你的焦點,也不要壓抑或排斥任何負面思想。一個駕馭心靈的好方法就是“住到你的身體里面”,感受身體的各種狀態。
必須記住,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和單單的專注是不同的,前者不帶價值判斷,也沒有任何參考坐標。只要靜靜觀察每一剎那的當下就好,不要讓它們被喜歡或不喜歡的情緒著色,也不要把它們認同為“你”的經驗。簡言之,在禪定冥想之中,沒有“好”與“壞”可言。
---盡力去清楚感受你覺察的一切氣味、質地和顏色。房間里有什么味道?你嘴巴里是什么滋味?你坐著時臀部是什么感覺?
---仔細覺知發生在你內外的一切。每當逮到自己在作價值判斷,就告訴自己:“我在思考。”然后摒棄思考,回到純粹的觀察。
---培養聆聽房間里各種聲音的能力:水管里的轆轆聲、狗的吠叫聲、汽車喇叭聲、飛機從空飛過的聲音。接受所有聲音,不管是噪音、雜音還是寧靜,都只管聆聽,不作價值判斷。
---注意房間里的其它各種變化:日光的“顏色”、房間的光亮度、任何發生在你面前的動靜、寧靜的感覺。
---試著消除你對某種結果的期望或追求。
---接受一切,不加價值判斷。這意味著不對發生的事情作解釋。隨時注意自己有沒有執著于某些意見、觀點、偏好而排斥其它想法。接受你的感覺與經驗,那怕是讓你不愉快的部分。
---不要匆匆忙忙。如果你必須匆匆忙忙,就去感受這匆匆忙忙讓你有什么感覺。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禪定的心
即使你不打算使用念力,但有證據顯示,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專注于一得禪定冥想,也可以把腦子重塑得好。對于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心理學家查爾斯?塔特博士有如下建議:
---每天抽出若干小時段,安靜下來,覺觀你內外發生的事。
---在日常活動中,每感到思緒游走,就觀想呼吸,它可以讓你穩在原地。
---覺觀你那些最瑣屑的活動,如刷牙或刮胡子。
---做一些小運動,如散步之類的,讓你可以完全專注在自己身上。
---隨時隨地在心里“登記”自己正在做什么事:“我在拿外套”、“我在開門”、“我在綁鞋帶”。
---在每個日常環境中使用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在準備晚餐或刷牙時,努力去覺察所有氣味、質地、顏色和身體感覺。
---學習認真看著你的伴侶、孩子、寵物、朋友和同事。在每一種活動中仔細觀察他們,不加價值判斷。
---在從事一些活動時(例如吃早餐),要求你的孩子不要說話,覺觀活動的每一方面。專心感受食物的滋味,細細察看其質地和顏色。燕麥片嚼起來的口感如何?果汁流入喉嚨是什么感覺?當你注視這一切時,有些什么樣的身體感覺?
---細細聆聽每天圍繞你的千百種聲音。有人對你說話時,除了聆聽他們的話,也聆聽他們的“聲音”。對方話沒有講完前不要搶著回應。
---在每種活動中練習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上街時這樣做、開車回家時這樣做、在花園里除草時也這樣做。
---練習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時如果湊巧碰上某個人,不要跟對方談話,打個招呼和握握手就好。
---在極端忙碌或必須限時完成工作時使用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觀察自己在極端忙碌時是什么感覺。是否影響到你的均衡呢?做自己的旁觀者。當你工作非常忙碌時,你還能住在身體里面嗎?
---排隊時練習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感覺一下等待是什么感覺,不要老想著你排隊所等待的東西,而是觀想你身體和心靈的活動。
---不要老想著一些來日才會來到的大難題或設法要解決它們。只先處理實時的難題就好。
與他人匯流
實驗證明,當兩個人以手互觸對方胸口,或是以慈悲心觀想對方心臟,兩人的腦波會發生拽引。
所以,在使用念力前,與你想影響的對象發生某種情感聯系也許攸關重要。
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幫助你建立這種聯系:
---剛開始學習使用念力時,只用在與你有強烈感情聯系的人身上,如配偶、孩子、兄弟姊妹或好朋友。
---?如果是你不認識的人,跟他交換紀念品或照片。
---去見見對方,一起散個步。
---跟對方一起禪修半小時。
---請求對方在你發送念力時敞開心胸接受。
---即使你的對象是非人類或無生物,一樣可以建立某種聯系。不管對方是植物、動物還是無生物,要行使念力前,都應盡可能多認識它們。另外,如果可能,把它們放在你身邊一段時間。更不用說要好好對待它們(那怕只是你的計算機或復印機)。
培養慈悲
帶著慈悲心發送的念力顯然更有效力。至于慈悲心的培養,可采用以下方法:
---觀想自己的心臟,想象你給它傳送光。觀察那光從心臟向身體其它部分延伸出去。然后給自己一個祝福:“但愿我健健康康,遠離苦痛。”
---繼而祝福其它人,先是自己的親人,然后是好朋友,然后是熟人,然后是你厭惡的人。
---每一次,一面呼氣,一面想象一道白光從你心臟輻射而出,射向他們,一面想象一面這樣祝福:“但愿他們健健康康,遠離苦痛。”
---最后,把祝福心愿發送給全世界的人類與生物:“我要把慈愛帶給所有生物,但愿他們全都健健康康。”
---學習在想象里與你所愛的人交換角色。想象你就是你的配偶、父母或孩子。試著鉆進你愛的人的腦子里,用他們的眼睛看世界,感受他們的恐懼和夢想。
---史東曾經引用《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的話指出,當我們因為看到電視新聞里的貧窮和苦難而心有戚戚時,不應該讓這種偶然燃起的慈悲心一閃即失:
當你的愛心或同情心生起時,不要平白浪費;當你的慈悲感涌起時,不要把它撥到一邊,想要趕緊回復“正常”,或是感到難為情或害怕。應該當個感情脆弱的人,應該利用這轉瞬即逝的慈悲之心。冥想它,培養它,擴大它,深化它,讓它進到你的心底深處。這樣做的話,你就會了解到自己一向以來對別人的苦痛有多么麻木不仁……
---如果是要用念力治療某個人,先設身處地感受對方的病痛,想象他的心情。問問自己,如果你得到同樣的病,會是什么感覺,會有多么渴望得到治療。
---現在,直接將你充滿愛意的意念投射給對方。如果對方就在你面前的話,握住他(她)的手。
說出意念
在禪修狀態中,清楚說出你的意念的內容。許多人喜歡把意念內容構設為“未來時態”,我卻喜歡使用“現在時態”,就像是一個希望業已獲得實現。例如,如果是治療背痛,不要說“我的背痛將會消失”,應該說“我的背部毫無疼痛,可以自由靈活活動。”也盡量使用正面句子,少用反面句子,例如,應該說“手術結果一切良好”,不要說“手術不會有副作用”。
清楚明確
清楚明確的意念似乎效果最佳。務求讓你的意念高度明確,愈仔細愈好。例如,如果你想治療你小孩左手的第四根手指,就務必要在意念中指明是該手指,最好還說明是哪里出了問題。
說出你的整個意念,包括你想影響的是何時何地的何人何物。像新聞記者那樣,使用下列的項目清單來檢查你有沒有遺漏任何重要部分:誰人、什么事、何時、何地、為何、怎樣。另一個也許有幫助的方法是,把你想達到的目標畫成圖畫,放在你常常看得見的地方。
心智復演
就像頂尖運動員都知道的,最有效使用念力的方法就是投入全部五官去想象你想獲得的結果。可視化想象可用于任何目標:改變生活處境、工作環境、人際關系、體能狀態、心靈狀態(由消極轉積極),乃至個性。可視化也可用于對別人發送念力上。自己來引導心靈圖像有點像是自我催眠。
發送意念以前,先用心靈把想要獲得的結果好好想象一遍。很多人以為,使用可視化想像,就表示要在腦海里“看見”一幅清晰畫面。然而,若就念力的使用來說,清楚畫面不是不可少的,有時甚至全然用不著。有時,你需要有的只是一種印象、一種感覺。有些人喜歡以文字想象,有些人則喜歡用聲音或觸感想像。采取何種心智復演,視乎你最喜歡用那一種感官而定。
以治療背痛為例,你可以想象自己的背痛已經消失,正在從事一些你喜歡的運動。重點是你要清楚鮮明地觀想背部不痛、柔軟有力的感覺。想象你正在輕快走路,背一點都不痛,想象你自由自在奔跑的感覺。如果你是要治療別人的背痛,可以用一樣的方法,但想象你自己的背部就是對方背部。
可視化想象
要學習可視化想象,可從以下的練習開始。每次先進入禪修狀態,而想象或回憶過程應力求真切:
---回想最近吃過的一頓美味餐點。你可以記得它的一些氣味和滋味嗎?
---回想你的臥室。在心靈里把它走一遍,回憶它的某些細節,如床鋪、窗簾、地毯的顏色或觸感。你不需要回想房間的每一個細節,只要回憶到一些部分或感覺就可以。
---回憶最近的一次快樂時光(與愛人或孩子共度的)。回憶最鮮明的感覺與畫面。
---回憶從事一些活動(跑步、踩單車、游泳、健身)的感覺。努力想象你的身體正在從事這些活動。
---回憶你喜愛的音樂。試著在腦海里播放那音樂。
---回憶最近一次帶來強烈身體感覺的經驗(如跳水、洗蒸汽浴或做愛)。試著放松所有的身體感覺。
要可視化你的念力,可采取以下方式:
---在腦海里創造你想達成的結果的畫面。想象它已經發生,而你就在其中。
---努力想象有關該情境的更多感官細節,如色、香、味、觸感。
---以樂觀進取的態度想象結果。用心靈話語告訴自己,你的目的已經實現或是正在實現(不是“將要”實現)。例如,如果你有心臟方面的毛病,就告訴自己:“我的心臟健健康康。”
---如果是要治療自己,就想象治療能量(一道白光或某個神只之類)充滿你,然后想象它醫治你生病的身體部分,讓它回復健康。如果你喜歡想象“正邪對決”,那就想象“英雄”細胞打擊或吃掉“壞蛋”。不然,可想象生病細胞或組織變為健康細胞,或生病細胞為健康細胞取代。常常在心眼里想象自己完全健康,日常生活自理無礙。另外,如果你哪個器官有毛病,可以在網絡或書本找一張該器官的照片,然后想象你的器官就像照片中的器官一樣健康。
---如果你身體疼痛,想象治療的能量隨著每一次吸氣被你吸入,然后流淌到你的肌肉與血液細胞,再透過動脈被輸送到神經,最后讓疼痛得以緩和、治愈。
---不管是禪修中還是一天的其它時間,常常做這種視覺想象。
信念
安慰劑效應強烈顯示,信念的力量非同小可。相信念力可以發揮作用對安慰劑是不是真能發揮作用至關重要。要堅定相信念力必然收效,不要容許自己去想象有失敗的可能性。丟棄任何“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的念頭。如果你要用念力幫助某個不相信念力這回事的人,最好是先跟他談談,拿本書和其它地方提供的科學證據給他看。兩人是不是分享相同信念是很重要的。本森相信,他研究的那些西藏喇嘛之所以能夠有出神入化的表現,是因為他們用各種方式把信念內化到自己的最深處。
站到一邊
對禪修、靈媒和另類療法的研究顯示,那些使用念力最成功的治療師,總是想象自己與病人和宇宙連結在一起。所以,在進入高度專注狀態后,你應該放空自己,松開自我感,努力讓自己與念力對象和宇宙融為一體。然后,把你想達到的結果清楚說出來。在這一刻,你也許會感受到你的意念已被一種更高的力量接收。這時,你再以一個懇求結束內在冥想,然后讓你的自我站到一邊。記住:這“力量”不是源出于你——你只是力量的導管。把意念發送給宇宙時,請以懇求的形式發出。
時間拿捏
有證據顯示,以心控物的意念在地磁活動頻繁的時候最是有效。有一些網站可以讓你查到你居住地區的地磁活動水平。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設有一個“大空環境中心”(www.sec.noaa.gov),那是美國官方的太空天氣。大空環境中心本身又有一個稱為“太空天氣行動”的特別部門,由美國海洋曁大氣總署與美國空軍聯合運作,負責預測太陽和地磁的活動。
太空天氣行動提供大量透過地面天文臺和衛星得來的實時數據。這些數據讓“太空天氣行動”部門得以預測太陽和地磁活動,讓全世界事先預防強烈太陽或地磁風暴來襲。想知道你準備行使念力那天的太空天氣預測,可至http://sec.noaa.gov/today2.html。
大空環境中心制作了一些“太空天氣規模表”,門外漢也能因此輕易了解地磁風暴、太陽輻射風暴的強度和它們會干擾電子通訊的程度(見www.sec.noaa.gov/NoAAscales)。它們所附的數字(如“G5”)代表嚴重程度:1最輕微,5最嚴重。
歐洲太空總署和美國太空總署曾連手建立“太陽與日光層觀測站”,以觀測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因此,想獲得更多信息,請前往http://sohowww.nascom.nasa.gov/。想要找其它太空天氣的信息,請前往http://sohowww.nascom.nasa.gov/spaceweather/,這個網頁有關于地磁活動、太陽風、高能質子通量和X射線通量的有用圖表。
衡量地磁活動的單位是“K指數”和“a指數”。前者分十級,O代表最平靜,9代表最喧鬧;后者的級別則要大上許多(從0到400〕。
要發送念力,最好選“K指數”大于5或“a指數”大于200的日子。
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最佳放送念力的時間也許是“地方恒星時”的中午一點(請用網路查出你所在地的“地方恒星時”。另外,應該選擇你身心康健的日子做這事。
綜述
---進入你自己的念力空間。
---用禪修來熱機。
---透過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當下讓自己進入專注狀態。
---透過觀想慈悲以及建立聯系,讓自己與你想幫助的對象達到同樣腦波狀態。
---意念盡量清楚明確。
---投入全部感官去進行心智復演。
---以鮮明的細節,把你想達到的結果想象成既成事實。
---抓對時間:先查查太陽的情況,選一天你感覺身心康健的曰子。
---站到一邊:順服于宇宙的力量,把結果交托出去。
第十四章個人念力實驗
如果你已經熱過機,那你在日常生活中又可以用念力帶來哪些改變呢?為了幫助各位找出答案,我在一些科學家的協助下設計了一系列非正式、個人性的念力實驗。
以下的“實驗”可以用兩種方式來看待:一是看成把念力整合到各位生活中的跳板,二是看成一個大型科學實驗的拼圖板。我鼓勵各位把實驗結果貼到我們網站。
進行這些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只是一本筆記本和一份月歷。一開始時,記下你發送意念的日期和次數。實行念力實驗時你必須在“念力空間”里先“熱機”,然后按照第十三章所勾勒的步驟執行。但是如果你想醫治自己而患的又是嚴重疾病,那最好是找一位訓練有素的治療師(不管是正統還是另類治療師)從旁輔助。
每日記錄你的念力對象的任何變化。如果你是要醫治自己或別人的疾病,那每天觀察病情進展。例如,對方整體來說有什么感覺?他哪些癥狀改善了?他有變得更差嗎?有沒有任何新出現的癥狀?如果病情出現嚴重惡化,馬上找專業治療師咨詢,并反省你對對方有沒有潛意識恨意。
如果你想改變你與某個人的關系,讓你們從非常敵對變得較為友好,那最好是把你們每日互動的情形記下來,以判斷是否有任何改變。
用念力為生活帶來一些改變
挑選一個目標,試著用念力讓一件你希望能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實現。最好是極難得或近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如果它真的實現了,更能斷定那是你的念力所起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參考選項:
---讓丈夫忽然送你花——假如他從未送過你花的話。
---讓太太忽然愿意坐下來,與你一起看美式足球轉播——假如她以前都拒絕這樣做的話。
---讓惡鄰居忽然主動與你閑話家常。
---讓孩子主動幫忙洗碗盤。
---讓孩子早上自己醒來,不用人催就自行盥洗、穿衣服,準備好上學。
---改變天氣(例如讓降雨增加或減少30%)。
---讓小孩主動整理床鋪。
---讓你的狗晚上不亂吠。
---讓你的貓不抓沙發。
---讓丈夫或太太下班后比平常早一小時回家。
---讓你小孩看電視的時間減少兩小時。
---讓某個平常冷淡你的同事主動跟你打招呼和搭訕。
---讓你的業績高一成。
---讓你種的植物生長速度比正常快一成。
如果這一類的目標收效,各位就可以嘗試較復雜的目標。不過,剛開始時只試圖影響一件事情就好,如此才容易量化和判斷那是由你的意念所導致的事情。
逆向念力
---如果你有什么身體毛病,那想象你回到了毛病剛開始出現的時候。用意念使之緩解。再看看你現在有沒有覺得好些。
---如果你與某人形同陌路,那想象你回到了你們發生齟齬的時間點,發送念力去改變它。務必要把意念的內容說明得清楚明確。
---問問朋友和家人,你是不是可以為他們五年前得過的疾病禱告。這個主意聽起來很荒謬,但又無傷大雅,所以他們大概不會反對。為他們從前的疾病禱告過后,觀察一下他們現在的健康有沒有改善。如果你膽子夠大,也不妨為附近醫院的病人做這樣的禱告。但必須首先得到病人和他們醫生的同意。
---請把結果傳到我們的“念力實驗網站”(www.theintentionexperiment.com)。
群體念力練習
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行群體念力練習。布置一個可供聚會使用的念力空間,在你住那一區選擇一個實驗目標。以下是一些參考選項:
---改變天氣。
---讓暴力犯罪率減低5%。
---讓空氣污染程度減低5%。
---減少你住那一區某條街的垃圾量。
---讓你寄的信早寄達一小時。
---讓小區共同努力的一些目標可以實現(如阻止在小區內建立基地臺等)。
---讓涉及小孩的交通事故率減少30%。
---讓區內學童平均成績提高一級。
---讓區內虐童事件減少30%。
---讓非法手槍持有減少三成。
---增加或減少降雨量一成。
---讓你住那一區的酒徒減少25%。
請你們其中一位成員負責查找統計數字(意外事故、天氣或犯罪方面的數字,視乎你們要影響的是什么而定),最好是把過去五年和附近地區的數字都找出來,這樣得到的比較結果會更堅實。
每次聚會時請決定一個實驗目標,然后一起熱機,用可視化想象。一旦進入集體專注狀態后,由其中一人大聲讀出意念的內容。接下來,便定期聚會和發送同一意念。仔細閱讀發送念力前一個月和之后幾個月的統計數字,有任何變化都記錄下來。
請把結果傳到我們的“念力實驗網站”(www.theintentionexperiment.com)。
第十五章群體的念力實驗
現在我要邀正在看書的各位參加一場規模龐大的群體念力實驗,那將是歷來最大一場以心控物的實驗。
透過群體實驗,各位將可為增加世人對念力的了解有所貢獻。我們的網站除了公布實驗結果外,還設有部落格和互動單元,可供全世界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心得和張貼個人念力實驗(見第十四章)的結果。
當然,我們的實驗不是強制性的,不是凡讀過這書的人就非得參加不可。事實上,沒有極大熱情的人我寧可他們不要參與其事。我需要的是有承擔的參與者,是對這個念力實驗嚴肅以待的人。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每個實驗都需要花上參與者幾分鐘到一小時不等的時間,而未來我們甚至會考慮把實驗的時間拉得更長一點。
想要參與群體念力實驗,請先登入我們的網站(www.theintentionexperiment.com)。在那里,各位可查到最新一個實驗的舉行日期和預定目標。我們會把日期訂得與有強烈地磁活動的日子盡量接近。如果想參與實驗,最好是把日期記在記事本里,以免忘掉。大型實驗花費昂貴,分析實驗結果也需要頗長時間,所以,如果各位錯過一次群體念力實驗,有可能需要再等上幾個月,才會等到下一個。
實驗舉行幾天前請熟讀網站上的初步指示,它們會告訴各位,在發送意念之前需要先做過第十三章介紹的許多“熱機練習”。各位也會找到你住的那時區的信息。我們的網站設有時鐘(根據美東標準時間和格林威治時間設定時)、倒數定時器和不同時區的時間對照表。這是個世界各地讀者都會參與的實驗,所以大家是不是能同一時間送出意念攸關重要。
由于這是一個科學實驗,我們需要的是認真和有點背景知識的志愿者,換言之是讀過這書和了解其觀念的讀者。為了過濾玩票的人,我們會要求參與者填入通關密碼(幾個月換一次),而通關密碼則是取材自本書詞句。例如,我們會問你,美國精裝版的第五十七頁(在美國平裝版是第六十五頁)第三段第四個字是什么字。想要參與實驗,唯一方法是讀過本書和以正確通關密語登入,之后,你將會得到一個私人密碼,供未來的實驗使用。
由于這是一個科學實驗,我們需要知道參與者的一些數據,例如平均年齡、性別、健康程度等,可能的話,我們還希望知道他們有沒有若干心靈感應能力。實驗當天,會要求各位填寫一些個人數據。我們的科學家也設計了一些簡短問卷,有勞各位回答。當然,按照國際與國內的數據保護法的規定,這些資料會絕對保密。填寫過一次問卷后,各位參與日后其它實驗時將不再需要提供任何數據。
在實驗當天網站所規定的時間,你需要向指定地點發送一個設計得謹慎、詳細的意念。網站會指導你各個步驟。它會要求你先“熱機”,進入禪修狀態,然后進入慈悲狀態,再把意念發送出去。
例如,假設我們的實驗是要在三月二十日星期五美東時間晚上八點讓波普位在德國實驗室里的吊蘭長快一點,那么,當天我們的網站將會有那盆吊蘭的照片或實時映像,并請各位默想或念出以下字句:
我們要讓養在波普實驗室的吊蘭生長得比對照組的吊蘭快10%。
如果實驗是要醫治某個病人的傷口,則意念的內容會類似是:
我們要讓莉薩的傷口比平常愈合得快上10%。
因為這是個科學實驗,所以必須把希望的結果設定為顯著和可量化的:例如快10%或10%,又或是比平常或比對照組冷華氏十度。
實驗結束后,我們的科學團隊將會進行分析,再由中立的統計學家檢查成果。實驗結果會公布在網上。
必須重申,我不能保證實驗(不管是初期或后來的實驗)一定見效。但身為科學家和客觀的研究者,我們有責任公布得到的數據。不管初期的實驗成功與否,我們都會繼續改進實驗的設計。一個實驗即便不成功,其結果仍能讓我們對群體念力的性質有更多了解。這就是前衛科學的本質:單憑雙手不斷摸索,在一片漆黑中摸索出正確路徑。
請常常光臨我們網站,張貼你的個人實驗結果(見第十四章),查看新實驗的預定舉行日期。如果你喜歡這本書已寫成的部分,就絕不可錯過它永續的續編——我們的網站(www.theintentionexperiment.com)。
???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