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Kakaaaaaaa
在重慶眾多的老街中,十八梯像一本教科書,寫滿了老重慶的歷史細節;下浩像一盤小菜,就著一杯酒便能品出記憶的滋味。
去下浩的路上,遇到一個和我一樣尋找老街的小姐姐。她說本要去十八梯看看,但是那里早已經被拆到看不清它本來的樣子。在城市建設的腳步中,有些東西注定會消逝,真不知道是喜還是悲。
在一位已經有些耳聾的老爺爺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老街。沿著長滿青苔的石階往下走,仿佛進入了一個廢棄的世界。幸好天氣極佳,陽光順著濃密的黃角樹蔭灑下,才把破敗的瓦房襯托出一點生氣。
石板鋪成的街道被掃得很干凈,兩邊是高大的黃角樹,樹下是一排排老房子,有的是灰磚結構,有的是木質結構,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著古老的幽香。在老街上踱步,仿佛回到了舊時光,有一種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現實的感覺。
和十八梯一樣,下浩也面臨著被拆的危險,到處都能看到寫著拆字的牌子或者墻面上鮮紅的拆字,雖不是觸目驚心,但心底也會泛起波瀾。因為拆遷,下浩早已失去熱鬧,基本上只剩下部分老年人還住在這里。時不時從身邊走過疾步的拆遷隊和巡邏人員,腳步聲好像在對我們說這里不久會便聳起棟棟高樓。
近一兩年興起的“懷舊熱”讓重慶的十八梯、黃角椏等象征著老重慶的街道被人熟知,而下浩在這些老街中顯得很冷門,甚至很多當地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頗有些像身處在鬧市中的“桃花源”。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這里的游客也漸漸多了起來,陸續有些藝術家進駐,一些咖啡館、茶室也開在這兒,十分安靜,是發呆的好去處。同時原住居民也在這種改變中做著小本生意,也算是對舊時生活的延續。
走在下浩的街頭,不會被喧鬧的城市打擾,依山而建的老街,免不了爬坡上坎。在曲曲折折的路上,會遇到許多有趣的事物:挑貨郎疾步行走、寫生的畫家、孤獨的貓和看不完的老舊建筑,每一處都是獨特的風景。
走著走著,走到了盡頭。
綠蔓長滿了屋頂,一片高聳的現代建筑從綠色中長出。人工產物和自然景觀在這里交匯,卻始終融合不了。天色漸晚,夕陽從老屋探出,映照在東水門大橋上,我在金光之下,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END
2017.11.12攝于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