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堅持不做什么比堅持做什么難多了

前兩天寫的文章中提到,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樣的方式,堅持自己的節奏很難,但其實有時候,堅持不做什么,比堅持做什么要難多了!

以前還在學校念書時,我曾經參加過一個培訓機構的求職培訓班。培訓的workshop中,有一個環節為了鍛煉大家的心理素質,以及與別人溝通、推銷自我的能力,讓班級學員去各個大學里,和陌生的同學推銷一本書。

推銷一本書倒是沒什么困難的,但這本書,是一本很多年前出版的留學申請書籍,書中的很多經驗分享都已經過時,打著前互聯網時代的烙印。而留學申請攻略這種書,當然是要緊跟當下政策才好啊,恨不得年年都有更新再版。

所以難就難在這兒,推銷一件商品,卻沒有核心功能,就像賣一款手機,卻只能發短信不能打電話一樣。這個任務確實還挺棘手的,就看誰能夠發揮創意賣出去了。

我是一個別人看上去都還覺得挺乖巧的女生,但那次活動我沒有參加,因為當時的我,沒有辦法認同那本書,也不覺得自己適合做sales。對我來說,那一天的時間不如用來做其他求職的準備更有效。

培訓師電話我,和我解釋了這個環節設置的意義,以及以后工作中可能會有類似的情況,比如老板讓你做一些你并不是很認同的事情或者推廣一件不是很認同的產品。

當時我內心的OS是,那在求職的時候就要找心底里認同的產品的企業啊,不認同還選擇去做,又沒有人逼著你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認真聽完了培訓師的一番教育之后覺得還是沒有被說服,堅持沒有去,還寫了篇“為什么我不愿意去賣書”發在班級論壇上,雖然現在回想一下當時的文章寫得稚嫩無比,但依然認為這件事自己做得還蠻屌的。

后來有一年暑假去基層掛職實踐,去了一個酒風盛行的地方,當地人飯局上喝酒,是要輪流每個人提三杯酒的,不要說一圈下來,三個人下來就已經要受不了了。

當然,去之前就被提醒過,最好從一開始就不要喝,因為開了頭,以后再推脫就難了。所以從一開始起我就基本沒有喝,被單位領導勸得多了的時候才會抿一口啤酒。

以上是背景。

有天已經畢業在當地工作了的師兄請我們吃飯,席間倒了白酒,我一直沒有喝,被勸說了好幾次,象征性抿一口,但是杯中基本不見少。我自覺都是校友,應該不會像當地領導一樣使勁勸酒,打了個哈哈開個玩笑就過去了。師兄有點不悅,開始擺官腔:“不喝是因為還是不夠把我當回事,如果我要負責給你們最后的實踐寫總結評語,其實也就得喝了吧。”

我的犟勁又上來了,“沒有別的原因,和尊重不尊重沒有關系,不喝不代表不尊重,但是你要這樣說的話,我不會喝,也不想喝。”

師兄有點悻悻地勸說我:“你這種性格不一定適合來這種單位啊,這種地方很多時候就得這樣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我開始也不喜歡這樣啊,但是沒辦法。”

我明白這種心情,但很多時候,沒有人逼著你去做不喜歡的事情,你可以選擇不做,就算硬著頭皮不得不做,做了就不要再抱怨自己多么身不由己。明明有選擇,何以又站在自己本來討厭的立場上逼著別人做,還要擺出一副無可奈何的姿態呢?

這兩件事,我后來常常會想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偶爾也會覺得當時是不是有點固執和莽撞。

如果放在今天,我也許會換一種方式,有不同的做法:或許會嘗試一些好玩的策劃案去售賣一本已經過了時的書籍,或許也會在推脫喝酒的時候更加圓滑自然。但這種想法上的改變,是因為這些年的經歷重新塑造了我,讓我用不同的視角去審視過去的事。

所以有時候,當下心底真心不愿意做的事情,沒人逼著你做的話,可以選擇不做。不愿意做sales,那就去做別的崗位,不喜歡被迫應酬喝酒的,就去找不用喝酒交際的工作。

無論是因為什么樣的原因不想做,內心還沒達到ready的狀態也好,經歷太少不懂得變通也好,或者就是單純的不喜歡,不必太過計較和自省,擔憂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會不會顯得那么突兀。

因為,這些你所堅持不去做的,才是和別人不一樣的你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