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51歲 只上小學的農村大媽,也敢寫作投稿啦!

圖片發自簡書App

《士兵突擊》里許三多對成才說:“日子不能過的太舒服,日子過的太舒服了容易出問題”。

? 梁啟超:“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高學校。”

這些話令我所有的辛苦豁然開朗。

感謝苦難,磨礪了我的意志。

年輕的時候,我就有寫作夢想,那時候因為家里窮,媽媽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們姊妹幾個不被餓死就行,記得小時候我都沒有穿過鞋子的樣子,更別提穿新衣服了。

姊妹五個我是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哥哥,下面一個弟弟一個妹妹,由于經常被餓著,我們去要過飯,到街上撿人家吃剩的西瓜皮,拿回來能啃就啃,不能啃的把皮削削又可以抄菜吃。

記得該上小學的年齡,兩個哥哥已經在上學了,我媽為了讓我哄我妹妹,就沒讓我上學。到了第二年,多虧一位老師到我家說,你家還有一個孩子該上學了,所以我媽才讓我上學。

我記得那時候一年級學雜費是一塊錢,能上學了,當然高興啦,那時候最吸引我的是: 每次學校集體開大會,就有幾個出色的同學上臺演講,那時候我就很羨慕他們,好像中間我也上去過。

就這樣,在我上到三年級的時候,家里已經給我付不起學雜費了,已經面臨輟學。是一位叫聞淑琴的老師,也是我三年級的班主任,她看我上課非常用心,說真的,那時候無論刮風下雨,無論打著赤腳,還是穿著一身都漏著棉花套的破爛不堪的衣服,還是生病,我都一次不落下的堅持去上學,因為這來之不易啊!

那時候本子是8分錢一個,每次我的本子都是正面背面都用完,連殼上都寫滿了文字,才敢要錢買下一個本子,整個小學我沒有買過筆,都是老師給我的小鉛筆頭兒在用,更別說買文具和書包了,但整個上學的過程我是很愉快的。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練機會,只有經得起環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

——松下幸之助

那時候,我爸媽都在生產隊抓工分,沒有經濟來源,我媽就是靠賣雞蛋,負責給我們交學雜費,我記得那時候雞蛋是0.45元一斤,那時我們家已經有四個孩子在上學,學費是隨著上的越高學雜費就越高吧,我們四個一個學期下來也得十幾塊錢吧,我媽時常10天也攢不了一斤雞蛋,試想給我們交學費有多難。

這時聞老師站出來對我說:"你還繼續上學吧,學雜費的事你就別管了,你到新華書店買兩本語文和數學書就好了,我聽到后 我當然欣喜若狂啦,可是沒有買到這兩本書,就這樣我也很高興呢,起碼我可以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了,老師知道后就把我安排到一個很老實的叫"鐘發富”的同學跟前坐下,這樣我就可以伙著看他的書,就是這樣的情形下,我上到了小學畢業,這也是我童年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記得上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是到了星期天,聞老師說:"這個星期天誰要選擇出去玩兒的話,就可以出去玩兒,誰要不出去玩,可以來上課”。我也喜歡玩,但我還是選擇了去上課,那一天,老師把那一課講的很細致,又生動又精彩,我簡直聽得忘乎所以,感覺還沒多大一會兒又下課了,聽聞老師的課 我覺得時間都過的太快。

到了第二天星期一,全體同學都到校上課,老師一上來不去講課本上的知識,卻講起了我 說:“你們都要向李德蘭同學學習,人家即使沒有書本也照樣來上課,每次還按時交作業,人家家里還沒有電燈,(那時人家都用的是電燈泡,而我家里點的是煤油燈)。每次讓你們背課文,你們連一兩段都背不下來,看人家李德蘭,一背就是三四段就能背下來,論條件,你們哪家也比她家好呀!

這時候老師一邊在上面講,我卻坐在下面一直哭,一直哭,眼淚就是忍不住,按理說是在夸我,我應該高興才對呀,可我怎么就高興不起來呢,老師還接著講: 我媽賣雞蛋的事,還講我打著赤腳上學的事,講了很多很多,她越講 我越哭得厲害,整個一課堂我都是在哭呀哭,眼淚一直沒有停止。

再以后,沒能繼續上學就是我心里的一個痛。對我來說,哪怕吃不飽,穿再破的衣服,哪怕是不穿鞋,我也不覺得痛苦,就是不讓我上學,才是讓我最痛苦的。

在災難面前不屈服,而應更加勇敢地去正視它。

再以后,心里對上學的渴望就沒有停歇過,每看到誰扔的一本破書或者一張報紙,我都會撿起來讀一讀,那時候就很羨慕寫文章的人。我在想:我什么時候也能寫文章發表給別人看?但也只是一直在心里想,不相信自己只上小學也能寫文章。

隨著一天天的過,為了不給家里增添負擔,我16歲就和弟弟挑著粉條步行到十幾里去外集上趕集去賣,中間賣過菜,賣過櫻桃,草莓,雞蛋,還收過糧食賣,打過工,總之,一切可以嘗試做的小生意,我都做過,就是為了自己不被餓著,有鞋穿,想穿新衣服。

患難困苦 是磨練人格之最高學校。

那時候,我也有很多夢想啊!那時夢想能吃上一頓純的白米飯,一頓純白面做的面條,夢想穿新衣服,穿新鞋,夢想著能當一個閃光耀眼的女兵,夢想著繼續上學,能讀書寫東西,甚至還想過當演員,還有演講、唱歌什么的 我都喜歡。

不怕你們笑話,我真想過,我很仰慕有才華的人,甚至還想過嫁一個有學歷、有才華我喜歡的人,可是 現實很殘酷,那時誰家都不富裕,誰也幫不了誰。

未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那時候,受盡了人家的白眼,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人家比你強一點的就去指的你的鼻子說:"看你又丑、又矮、又窮就不想理你”。那種不屑的眼神讓你心里很不舒服。那時有人給我大哥二哥起名叫大棍二棍,我弟弟是三棍。當時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很是不解,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是“打光棍”的意思。

那時候我就想,這些人怎么這樣呢?矮 窮 丑怎么了?又沒吃你的,又沒喝你的,干嘛這樣看不起窮人。所以那個時候我就發誓我長大以后,一定要混出個樣讓你看看,(可是挺慚愧呢,到現在也沒混出個樣來)。

苦難是一筆財富。

隨著時光的推移,結婚有了孩子,為了這個家,拼命地想多掙錢,想讓孩子不再像我小時候那樣,受盡人間滄桑,連學都不能上,吃不好,穿不暖。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所以拼命地奔波,勞累,為的是不被人家看扁。

現在孩子都大了,都有了各自的追求,我這顆緊繃的心也舒緩了許多。現在想起了很多小時候的夢想,還沒實現呢,這個讀書寫作是在我心里扎根最深想了又想的夢想,我想實現這個寫作的夢想。

生命只有一次,哪里有那么多時光用來說:“我不會"”我害怕”“我不行”。

兩個多月前,我參加了一個讀書寫作社群,在這里完全顛覆了我以往的認知和三觀。

這里的人不像以前我們這的人,在連普通話都沒說過完成打卡作業的情況下,他們不會嘲笑你,不會擠兌你,他們為你點贊、鼓勵。讓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后來社群逼我們寫復盤總結,鼓勵我們大膽向“簡書”投稿。

結果反應挺強烈的,好多人被一個50多歲只上小學的農村婦女還在持續學習感到驚訝,激勵了很多人,感動了很多人。當初只知道拼命學習是為了自己增長知識,想不到還會影響到別人,真的讓我感到意外,真是一件利己又利人的事情。

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感到生命是如此的有意義,生活是多么美好呀!

一個今天,勝過兩個明天。

現在我每天督促自己,無論寫的好與壞 還是自嗨,必須完成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并發表在"簡書”,現在發表在"簡書”上已有40多篇,私密的文章也有42篇。

我準備寫到100萬字,不寫夠三年,不會談技巧和閱讀量,貓老師也說過: 慢慢來,寫著寫著就好啦!一個愿意發慢功夫 精雕細琢的人,他的作品也會減少浮躁,其余的我什么都不想。

我也知道這條路很艱難,不會一帆風順,但你相信,如果掌握方法,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奮斗,你相信什么 你就能做什么。想著夢想還是有可能達到的,即使達不到,也比什么都不做,比在屋里嚇死的要好。

有時也懷疑過自己,也憂郁過,雖然在寫作的路上把自己拿捏得團團轉,但無論再難,我也要堅持。

有時看到自己取得一些成績時,自己一個人在房間里喜極而泣,中間哭過、笑過、也被自己感動過。

巴爾扎克說:"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小時候那么苦不也都熬過來了嗎?不經歷苦難,人生也不會精彩。

我不會抱著功利心去寫,我就寫我看到的,我感受到的和我的成長經歷。寫作會讓我感到很愉悅的事情,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令我陶醉,我會把寫作當做一日三餐,長長久久。

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

在未來的10年里,我還要學習這方面的各種技能,像演講、學英語、練口才,出去拜訪牛人,我都要做。未來的世界是屬于用正確的姿勢去學習和持續努力的人。

不去想別人怎么看你,那是別人的事,與自己無關。我要做的是自己選的路,再艱難,跪著也要走下去,做自己的英雄。

現在我什么都沒有,有的就是執著而又倔強的 不畏艱難 敢于追求的一顆炙熱的心,我會把寫作當成我一生的事業來做,不斷的要求自己,精進自己,朝著自己的夢想邁進,去成就自己,死磕自己。

海明威說過:"這個世界會打擊每一個人,但經歷過后,許多人會在受傷的地方 變得更堅強”。

阿嬤說:“窮也要窮得開朗”。

隨著年齡越大越發現,這個世界不會嘲笑貧窮的人,只會嘲笑那些貧窮卻不努力的人。

真的感謝我生在了那個年代,有疼我的父母,又遇見了一位偉大的老師,你說我多幸福呀!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