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2015.1.16
10號晚上的時候突然決定去化州南山寺,說走就走的背后其實已經蓄謀已久啦。
廣州,還是我04年路過的地方,十年后我又一次路過,事過境遷,早就找不見當初坐過的地方。
湛江,海腥味的小城市,小魚兒帶著我小轉了一下,感受下夜茶,可惜,姐腎不好,晚上喝太多水,不尿床但眼睛會腫。
化州,第一天下著雨,到了寺廟門口,等著登記的當口,有一位義工端著飯菜過來問:兩位菩薩,吃晚飯了嗎?要是沒吃,能幫忙吃點這些飯菜嘛?我聽到“菩薩”這個詞很不自在,好像掉到迷信坑里了,小魚兒在身邊一直感謝義工,一邊說:我們好有福氣,剛過來就有飯吃,還有地方住,以前來的時候幾萬人,是要打地鋪的。我在感恩的時候,心里依舊淡淡的,跟著領了牌子,被子,還錯上了比丘尼才能去的廁所,買了該用的東西,安頓好,晚上10點,打板,睡覺,第一晚睡的不好,有一個“菩薩”呼嚕奇響,我是捂著耳朵睡的,心想:我真的很受不了打呼嚕的女人。。。。
第二天,清晨四點,起床洗漱,還能看到很多星星,稀里糊涂的穿上海青,跟著大家進了念佛堂,不知道是來干嘛的,不知道早課都有哪些內容,稀里糊涂的跟著念經文和往生咒等,六點去吃早飯,粥和饅頭,以及咸菜,吃飯前要聽師傅誦經(我不知道是什么經文)才可以拿起筷子,掉在桌子上的一顆飯粒都要撿起來吃掉,不可以不端碗吃飯。。。規矩不少,反正我只是想睡覺。吃完立馬回去補覺。。。。補到7點半又爬起來去念佛,完全不在狀態中的我,東看西瞧,看著眾生們虔誠的念佛,念經,我覺得好生迷信。。。。第二天補覺的時候跟小魚兒說,上午不去念佛了,我想睡覺。。還打算提前回來,我一直不覺得信佛是應該這個樣子的,只是票沒法改期,我也只能“熬”了。。好在第二天已不再下雨,天晴了,藍天白云喂鴿子是最愛啊,我跟小魚兒說,我表哥說梁朝偉就是一時興起去倫敦喂鴿子,我是來寺廟看鴿子,那些鴿子那么肥。。。。
第三天,上完早課,我還是跟小魚兒說,我想睡會,她就陪著我繼續睡。。。大概十點起來上廁所,聽著佛堂里的佛音,我就問自己:你千里迢迢來是為了睡覺嗎?為什么不能既來之則安之?為什么連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都不能用心去念?為什么做什么事情都喜歡隨性而不能堅定????回到房間看著小魚兒還睡著,我穿上海青,一個人去了念佛堂,并且想起星云大師講過的一句話,叩拜佛祖時,其實是讓我們體會如何放下,放下身上的架子,放下內心的那份傲氣。。。。我就想用心的去念每一句佛號,認真的做每一個叩拜,如此下來,我明白了星云大師的話,作為一個內心傲氣的女人來說,那個傲氣頂多會增添點高冷的氣質,但放在生活中,只會產生距離感,佛法向來是引導人們如何做人生活,也有人是為了再不入輪回,對于我來說, 我屬于前者。兩天中,我發現來這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殘孕”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訴求或者只是單純的虔誠,而我,沒有目的,也許期待著可以靜心,轉佛的時候,我還是分心的看了下那些帶著孩子的人,一個母親扶著腦癱的兒子,小男孩腿腳伸不直,站在后面扶著他的母親黑黑瘦瘦的,沒有憂愁沒有眼淚,只有一些滄桑疲憊,但眼神透露著堅定,還有一些這樣的小孩,偏癱的老人,這樣類似的情境一幕一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也觸及了我內心的柔軟,并非覺得他們可憐,終于明白,他們來拜佛看似迷信,其實這不過是精神信念吧,讓人堅強面對一切艱難困苦的無非就是信念,而佛法給了他們這種希望,祈求病好如初,亦或脫離輪回,這些所求,其實最終都是需要每個人自己去堅持,去完成,佛只是指著月亮的那個手指,告訴你那里有月亮,你想看到需要自己睜開眼,或者說佛法,易經,心理療愈等等都是我們自救的工具,除了自己,一切都是外相,而外相的存在皆 是空,我們要在人生路中不斷經歷歡喜憂愁,迷失清醒交替,但總是要找到迷失的自己,修養自己,自己卻又得要分清那個真我和小我,看似復雜,只要找到了,一切又那么簡單,所謂大道至簡,路途上總是要吃點苦頭的。而迷信????只存在帶著交換的心念去燒香吃素吧。。。。第三天開始,我沒有再覺得說菩薩,阿彌陀佛別扭,沒有再想做逃兵的念頭,把心打開了,一切都在自然中。
后面的幾天中,印象深刻的是,偶遇的那位1949年的老阿姨,小魚兒先我一步進了大殿,我走在后面看到一位老阿姨和一女孩講話,聽到老阿姨指著自己的腿說著什么, 我就走了過去,聽他們在說什么,隨后小魚兒也過來了,不相識的幾個人攀談起來,主要還是我們幾個晚輩聽老阿姨說,老阿姨說了自己的遭遇,還有色達,(色達,我想我也會去的。)聽著她的談吐不凡,果然是個知識分子,人只有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想到佛祖吧,希望可以通過宗教來安撫自己空洞無助的心,找尋一份堅定,只是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陷入了另一種執著當中。
晚上,在大雄寶殿前遇到十幾個人分享的同修,每個人都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以及所獲,其中一個人是第一天來,他說:我第一天來,什么感受也沒有,覺得沒什么特別的,有位師傅說:那是你的心還沒打開。整個分享的過程,這句話讓我牢記,道,在于悟!
回程的前一個晚上,跟小魚兒說好要去鐘鼓樓去誦經,路過大雄寶殿前遇到一個老人拿著幾個墊子,小魚兒跑去幫老人家拿,我也趕緊過去,老人家原來是要做大拜懺,他帶著我們倆個一起,并且告訴我們該注意什么,整個108拜下來,全身疼了幾天,只是那個當下,全心投入其中,用心,終于明白什么叫做用心。
總共五天的時間里,收獲了很多,沒法用語言描述,從每一個叩拜的動作中,下意識的讓自己緩下來慢下來,腦子里不斷的播放在普陀山有一位僧人的跪拜,外相是緩慢,柔和,可我看著他連念珠都是提起輕輕的放在蒲團上,那些非常細微 的細節,無不透露著他的修為,這一切源于內在的平和,安定。 只一個簡單的拜佛,其實都可以對人格有很大的提升,我不知道怎么說,只能感覺自己的體驗,體驗自己的感覺,感覺每一細微的部分。
晨鐘暮鼓,靜聽梵音,靜待落日,是很溫柔美好的事情,不曾體會的人不會明白,一個人坐在寺廟的僻靜處,看著天邊的夕陽晚霞,等待太陽直到落在山后的那副畫面是多寂靜歡喜,真正的靜,是生命里寂然滌思, 是由心里的安靜帶動外界的安靜,我能聽到寺院里的各種聲音,我能看到夕陽以外的一切,我的大腦還會播放各種畫面,可我的心,是平靜安然的。真正的愛,是慈悲,每一個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都帶給了我不同的收獲,唯有感恩。真正的智,是看破一切卻不必道破,不必完全懂得任何一個人,最先懂的應該是自己。而傷,自己從來都是幫兇,并不用害怕所經歷的一切,怕的是經歷了所有卻依舊混沌,感恩老天的安排!以前,我的心智被蒙蔽, 我向外求,直到我真的懂得向內看的時候,我才明白什么叫做內在的力量,什么是真正的愛,什么是真正的溫柔。所謂,靜心明智吧,凡事靜心以對就出不了亂子,而情緒,我已然學會了掌握和管理。
佛堂內是眾生的苦痛,寺廟外是庸人自擾,回來的那天,得知了慧慧的事情,聽著她沒有半點哀怨埋怨的說著自己的事,我很震撼,那個小小的女子,也終于擁有了一顆強大的內心,我們都在成長,用心的將生命重建,其實這個過程他人是完全看不懂,看不到的,沒有人明白那是怎樣的過程,痛并快樂,似自虐,似虛幻,似不接地氣,唯有自己懂得。然然說我任性,哈哈,,其實我有多感謝自己的任性?與其賴在地上不起來,倒不如任性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最終任性演變成勇氣,老天會為有勇氣的人準備很多的驚喜,等待你前來領取。對于我來說,自我成長和認識,就是最最最好的禮物!而痛是驅使我獲得這些禮物的動力!!!
每個人都擁有活潑潑的生命,你可以把它揉成圓的,做成方的,個中滋味,都是由自己添加,人生是一場修行,修的是一顆心,心靈的覺醒讓生命得到提升,只會讓人安于生活,而非脫離。
沒有人能在順境中獲得最大的收獲,
暖暖看世間,生活我在,遠離無明,感念覺知,無常人生,不急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