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桐桐媽
寶媽:桐桐媽
職業:全職媽媽
坐標:遼寧葫蘆島
寶寶:桐桐
年齡:6個月
性別:男
這次的分享嘉賓桐桐媽咪來自遼寧葫蘆島。今天,她要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關于寶寶哄睡過程中的抱睡問題。大部分寶寶都存在睡眠問題,不是難入睡,就是晚睡。而最廣泛的一個問題,就是需要抱睡。下面,桐桐媽咪給大家講訴一下她是如何解決這個困擾的。
大家好,我是桐桐媽,目前是全職媽媽一枚。我家桐桐的養育工作是由我和桐桐奶奶共同完成的,桐桐爸爸偶爾會出來露個臉。
其實,嚴格意義上講,我家桐桐不屬于抱睡,應該屬于抱哄。因為,抱睡指的是從哄睡到娃睡醒全程都抱著的過程,而我家娃,只是哄睡時需要抱著,淺睡眠時期放不下,睡沉了以后是可以放下的。
抱睡的日子
抱睡估計是寶媽們在寶寶睡眠中遇到的最困擾的問題了。桐桐今天已經五個月零五天了,回顧他出生到現在,睡眠之路可以說不是那么順暢的。他從出生那天晚上起,就已經奠定了抱哄之路。
桐桐出生那天夜里,由于我的奶水沒有下來,再加上晚上醫院的熱水停止了供應,而醫院給我們配備的暖水壺又奇跡般的不保暖,導致早上出生的娃,一天沒有進食,到了晚上,餓的直哭。他奶奶為了娃不哭,就一直抱著娃哄,基本上一夜都是這么度過了,直到第二天早上四點多,我的奶水出來了一點加上娃娃他爸爸把熱水送過來了,我娃吃飽了以后,才放床上。
出院以后,回到家中,娃餓醒了,尿醒了,處理好以后,娃的奶奶都會把娃接過去,抱著娃,在地上晃來晃去,嘴里在念叨一些哄娃妙語,等娃閉上眼睛以后再放床。整個月子都是這么度過的。
放床半小時就哭醒
娃快兩個月時,那時候我出月子了,白天娃睡著了以后,我就開始出門溜達。溜達幾次回到家里的時候,都發現娃的奶奶把娃抱在懷里睡呢。她跟我說,我出門半個小時左右娃就醒了,然后她抱起來哄睡以后,怕娃再醒了,我不在家,娃哭起來她搞不定,所以就一直抱著。之后有好一段時間,把娃哄睡以后,放床上大概半個小時左右他都會哭醒。那時候我還納悶,怎么這么準,就是半個小時呢。
幾經周折戒抱睡
再后來,隨著娃的成長,他變的越來越沉,抱哄之路是越來越艱辛。我就打算效仿國外的做法,打算訓練我娃拍睡。我大概執行了一個星期左右,剛開始,娃非常抗拒,哭的撕心裂肺的,大概第三天開始,他哭的不那么厲害了。可還是會哭著入睡。直到一周以后,他變的非常抗拒,哭的很嚴重。拍睡也就執行不下去了。
之后我還試過推車睡,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娃好像不太喜歡這種方式,然后又繼續了抱哄之路。當然,這個過程中,還穿插著奶睡,因為我聽朋友說她家娃,半夜吃奶以后可以直接放床上。然后我也試了,當時的效果是晚上12點以后到凌晨4點,這個期間,娃睡得比較沉,其他時間段不可以,要抱哄睡沉了以后才可以放床。
然后,大概百天以后,抱哄這個事情雖然還在繼續,但是他已經不是那么依賴了。在娃困了的時候先抱著他在房間里面看一看外面的風景,等他情緒平靜了以后,再放下哄一哄就睡著了,不像以前那樣要哄很久才睡。
別讓寶寶產生依賴
關于抱哄這個問題,我想說:抱哄可以,但是不要讓娃太依賴這個。在娃成長的路上,多給他一些時間,然后慢慢地減少這些輔助工作。從開始的滿屋溜的可以慢慢減到原地晃一晃,顛一顛,然后再到坐著顛一顛,看他的心情,如果娃不是太抗拒,就盡量減少對他的干預。
現在桐桐的狀態就是, 心情好的時候,或者不是太抗拒的時候,只需要抱著他坐在沙發上,哄一哄,他就閉上眼睛睡著了,然后就可以慢慢把他放床上了。他已經不是太需要等睡沉了以后才能把手抽出來,再抱床上了。
和奶奶輪流抱
相對于難易程度來說,我覺得晚上應該更簡單一點。因為畢竟夜間是睡覺的時候,所以他不是很排斥夜間迷糊放床,反而是白天,白天我覺得他睡著了以后不是很好放床。現在的狀態就是,有時候他煩躁,然后就不讓你把他放到床上,所以白天有的時候我會跟他奶奶輪流抱著他。如果家里邊兒一個人帶娃的話就會很辛苦,孩子睡覺的時候你也做不了什么,只能陪著他。
讓寶寶“安全著陸”
從我自身總結來說我的經驗就是從娃兒出生一開始,不要讓他養成抱哄,甚至是抱睡的習慣。
不管放下之后他多久會醒,一定要放下。不能因為他放下一會兒就會醒,然后就一直抱著他睡這樣,如果一直養成抱著睡的習慣,以后他會很難放下的,他會特別依賴抱著睡。然后大人也很難發現什么時候應該放下他。如果你要是抱著孩子的過程中,看著他眼皮不怎么動了,然后胳膊也是很放松的狀態,這個時候你可以嘗試把他放到床上。放的時候先放屁股再放頭。屁股的手放出來以后,用扶著屁股的那只手托著他的頭,然后另一只胳膊緩慢的往外抽出。
什么時候開始糾正寶寶抱睡合適?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寶媽都會很迷茫:
~3 個月的寶寶,由于身體上的不成熟,對抱睡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需求」,要結合寶寶的情況,不宜強求。
4~6 個月以后,寶寶的睡眠模式逐漸成熟,這時候糾正抱睡,時機相對成熟。
1歲以后,如果寶寶還有依賴抱睡的情況,主要是長期的睡眠習慣造成的(就是慣的)。
小月齡的寶寶,可以適當用抱睡來減少哭鬧、增加寶寶睡眠量。但爸媽也要給寶寶學著自己睡著的機會。
改善抱睡的小秘方
改變抱睡,不僅要有決心,更要有技巧,下面這些方法都可以結合一下在寶寶身上嘗試。
1、裹襁褓(swadde)
對于三個月以內的小月齡寶寶,如果家里邊兒溫度適合的話,可以嘗試使用襁褓。因為三個月以內他的驚醒反射會很大,你放下的時候,他可能一個驚跳就驚醒了。如果你用襁褓把他胳膊裹住這樣效果會更好,大一點襁褓裹不住了,那你就要嘗試放下來之后用手扶著他的胳膊。不要讓他的身體有大幅度的動作,不然寶寶會容易驚醒。
2、側躺(side)
讓寶寶側躺/趴臥更舒服的貼近床面,趴/側著睡明顯比仰著舒適而且睡得深。莫羅反射:寶寶仰臥會刺激莫羅反射,加劇寶寶的恐懼感,側臥/趴臥則可以幫助寶寶迅速關閉莫羅反射;
3、輕微搖晃嬰兒(Swing)
輕微的搖晃可以讓寶寶平靜下來,因為胎兒在羊水里的晃動感會讓嬰兒覺得舒適。很多孩子在推車、汽車中容易睡、喜歡搖搖車部分原因也是享受搖晃產生的舒適感。
(Tips:千萬不要大幅度的搖晃)
4、“噓”拍法|白噪音(shushing)
一邊在嬰兒耳邊輕輕發出“噓,噓,噓”的聲音,一邊拱手輕拍他的背部中間部位。模擬子宮環境羊水聲,還是讓感覺置身熟悉的環境中。如果哭的厲害 抱起來趴在肩部,‘噓’拍法拍10分鐘,讓寶寶安靜下來,當身體開始放松,呼吸沉下來時,輕輕放下讓寶寶側躺,接著‘噓’拍法拍背部,適應于3~4個月大的寶寶。
5、吮吸安撫奶嘴(suck)
吮吸安撫奶嘴可以幫助睡眠;最初的時候2-3周內,不建議使用,會造成奶頭混淆。吃乳頭、吃手或安撫奶嘴都是通過吮吸產生愉悅感,安撫自己安靜下來。
安撫奶嘴的利弊也有很多得爭議。
以上是美國著名的5S安撫法,大家都學會了嗎?是針對0~1歲的寶寶量身打造噠,此安撫法的最終目的是讓嬰兒逐步安靜下來,安靜后哄睡就很容易了。訓練睡眠建立程序要趁早,5s不難學,耐心多練習幾次就收到很神奇的功效。
桐桐媽咪個人小妙招
創造和臂彎差不多的環境
針對抱睡抱哄這個問題,三言兩語不是那么容易說清楚的具體情況還是要看娃當時的狀態。然后還有一點我的經驗就是我家里邊,在孩子睡覺的那個小褥子上面,我會常備一個枕頭。然后放床的時候,因為有枕頭在那里可以墊著點兒胳膊,然后把娃放到床上。有時候是側著身子放的。身子一半在枕頭上,一半在床上。這樣比較模擬抱著的過程,不像直接平放到床上反差那么大,不至于把寶寶驚醒。
現在桐桐的情況就是,晚上入睡在輕睡眠的時候就可以放床上了。白天的時候就不可以,要等睡沉了才可以放床。
結語
自己睡,是寶寶必須學會的能力,我們慢慢放手,才能讓寶寶獲得真正的成長。但在u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定階段,抱睡還是必要的。只要我們能放松心態,這幾個月也并不是熬不過去。也許你會憂慮,不知道寶寶會向你持續索取到什么時候。放心吧,不會太久。他躺在你臂彎的時候,緊貼你胸膛的時候,要你抱在懷里的時候,都不會太久。但你由此傳遞給他的愛的信息,和你永遠為他敞開心扉的心意,將延續他的整整一生。所以,請珍惜這短暫卻又無比重要的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