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烈士陵園有感
2017年7月8日???肖靜
今天天氣炎熱,上午我們小紅旗實踐隊前往鄭州烈士陵園進行參觀,烈士——一個讓人敬佩有振奮的詞語。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似乎已經遺忘了這個詞語。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讓我們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這天的參觀,讓我們的血液又再次沸騰。
走到烈士林園,看到了十分莊嚴地大門,“鄭州烈士林園”幾個金黃的大字,情緒也開始沉重起來。有秩序的走進烈士林園,大家都十分的安靜,低沉的情緒在醞釀,感動已不能準確的形容。在兩旁的墻上,掛滿了后人為烈士們的曾詞,“革命英雄”“國之棟梁”“獻身國家”“精忠報國”“拋頭顱灑熱血”,這些詞語數之不盡。烈士給我們的又何止是這些詞語能表達盡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跡總是浮此刻眼前:在戰火的硝煙中前仆后繼的戰士,在新中國建設中忘我工作的勞動者,等等,我的心靈深深體會著這次參觀受到的洗滌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紀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縱觀他們為國家的建立和繁榮強盛而奮斗的壯麗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的鼓舞下,我國幾代優秀的中華兒女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為新中國的崛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幾十年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已經深入人心,這種奉獻精神體現了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為祖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干事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是對工作精益求精,為國家發展“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是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埋頭苦干的“老黃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鼓舞和激勵了整整幾代中國人。我們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們一樣,堅持奮斗,永不放下,永不言敗,絕不向困難屈服,絕不被自我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