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

? ? ? ?2018年2月3日,農歷臘月十七。民俗此時應準備祭物,回鄉祭祖。遺憾,我沒有能力置辦隆眾的祭品,只攜了一只白色陶瓷碗,一杯白米,幾塊冰糖,去老家看望已乘鶴西去多年的爺爺奶奶。

? ? ? 我想坐火車去,可第一班火車太早,乘第二班又擔心回程太趕,只好選擇坐客車去。乘公交很快到達客運站,所幸雖是春運期間,因我所乘路線是短途,乘客不多。在冰冷的只坐了三分之一的乘客的車廂里等到發車時間,司機師傅卻因為工作流程上的事大發脾氣,來了又走。只好繼續等。

? ? ?終于可以發車了,兜兜轉轉的客車駛出了客運站。猶猶豫豫的樣子像車上坐著一位嫁不遂心的新娘,哭哭啼啼,抽抽嗒嗒。走進主街后,局面卻是新娘急著拜堂也只能翹首以盼的樣子:臨近或已放假的私家車塞滿了路面,臨街商鋪備戰的貨品也高高地裝在小貨車上擠進來,公交車間隔著發出的一輛一輛,在某一路段無奈地集合。紅綠燈準時變換,路邊商鋪的招牌還是那一塊一一車根本不動。八塊五的車票,若順暢我該已經到達終點的時候,我還在看那塊藍色的路牌:二環。

? ? ?出城了。略具雛形的城鄉結合部的開發區出現了。接著看到的路標告訴我,小時候來往省城必經的那個小鎮到了。這個小鎮只所以來往必經不僅是它的地理位置,還因為鎮上有火車站。管轄我的出生地的那個小鎮是沒有車站的,從家里到兩個小鎮距離差不多,但因為少年心事,總以為那一列一列的鐵皮車把那么多人帶走又帶來,是多么神氣的事。它“哞"的長出一口氣,吐出一大團白煙,就咣當咣當地開向我從未去過也從未見過的世界。所以去小站所在小鎮的時候居多。

中途上車的一位女士在打電話發脾氣,很希望她快點下車。她果然不久就下車了,下一次停車,我也下車了。

? ? ?雖然模糊記得,畢竟不敢確定,還是下車后去問路了。從我下車的小鎮到出生地,還有六公里,從哪走我不知道。指路的女士稍有點年紀了,她在詳細告訴我怎么走以后,特地叮囑我:"有點遠,你打車吧,孩子。"在車上凍了一路的我,心里一暖。

? ? ? 我還是想步行走一走我少年時常走的那條路。過了一個橋洞,出了小鎮,在一個小村子口,我踏上了那條久違的路。原來的土路現在變成了砂石路,沒有加寬,兩旁挺拔的白楊一直伸展到目光所極處,少小離鄉老大回的我,沿著這條路,走向故鄉。

? ? ? 我曾搭村里老大爺趕的馬車走過這條路去趕集。那木制的古老馬車上坐著左右鄉鄰,熱鬧的嘮家常盼收成,駕車的大馬脖子上拴著黃銅串鈴,發出清脆的呤呤聲,坐在車轅上的車老板,擎著他那根長長的馬鞭,偶爾吆喝一聲那淘氣的馬兒,卻舍不得打。到了集上,把車上帶來的草拿下來給馬吃,再把它拴好,一伙人各自去買所需的物品。不用夕陽西下,人都回來了,左右看一眼,人齊了,就上路回家。我有好幾次下車時不小心,被行走中的馬車的慣性帶倒,坐在地上,長輩們也不來管,坐在車上一路笑著走了。

? ? ? 中考時去縣城體檢走這條路;齲齒發作時走這條路找老醫生就醫;父母趕集未回時,走這條路抱著弟弟去等;過年時買的大魚從這條路運回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在一個黃昏從這條路上搬進了草房子;父親早出晚歸從這條路上來回,支撐起一家人的生活……十八歲,我沿這條路走出小村子求學……

? ?又走在這條路上,已是多年以后。臘月的天雖冷,與小時候比卻還可以承受。頭上是淡藍色明凈的天空,像一塊剛打好底色的畫布,上面畫著一朵一朵的白云。喜鵲嘰喳叫著,在樹頂盤旋,不離它的窩。白楊又瘦又高又直,默默地在冬日的陽光下想著春暖時抽芽一一樹皮已泛綠。大地里鋪著昨夜的新雪,潔白耀眼。遠處地平線上有成排的樹木,那應該有人家吧?就像夜晚有人的地方就有燈光。走上一道梁,兒時的小村莊映入眼簾。村前的大地里有幾頭黑白花的奶牛,遠一點還有幾只該剪毛的綿羊,毛絨絨的樣子,牧羊人穿著足夠厚的御寒衣,我差點把他當成稻草人。田園風光,不過如此吧。

?故鄉,我回來了!爺爺奶奶,我回來了!

這是松遼平原腹地萬千小村子中的一個,一色的起脊房,掩映在冬日枝柯扶疏的楊柳樹中。這是一個不能忘卻的小村子,某一年農歷五月,我從這里來到世上。春季楊柳抽芽,折來做柳哨,柳枝上的芽苞我們叫它毛毛狗。清溪水淺,解凍后水流的歡快,就去放紙船,撈小魚一一天太冷,冬天魚凍死了,春天漂上來。待到楊柳放葉,家家園中果樹開花時小村子在鵝黃嫩綠粉紅雪白中美極了:那伸到窗前的杏花,井旁初生的韭菜,剛打開塵封一冬的門窗就似是故人來的小燕子,那墜得枝條變彎的一串串榆錢,都讓人為大地回春欣喜啊;夏來新熟的瓜果任摘一一每天盼西紅柿變紅的孩子,改去吃香瓜了,因為柿子大量成熟,他吃夠了。旱荷葉土豆花胭粉豆在晚間散發著濃濃的香氣,農家必有的醬缸里飄來醬香,那醬跟新下來的青菜是飯桌上的絕配。白天膽子大的孩子可以結伴去地里打烏米,這東西模樣細長,顏色漆黑,生熟都能吃,童年絕對的美味;東北的秋來的快,轉眼云淡天高,大人收地,小孩就四處亂跑,燒黃豆烤苞米天天吃也不膩,偶爾大人會叫孩子過去,原來是發現了天天果呀,一嘟嚕一嘟嚕或黑或黃熟透的小果子,真甜哪;漫長的冬季,人們換上了厚重的冬衣,大人們臘月前后忙著殺豬蒸干糧,灑掃家內家外,拆洗被褥準備過年。印象最深的是糊墻,因是土房泥墻容易發黑,人們年前去集上買來成捆的報紙,一家人歡歡喜喜糊墻,房子頓時變亮堂。孩子們照舊在室外玩很久,要等父母爺爺奶奶來叫,才肯離開月光下的冰車和小伙伴回家去。然后就噼噼叭叭放鞭炮,新年到了。

? ? ? ?而今已是"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的年紀了,各人頂著各人的滄桑奔忙。只有小村子,經度緯度未變,泥墻草頂的祖屋換成了磚瓦房,室外那根蜻蜓似的天線消失了,它靜靜地臥在四季里,等它的游子歸來。如同逝去的祖輩期待他們兒孫的腳步聲。

? 爺爺是1992年去世的,老人家在自己80歲生日前一天,也是我奶奶生日那天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去世了。一生健康,不停勞作,突然離開,反倒沒受多少病痛折磨,走的安然。病重時,兒孫在側,爺爺數了一遍后,發現我不在,只問了一句:"還沒回來?",一生精短話語的人再不提起了。其時我在山西上學,馬上放暑假了,但書信溝通速度太慢,家境也只允許我坐火車。應該是我上車那天爺爺走的,因為我下了火車被戴孝的妹妹接到老家時,爺爺已入土三天,該圓墳了。那個慈祥的長著一大把白胡子的爺爺,那個桃杏櫻桃熟了領眷我們去摘的爺爺,那個挎著小筐領我們去賣櫻桃的爺爺,那個穿灰色土布大褂笑聲爽朗的爺爺,倏地去了。

? ? ? 爺爺去世后第十六年,奶奶好像聽見天堂有召似的,莫名對家人開始有意無意的交待。在過完九十一歲生日后的一個下午,突然倒在她那鋪小炕上,眼睜睜倒在她最小的重孫面前。在醫院昏迷了一個月后,老人家去和丈夫作伴了。那個五官精致氣度壅容的奶奶,戴黑色燈芯絨老人帽的奶奶,從我記事起就挽著發髻每天整整齊齊的奶奶,那個裹著小腳愛種太陽花愛養蘭草的奶奶,那個能把衣襟上煙燒的洞補成一朵花的奶奶,那個一生都脊背挺直的奶奶,走了。她的變形的小腳終于可以歇歇了。

? ? 奶奶入土三年后,和爺爺并骨同穴了。而今墳上長著很高的草,在風里簌簌的響。雪地上已有很多腳印,墳前已有兒孫輩送來的點心果品燒酒香煙,艷麗的絹花上還有點點白雪,讓前來祭拜的人不由得嗚咽。我把碗放下,盛好白米和糖,在風里,在墓前站立,想念爺爺奶奶:你們還抽旱煙嗎?我幫你們曬煙葉,我有好多練習本,可以給你們卷煙!你們在那邊好嗎?世事多艱,我有些堅持不住,你們是怎樣度過了生命中的磨難?給我講講好嗎?

? ? ? ?……

? ? ? 該回去了,已是日斜。女子不給自己祖先下跪,因為她們生下來就注定是外姓人。遵守祖訓,我站站就回了,爺爺奶奶天上好好過!

? ? ? 沿原路返回沒走多遠,一輛藍色車在我旁邊緩緩減速并停下來,一個年輕人搖下車窗對我說:"上來吧,捎你一段。"我在城市生活雖久,年紀也不小,卻沒有太多戒備城府,只當好意,卻也要客氣回絕:"

不了,謝謝你!”,

看起來一臉稚氣的年輕人陽光得很,露出一口整齊的牙齒,再次發出邀請。我知道年節時鄉道上有人載散客賺錢,只好說破:"

多少錢?"

"不要錢,我去粘鳥剛好回來看見你,捎你一程。"

我道了謝,上了車,因為來時已徒步六公里,現在遇到他這段路是上坡,我怕走不動,而且我要趕小站上最近一班火車。年輕人二十剛出頭的樣子,穿一件迷彩服,很健談,又說起他去粘鳥的事,還給我看他新買的小雪鏟。我說:"

開車去粘鳥,也是夠奢侈啦!"

他不以為然:"反正閑著沒事!"

竟是一臉天真。

? ? ? 到了他家附近,他停了車:"

不能送你到車站啦!"

我過意不去,煞風景地說:"

我給你十塊錢吧?"

他很堅決地按住了我掏錢的手,再次說不用了。我只好說了聲:"

祝你新年快樂!"

然后獨自踏上余下的路程。

? ? ? ?夕陽把白楊樹的影子投在整潔的砂石路面上,一格一格在面前伸展開去,竟有一種山一程水一程的錯覺。暮色降臨了,一片蒼茫中遠處高架鐵路上的和諧號列車呼嘯而過,銀色的光影閃閃。喜鵲不叫了,待在它高高的窩里。再有半小時,我將到達小站,登上列車,回到鋼筋水泥的建筑里,回到熙來攘往的人群中,努力在歲月的長河中翻騰……那個年少的不諳世事的想與世無爭的女子,不知前路多長。只是在心里叮囑她的村莊她的長睡的先人她的淳樸的鄉親:等我回來,等我回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蟬鳴夏閱讀 311評論 3 6
  • 很久沒有回家了,這次回家突然有很多感慨。 有時候會覺得很奇怪,小時候那么獨立的一個人,為什么越來越倒退——自己竟然...
    赤道子閱讀 630評論 6 5
  • 清明時節雨紛紛,披著細密柔軟的春雨,帶著后院桃花胭脂般的粉紅,田野旁油菜花甜蜜似的清香,還有三爸家院前榆錢...
    平仄人生閱讀 918評論 0 3
  • 大家好,我是十七君,這是我在簡書創作的第695天,今天首頁只有一篇我寫的文章,我要寫一個回鄉的故事,我想分享我最近...
    十七君閱讀 390評論 1 6
  • 第二場雪如期而至。瞬間,朋友圈再次沸騰,古城也再次沸騰了。 早上起床擔心和上次一樣擠不上車,于是早出門20分鐘。沒...
    夢在雨巷閱讀 342評論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