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張妼晗寵冠后宮卻不幸福,因為她不懂得這一點

《清平樂》中,雖然張妼晗一上線就被吐槽,沒人喜歡,可是她快要下線了,大家又都有點舍不得她了。劇中的她,是個悲劇。雖然寵冠后宮,卻過得非常不幸福。

究其原因,在于她自己。

1、過度消費趙禎的愛

越看劇越發(fā)現(xiàn),趙禎真的不愛曹皇后,不管有多少糖,也不能否認(rèn)這個事實。

他心里可能對曹皇后有那么一點點喜歡,但絕不是愛。

因為真正的愛是這樣的:有心在一起的人,再兇的爭吵也會各自找臺階下,然后很快重歸于好;而離心的人,再微不足道的一次別扭,也會乘機找借口溜掉。

趙禎與曹皇后,吵一次架能有半年甚至一年不見面,這能是愛嗎?

反觀趙禎對張妼晗,即便再生氣,再不喜歡她,可還是會去看她。

可惜張妼晗卻不懂得這一點。

面對趙禎的愛,她只會恃寵而驕,從不懂得改變收斂自己。

如果她能夠?qū)W學(xué)《甄嬛傳》里的甄嬛,早就沒有曹皇后什么事了。

不要消費對方的愛,才能被愛得更久一些。

你不能因為有人慣著,就以為他會一直慣著你;不要依仗有人疼愛,就肆無忌憚。該改的毛病還是要悄悄去改,該認(rèn)的錯還是要用保留面子的方式去認(rèn),這樣才對得起對方毫不保留的愛!

2、內(nèi)心有缺憾

看《清平樂》突然有一個發(fā)現(xiàn),那就是趙禎和張妼晗其實都有輕度的精神病。

趙禎心里對亡母念念不忘,而張妼晗則是除了賈教習(xí),誰也不相信。

說白了,兩人都屬于這種人:小時候缺鈣,長大了缺愛。

張妼晗因為從小的生長環(huán)境,再加上她自己又是個沒什么心眼的人,一直被別人算計,所以安全感比較低。

即便有了趙禎的寵愛,依然覺得不夠。

她不相信任何人,也聽不進去別人的話。

所以,她才會和徽柔水火不容,才想著要跟皇后一爭高下。

其實,不管是感情還是生活,最重要的不是有沒有人愛你,而是你值不值得被愛。

她太缺乏安全感,所以很難享受到愛情的美妙和生活的美好,即便有趙禎的寵愛,卻也填充不了她內(nèi)心的缺憾,驅(qū)散不了骨子里的寂寞荒蕪。

沒有安全感的人,更容易依附他人,所以就不夠獨立。不夠獨立的人,他們對待生活底氣就不足,所以就會有太多徒勞的戾氣和自私的要求。

就如同書上說的:滿腦子私欲的人,總想著求菩薩替自己消災(zāi)解難難添富貴,而天真的小孩則會誠心乞求:菩薩菩薩,祝你身體健康!

與其期望愛,不如把自己內(nèi)心的缺憾填滿。

3、你是在談戀愛,還是在發(fā)神經(jīng)

生活中,像張妼晗這樣的人不在少數(shù)。他們不止缺愛,還缺根筋,不知道他們是在談戀愛,還是在發(fā)神經(jīng)!

遇見趙禎這樣的滿分戀人,張妼晗是非常幸運的。趙禎那句“其他的一切都是皇帝的,只有你是我的”,可以被稱為年度最感人的皇帝土味情話吧。

可惜,張妼晗卻不懂得珍惜。

她只是一味地索取趙禎的愛,卻從沒有替趙禎想過。

劇中,張妼晗與徽柔爭執(zhí),趙禎當(dāng)著眾人的面訓(xùn)斥了徽柔,徽柔很傷心,但是等趙禎來安慰她的時候,她乖巧地說:張娘子的火發(fā)了出來,可是爹爹的火卻沒有發(fā)出來。

連那么小的徽柔都看出來趙禎的情緒,可是張妼晗卻沒有。

所以,她在趙禎面前一次又一次胡鬧,說不該說的話,做不該做的事。

真正面對愛情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追求讓自己心安理得和獨當(dāng)一面的能力。

這樣的你,就算他是個負(fù)心漢,你也不會慌,因為你知道,他選擇的、拒絕的、他狡辯的……都是他給自己硬加的戲份,根本與你無關(guān)。

就算他是個薄情之人,你也不會懊惱,因為你明白,自己身懷寶藏,難免會遇見幾頭餓狼。

其實,我偷偷地以為,如果皇后的理智再加上張妼晗的任性,就足夠完美了。

愛一個人,大膽說出來;他沒辦法回應(yīng)時,自己一個人玩得也很嗨。

可惜,皇后一輩子守在規(guī)矩里,沒有嘗過愛情的甜。

而張妼晗,受盡趙禎的寵愛,卻沒有活出自我,也沒能享受到愛情的甜蜜。一手好牌,沒能打出理想效果。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