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網友如是說:
> 什么是價值觀?價值觀就是思考 —— “什么更重要?”和“什么最重要?“ 然后盯住重要的,而不是那些不重要的。
> 每個人做選擇的根基就是他的價值觀。
> 錘煉自己的價值觀,就等同于提高選擇質量。在進一步,做選擇的更深的方法論是:(添加)(必要的)(條件)。即:在選擇時,只放入那些最必要的條件,且不遺漏地嚴格依據那些最必要的條件去篩選,最終找到那“難得的選項”。
> 說再簡單點:選擇就是篩選必要條件,和用條件嚴格篩選。
> 你的價值觀會影響篩選時所添加的必要條件,而通過這些必要條件所選出的結果,又反過來影響你的價值觀。要努力使這一循環能夠不斷正向訓練的最簡單方法就是仔細記錄每個選擇的過程。
左撇子覃杰007如是說:"
面對選擇:知道自己價值觀,添加必要條件,勇敢承擔后果。
成長就是一個從分對錯到分析利弊的結果,意識到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得到,并且可以調整自己的過程。
那么,這里最最重要的選擇能力需要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先!(古典老師有教我們測價值觀,今天下午起,在我公眾號《向左而生》回復價值觀,會看到其方法)。
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有什么好處呢?
1、幫助自己快速做出選擇并不糾結;
2、特別在人生伴侶、合作伙伴、朋友等選擇上有了充分的依據,拿李笑來老師來說,他重視家庭和睦,所以交友到選擇合作伙伴有了一個清晰的必要條件;
3、知道自己現在的價值觀,還有利于自己培養新的價值觀!
再來看看選擇到底有多重要?
1、選擇為自己打工,你會發現工作態度從此不一樣;
2、選擇為自己學習,你會到處找到值得學習的老師或者學習的平臺;
3、選擇相信寫作有好處,你就會真的寫起來,而不是去問怎么才能寫好。
。。。。
關鍵是你要成為什么樣的自己,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黃睿涵如是說:
1,糾結的原因是什么,價值觀不明確,沒有自己的判斷方法和必要條件。
一切糾結得根本原因都是想不出自己所要的是什么,從而篩選出自己認為得必要條件。同時糾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過于追求完美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正確答案,也沒有完美,我們需要的是在眾多選項中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也就是最必要的,不斷的進行我們價值觀的打磨。
2,平時應該刻意做選擇,尤其是重大選擇上做功夫。
在平時,我們進行選擇的練習,我們就會越來越知道我們知道我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也就是說我們的價值觀會越來越清晰。每一次認真的選擇,都是講價值觀上的浮土摸去的過程。這樣,我們以后可能便很自然而然的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追求最正確的選擇,因為很多人事,沒有正確,只有適合不適合自己。
3,又了解到概率論的一個新方法,如果每個條件篩選去一部分人,那么,多個條件可能篩選去絕大部分的人。概率論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一個世界。
概率論的很多用法是可以運用到生活當中得,例如為什么剩男剩女太多,就是要求太多,過于追求完美。而概率論可以通過概率來算出真實世界的模樣。即:你追求得只是一小部分人,他們就算存在,那么完美的人,也只是存在于高于你的維度上的人,
4,逃避選擇也是選擇,只不過是無用的選擇。因為及時是運氣好,也不是你努力思考出的結果。
原來逃避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但是可能是最隨機得選擇,因為你選擇了逃避,也就是把選擇權交給了別人。將自己的命運放在別人手中。即使是有一個好結果,也是運氣好而已,對你來說除了最終的結果,并沒有能讓自己成長的機會。
5,記錄,是反思和總結的工具。
我們的記錄是讓我們不斷進行復盤在反思,進行價值觀打磨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相同的時間比別人成長的快。因為我們思考的,比別人久,比別人多。而思考之后就會有收獲。
黃睿涵如是說:什么是價值觀:價值觀就是思考“什么更重要?”和“什么最重要?”然后盯住重要的,而不是那些不重要的…… 就這么簡單。
價值觀(Value)是一種處理事情判斷對錯、做選擇時取捨的標準。有益的事物才有正價值。對有益或有害的事物評判的標準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
所以,在選擇過程中,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
那么,在具體方面又怎么進行選擇呢。笑來老師的答案是:
添加 必要的 條件
因此,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盡量只考慮且不遺漏那些必要的條件。
同時李笑來老師向我們描述了提高選擇能力的方法:
1,面對任何一個選擇(哪怕是很小的事情 —— 當然要從小事兒練起),都可以拿出紙筆開始羅列篩選條件;
2,為每個條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 1~5 分;
3,考慮每個條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 1 和0要么有必要,要么沒必要;
4,三十分鐘之內,結果就會一目了然,但別急!因為還有下一步……
5,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鐘重新仔細過一遍 —— 如果選擇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就可能重復更多次……
思考:
總得來講,笑來老師是告訴我們在選擇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是搞清楚目前來講我們認為什么是必要的?而不是什么是想要的。通過添加一個個的限制條件,來減小我們的選擇面,最終做出正確選擇。
所以從現在開始,搞清楚什么是對自己是必要的。
單色調的侘寂如是說:
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我覺得把認真的把每一天過好,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好。是最重要的。也最幸福的。
說易行難。真正做到并不容易。這涉及到最底層的價值觀,涉及到你最一些重大概念的理解。如注意力是最寶貴的財富,不抱怨,元認知,花錢就是撿便宜,需求決定你的價格,早不是決定因素等等一系列的基本概念,這些概念總是在你生活中會需要用到。可是,我們普通人也就讀完文章后的那幾天記得,之后又將之忘卻,拋之腦后光。
是否有一種辦法,讓明天比今天過得更好。更幸福呢。也就是說是否有辦法讓自己每天都得到進步呢?
答案是有的-復盤反思.生活每天都在生產未經加工的經驗素材。我們的判斷來源于經驗,而有效的經驗來源于對判斷的反思。反思讓我們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讀,成為洞見。
做事的順序:做出假設→采取行動→產生結果
反思的順序:觀察結果→研究原因假設→反思校正假設
想要獲得成長,想要一直做出正確的選擇,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反思是則是內功。
03-29 07: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