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筆寫篇臺灣的游記


接觸簡書這個網站大概有兩三個月了,更多的時候是下到kindle PW看簡書周刊,很喜歡簡書這個平臺上的真誠的內容提供者,成為沉迷的網民已經10余年了,但是一直主要是作為內容的消費者,基本沒有給網絡上生產過什么有價值的內容,幾次看到簡書的“提筆寫篇文章”雖然好幾次心動過,但是我已經沉溺于微博微信碎片化的表達和閱讀,加上早已深入膏肓的終末期拖延癥,始終沒有“提筆”寫篇文章。但是這次的臺灣之行卻有我要訴諸于文字的沖動。再者這篇文章的標題稱之為臺灣的游記有點名不符實的,因為此次去是為了參加會議時間也僅僅兩天半,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旅游,甚至還被安排了講課任務,游玩只是開會之余的安排,第二我的活動范圍其實只是臺北市的一小部分,走馬觀花去了幾個地方。

行程

D1:2014.4.18?

飛機晚點了2個小時,約18點到達松山機場,到了賓館沒有吃安排的自助餐,而且由魔都的一個同行大哥帶著去了臺北的水產批發市場,店名叫“上引水產”,非常有特色的一個地方,一樓是海產的批發市場,水池里和冰箱里滿是大只的龍蝦和各種叫不出名字的海魚,顧客選購了后可以在店里加工,其中有一塊劃定的區域,吃客們可以馬上享用加工好的海鮮,這種吃法叫“立吞”,因為真的是站立著吃的,可能這種方式比較經濟實惠所以很受年輕人歡迎。二樓則是相對正式一些的飯店,日系風格,有卡座也有桌餐,點了龍蝦、海魚、貝殼、鮑魚、生魚片,每人一個小火鍋,喝了梅子酒和扎啤感覺非常不錯,服務員也很有親和力,雖然很忙但是會持續過來問有什么需要,最后的花費NT 3000左右。吃飽喝足后就是直奔敦南誠品書店,畢竟我們也算是文化人,而且誠品書店的名氣實在是太大,所以就列為吃飯后的第二項重要行程。到書店已經23點了,書店不算太大,但是設計很別致,人很多卻絲毫無喧囂的感覺,各種年紀的人都有,坐在地上看書的人隨處可見,甚至還有靠在書架上睡著的,最后挑好書的時候已經快近凌晨1點了,同來的人已經先回酒店,一個人坐在出租車里還是覺得有些新奇和忐忑,路上摩托車很多,穿插在汽車之間,馬達的聲音都很大,都是一個騎士帶著一個長發的女生,這的確是臺灣一景。

D2:第二天中午開始開會,因為被臨時要求幫一個同行講開場的PPT,上午基本窩在房間里準備,開會的過程就略過不表了,感覺臺灣的同行專業英語很好,學術氛圍也是很濃厚,就是很多專業名字兩岸有些小的差異,但是基本上不影響交流。晚餐過后四個人約好再去逛逛,而且準備坐捷運出去,第一個到的地方是龍山寺,地方不大但是香火很盛,建筑非常有特色,柱子和屋梁都是美輪美奐的木雕并鍍金,寺廟雖然只有兩近,但是整體感覺非常金碧輝煌,還有很有意思的是看到一位上年紀的女尼,兩個耳朵很大,真的很像大佛的樣子,聽當地同行說這個只有修為的僧尼才會有。周邊是一個著名的夜市叫華西街,很多小吃都是擺在路中間,進了一個帶木頭頂上蓋的長街,兩邊有很多賣蛇肉的店而且都是現殺的,腳底按摩的更多,這些店門口都是一股奇怪的氣味,所以趕緊加快腳步走過去。第二個地方是西門汀,這里是一條非常繁華的商業街區,很多年輕人聚集的地方,但是遠沒有內地的商業街吵鬧,但是建筑感覺比較都是有一些年頭了,還遇到一隊跳街舞的青年,我們圍上去卻發現已經他們結束收攤了。逛完只這兩個地方回到賓館,一個年長的同道有些疲乏了,我們意猶未盡的其余三個人則繼續步行到附近的華山街區,這個地方據說以前開過樟腦丸廠和酒廠,現在則是文藝青年的聚集地,路上可以看見跳著拉丁滿頭大汗的年輕人,還有一個樂隊正在簽售排了蠻長得隊。我們走累了就找了一家人多的店坐了會喝了幾杯啤酒,最后結賬NS 350左右。

D3:這一天下午就要坐飛機返回了,但是一直心儀臺北故宮的國寶,10點打的到了目的地,由于人很多而且地方也不太熟悉,只好一個人到處亂轉,在展覽的藏品主要是字畫,有清朝的奏章和詔書,然后就是明朝的文征明的專場字畫,我想僅僅一個畫家都可以有這么多,臺北故宮藏品的豐富可見一斑。然后三樓的樓梯上很多人在排隊,很有點朝圣的感覺,問了服務員大家排隊果然是為了看著名的肉石和翡翠白菜,匆匆打的回了酒店按時退了房。換的臺幣基本還有花出去,所以又出去逛,這次去的是忠孝復興的商圈,因為聽說臺灣的化妝品特別是面膜很有名,上了著名的太平洋sogo百貨卻發現沒有,找了半天才在屈臣氏買到,看來還是之前做的功課不夠,多跑了許多冤枉路?;氐骄频耆×诵欣畹溶?,發現其余兩個人還沒到,過了半小時看到他們也拎著大包小包的回來了。

感想

1.臺灣民眾素質還是不錯的,公共場合的秩序井然。

2.書店、美食的確名不虛傳,而且消費不算太貴。

3.臺北城市有些地方比較破舊,但是聽說臺北還是臺灣最大的都市,可能其他地方的風土人情更不一樣,總體來講服務行業態度都很好,可以見到很多服務生導游都是上了年紀的人。

4.一般臺灣民眾對于大陸內心都有或多或少排斥的心理,長期隔絕加之生活習慣和文化認同差異可能是主要原因,如他們對陸客插隊很不理解,但是自身經濟低迷而大陸經濟繁榮,所以就有些矛盾的心結,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人都受惠于這種交流,可以預見的是兩岸的聯系會更加緊密,而且這個趨勢不會逆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