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的幸福生活
幸福的含義很豐富,來源也很廣博,丈夫寵愛,兒女成才,這些,竇漪房全都有了。
公元前192年,她來到了代王劉恒的身邊。主角光芒籠罩下,劉恒給了她第一種幸福——寵愛。這種寵愛是何等的顯而易見。她和其他四個姑娘同去代國,而代王卻對她情有獨鐘。
以嚴謹和人品著稱的司馬遷在《史記》里這么寫:“至代,代王獨寵竇姬,生女嫖,后生兩男。”
意思是,竇漪房到了代國以后啊,劉恒對竇漪房情有獨鐘,專寵她,生了三個娃娃。
第一個娃娃是她婚后一年生的,叫劉嫖,就是陳阿嬌的母親、漢武帝的丈母娘兼姑媽——館陶公主。又過兩年,生了第二個娃娃,叫劉啟,就是后來的漢景帝。又過了四年,生第三個娃娃,叫劉武,也大大的有名。
這就又開了第二次外掛,這種掛有多重要?沒有它,你只不過開頭美好,結局潦倒。
你可能把嘴撇一撇,專寵也沒什么稀奇,可能代王圖一時新鮮。
即使是現代人,法律明文規定一夫一妻,卻有出軌、小三、二奶,這些爛糟糟的事兒。兩千多年前的古代諸侯國王,身邊美女如云,他若水三千取一瓢而飲,怪不得他是當之無愧的《美人心計》的男主角。因為“獨寵”這個詞,極少出現在甚有作為的帝王身上,一般這個詞出現,國家要亡在他手上,你想一想商紂王、吳王夫差、唐明皇。
竇漪房的丈夫劉恒,本來就是個有出息的。惠帝劉盈英年早逝,呂后掌政八年,先后立了兩個小皇帝。然而等呂后雙腿一登,劉氏子孫全在造反,呂氏子孫誅殺殆盡,連帶惠帝的子嗣都一個不留。
大臣們實在怕極了重蹈呂后時期的覆轍,為了防止外戚獨大與專權,他們排除了齊王劉襄、淮南王劉長,只因為劉恒的母親薄姬是個軟柿子,就迎立了代王劉恒做漢宮之主——漢文帝。
代王劉恒,現在應該叫漢文帝了,他原本是有大老婆的,且還生了4個兒子。看清楚,是4個兒子,當下社會,有些家庭仍然庭好像是有皇位要繼承一樣,一心要媳婦兒生兒子。那么在古代,這樣一個代王后,居然沒有提到只言片語、并且沒有任何追封,故而有人猜測,原先的代王后是呂氏的女兒,連帶4個孩子,也許是病死,也許是被處死。
老天莫名其妙幫竇漪房掃清了進階的道路,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主角光環?!
在劉恒的諸位兒子中,以劉啟最為年長,于是被冊立為太子,竇漪房順勢成為了皇后。乃們看一看,所謂專寵,確實是以事實來證明的,劉啟最長,他還不是竇漪房的第一胎哩!
那一年,竇漪房結婚14年,兩個七年之癢都過去了。時年27歲,母儀天下。
情敵的出現
“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除了激情退去后的那一點點倦。”
劉恒知道竇漪房想念家人,就下詔尋找,終于先后找到了兄長和弟弟。找到弟弟的時候,因為長年未見,不敢相認。弟弟竇少君道出當年一起采桑,姐姐為他洗頭喂飯的情景,姐弟倆抱頭痛哭。今年在杭州上演的一部越劇歷史大戲《漢興未央》,就有這個故事。
竇漪房29歲的時候,她的情敵出現了。仿佛又是一個美貌的戚夫人啊,能歌善舞,很得劉恒喜歡,叫慎夫人。
什么!!那不是《美人心計》里的那個壞女人么?搶了竇漪房的老公,還害死了她的好姐妹莫雪鳶。好吧,歷史上慎夫人雖然也算劉恒的寵姬,但沒有神奇到嫁了呂祿又嫁劉恒,也沒有好命到生了劉武,那是于媽的杜撰。
歷史上的慎夫人是在竇漪房得了眼疾后受寵的,同時還有個叫尹姬的也受寵。但受寵是沒有用的,她們倆沒有孩子。她們得寵時劉恒26歲,正是生孩子的黃金期。如果慎夫人真的長期受寵,為何不見她生孩子?如果你說,有問題的是慎夫人,她不能生。但尹姬呢?尹姬也受寵也無子啊。不過盡管無子,慎夫人也很囂張,她仗著寵愛,吃穿用度都和皇后平起平坐,一個叫袁盎的提意見了,慎夫人居然大怒。
不過說起這個也有趣,他們三人在上林苑擺酒宴呢,宮人把慎夫人和竇皇后的位子,弄得統一規格。袁盎呢,就叫人把慎夫人的座位撤至下席,慎夫人大怒,不肯入下席就坐。劉恒也怒氣沖天,拉著慎夫人乘輦回宮。
這次竇漪房從頭到尾唱配角啊。那年,竇漪房忙著把館陶公主嫁出去(館陶公主時年13歲,嫁陳午),也許沒空跟他們瞎BB。
你猜最后,袁盎是怎么說服漢文帝的?他只說了一句,您想讓慎夫人也成為“人彘”么?哈哈哈哈。
辣眼睛的基情
竇漪房40歲的時候,她的身邊又出現了一個情敵。這次是一個男人——鄧通。
什么!!難道漢文帝劉恒是個雙性戀?
不要大驚小怪,漢代皇帝頗好男風,漢武帝男寵少說也有三個。
好吧,那么這個鄧通又是怎么或寵的呢?
那還得歸結于劉恒某天晚上做了個夢,想上天,但無論怎樣都登不上去。結果不知道從哪兒來了個“黃頭郎”,黃頭郎是漢代掌管船舶行駛的小官,從背后推了他一把。他上天之后,回頭一看,那黃頭郎穿一件奇怪的衣服,衣帶還系在背后。
劉恒醒了之后,對這個夢念念不忘。他一邊回味著這個夢,一邊往未央宮西面去了,路上可巧,給他看到了“夢中人”。他就跑過去問他啊,你叫什么名字啊?鄧通就照實回答。劉恒一想,鄧通?不就是“登通”的諧音么?好名字好名字,就與他好上了。
老實說,關于漢朝皇帝的男寵們,司馬遷雖然沒直接說,但是文辭之間已經十分明確:“文帝時間至通家游戲。然通無他技能,不能有所薦達,獨自謹身以媚上而已。”什么情況?就是文帝劉恒時不時喜歡到鄧通家玩,鄧通沒有別的本事,只能以身體獻媚于皇帝。
我知道你們腐眼看人基。
但是鄧通的結局并不好,誰最終弄死了鄧通呢?竇漪房的大兒子劉啟,就是后來的漢景帝。
據說文帝請一個相士,漢朝的相士往往在各種場合推波助瀾。相士為鄧通相面,就說鄧通最后餓死。文帝偏不信邪,這時候他意氣奮發,“切,我還能讓我的小受窮困潦倒么?”文帝就賜給鄧通許多銅山,許他開礦鑄錢。現代,這是中國人民銀行才能干的事情。
暴發戶鄧通也對文帝相當感激。后來有一次文帝生瘡,史書上寫“癰”,疼得死去活來。鄧通就經常為他吮吸這個濃汁,嘔~~~有人還要惡搞呢,說這個瘡長在屁股上,你當痔瘡啊?后來我去查了一下,“癰”這種病多發于頭頸處和背部。
但吸濃水這事兒的確惡心,太子劉啟也覺得惡心,有一次劉恒試探兒子,劉啟的臉都綠了。后來得知鄧通已經那已經吮吸過了,雖然慚愧,也因此恨鄧通。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等到劉啟當了皇帝之后,立馬就罷免了鄧通。想鄧通這個暴發戶,最終身無分文,寄住在人家家里,最后餓死了。
說道這里,一并把文帝劉恒還寵幸的兩個人也說說吧。嚴格說來,這兩人不能算竇漪房的情敵,因為這兩個是太監。一個叫趙同,因為能辨識星象招皇帝喜歡;另一個叫北宮伯子,不是日本人,就是這么怪的名兒,寬厚待人而被賞識。
總結一下,竇漪房一生遇到的情敵:先代王后就不算了吧;慎夫人、尹姬——無子;鄧通——餓死;趙同、北宮伯子——這連男人都不是。婆婆薄姬,封了竇漪房死去的爹爹安成候,兄弟也列土封侯,一家子光宗耀祖。
也許你會說,什么嘛,我以為劉恒此生此世只愛竇漪房呢,原來他也朝秦暮楚,愛了一個又一個。不管怎樣,竇漪房都是劉恒倚重的人,身處鶯鶯燕燕中,他比她的孫兒漢武帝好太多。劉恒即使不夠專情,至少也夠鐘情。退一萬步講,這是正兒八經的歷史,是被宮刑了還孜孜不倦寫作、得罪了漢武帝還真真實實寫作的司馬遷,你別把人家當安徒生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