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分析數據的時候,我在分析什么?

從未懷疑過,自己要從事本專業的事情,而且從一開始,我好像就明白,數據和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不過小氣如我,我還記得十幾年前有個人說,你最好不要選跟數學有關系的專業,原因大概是因為高三以后我的數學成績一塌糊涂。然而我自己也沒聽進去,再者,也真沒有因為那一年自卑過,所以本科還是選擇了一個都是物理數學的專業,自然是不熱愛的,但是并不是因為某個學科,是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當我在學習工科的時候,我到底學的是什么?我有時候會懷疑,自己開化的太晚,不知道為什么讀研究生的時候好像就頓悟了,知道了自己想在哪條路上走到黑了。

【初老癥狀第一條:越久的事情,記得越清楚,現在的事情,反而記不住】

很多人說,數據分析師每天真的太枯燥了,要么就是處理數據,清洗數據,寫報告。哎呀真的是太枯燥了,尤其是清洗數據,比如,清洗數據的方法感覺是N次方。讓我突然想起來oney當時面試我的那個法國manager,反復用她那法式英語問我,其實處理數據很枯燥的,你準備好了嗎?我被問煩了,心里后來開始嘀咕,我到底真的會不會厭煩呢?如今,一年半后,我想說,我沒有厭煩,并且樂在其中。

【初老癥狀第二條:很久后才有勇氣回答多年前的問題 】

可是我到底在分析什么?其實,我認為,我在和數據對話,我們知道90后,95后最愛買的東西的什么?它告訴我,未來的趨勢是什么。同時,它像是一個老師,盡管你不懂的它不會直接給答案,可是在你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你就明白了太多。我想,我是在分析人性,與其說在和數據,和代碼打交道,倒不如說和人性打交道。

【初老癥狀第三條:開始把很多事情感性化,濾鏡化 】

我有一個客戶,旗下品牌大概有六七個都是高端線,他是亞太地區的總監,我和同事說,他的聲音可以把我迷走。而且擅長數據挖掘的我,盡然在谷歌上找不到這個人的任何信息,除了知道2017年他在加州。但是每次和他開會,總能讓我感覺思路豁然開朗,然后感慨,我是一個不稱職的丙方。我的客戶說,問題要一步步的拆解,然后各個擊破。他能把計生用品和戀愛初期聯系在一起,繼而退出情侶衫或者情侶賀卡這種商業模式。然而由衷的開始慶幸自己因為數據,認識了這么多人。

【初老癥狀第四條:認識的人越多,自己越是容易崇拜他們 】

也許,當我在分析數據的時候,我也在分析自己,就像是《烏合之眾》中說的“當一種觀念通過不同的過程而最終進入到群體的思想中時,它便擁有了一種不可抵抗的力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