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過不少父母抱怨,說孩子做事不專心,寫作業(yè)不認真,上課坐不住等。
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本就是孩子不夠專注,而孩子的專注力培養(yǎng),往往來源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最開始的時候,孩子其實都很認真,只不過這種認真的勁往往不被大人看好,總被大人有意無意干涉,慢慢地,孩子的專注力漸漸被毀掉了。
不信?請看:
孩子正在認真地看電視,奶奶在一旁不停跟孩子說話,孩子太投入沒有回應奶奶的話,本來是大人打擾了孩子,結果大人不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反過來指責孩子不禮貌,對別人的話不理不睬。
孩子正在畫畫,爸爸在一旁問七問八,一會問孩子畫什么,一會告訴孩子應該怎么畫,一會說孩子畫得不對,各種指指點點,表面上看是出于好心,殊不知,孩子靜心畫畫的狀態(tài)全給大人毀了。
孩子已經沒法專心作畫了,心思都被大人的各種意見帶走了,注意力也被分散得差不多了。
孩子在拼圖,奶奶又湊上去,邊看邊“指揮”,這片應該這么拼,那片應該放哪里,光說好不過癮,看到孩子沒有及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干脆伸手直接幫忙……
類似的場景,相信好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你現在還會覺得,孩子不及時回應你的話,就是不禮貌嗎?你打擾孩子專心做事難道就禮貌了?
說實話,孩子常常沉浸在各種學習活動中,當我們叫孩子不應的時候,正是孩子最認真的時候 ,如果不是十萬火急的事,別輕易打擾孩子的專注。
與其費盡心思去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不如從一開始就去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專注,而是大人太自以為是,有意無意中就毀掉了孩子的專注力了。
別怪孩子做事不認真,先好好反省自己有沒有認真對待過孩子專注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