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我說,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
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
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
你是天真,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后那篇鵝黃,你象;
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
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在這美麗的四月,讀起這首詩,美妙中透著一份輕盈。
于繁花盛開處感受著她的娉婷,于嫩綠初放中感受著她的笑響,于水光浮動里感受著她的光芒,于燕子呢喃間感受著她的芬芳。
她是一位民國的奇女子,她是一位令人仰慕的才女,她是一位會寫詩的建筑大師,她還是一位浪漫溫婉而又真實的母親。
她,就是這首詩的作者,林徽因。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發表于1934年,有人說這首詩是首情詩,是林徽因為紀念逝去的徐志摩而寫,也有人說這首詩是一位媽媽為自己剛出生的兒子寫的,抒發了母親對于孩子的愛。
愛情也好,母愛也罷。
誰也阻擋不住這首詩的美,美麗的四月,美麗的人,美麗的季節,美麗的心情。
讀起這首詩,總能想起林徽因的愛情,想起林徽因一生遇到的那三個男人,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
林徽因與徐志摩,相識于英國的康橋,這段康橋之戀,浪漫,美好,16歲的林徽因在情竇初開之時,遇到了學識淵博而又浪漫的徐志摩,而徐志摩對林徽因,迷戀,深愛。
只是,林徽因心里很清楚,自己在徐志摩心里,“只不過是詩人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并不是真正的自己。
不知道是她愛的不夠深,還是太過理智,最終,她一聲不響地離開了康橋,悄悄地走了,沒有給徐志摩一點消息。而徐志摩的許多詩,似乎都是為林徽因而寫,那首《偶然》,那首《再別康橋》,似乎都能看到林徽因的影子。
可是,即使徐志摩毅然決然地離婚了,林徽因也沒有和他在一起,而是聽從父母安排,選擇了門當戶對,對她鐘愛有加,同為建筑大師的梁思成。
林徽因雖然不像陸小曼那樣勇敢地愛,可是,她卻以自己獨特的姿態行走于人世間,做到不被人忘記。
一個男子愛一個女子,愛的是她青春的朝氣,是她美麗的容顏,是她獨有的智慧。多少人會愛上歲月留在她臉上的印記?愛上她那顆被生活宰割得累累傷痕的心?而林徽因似乎做到了,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岳霖默默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這樣的一生,不僅讓男人念念不忘,也讓我們這些女人羨慕嫉妒。
一個是自己喜歡的,一個是喜歡自己的,而最終相守一生的,卻是最適合過日子的那個人。梁思成對于她,就是那個最適合過日子的人。
他們一起研究建筑,一起寫書,一起討論專業,一起養育子女,一起經營這個家。
林徽因和徐志摩,讓我們看到的是愛情的浪漫與美好。
林徽因和梁思成,讓我們看到的是婚姻的基礎與真諦。
林徽因和金岳霖,讓我們看到的是放手的艱難與可貴。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這是金岳霖在林徽因去世后送去的挽聯。
終身沒娶,念念不忘。
林徽因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在這美好的四月天里,是雪化后的那片鵝黃,是新鮮初放芽的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的呢喃。
不枉生命的美好,不負歲月的柔情。
靜靜地讀著這首詩,捻一縷沉香繞指,鋪一方錦墨素箋,剪一段紅塵過往,耳畔枕著流年,作別了冬日的往事,卻作別不了你的容顏。
愛已是無言,胸中縱有柔情萬千,怎奈何已是陰陽相隔,終不得相見!愛已成無眠,能與你化蝶成雙的美夢,終不會實現。
不是所有的愛都會有結果。一些感情,染指了光陰,落寞了季節,然而,那些在歲月中飄蕩的愛,依然可以留下美好,溫暖年華。
那么,就讓我們在這春暖花開的四月天里,傾城自己,明媚人間,翰墨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