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又小不厚,語言也通俗易懂,個人覺得內容比富爸爸系列“干“太多。雖然是法國作家寫的一本簡單理財規劃書,但許多內容與我個人的價值觀以及中國市場基本重合,可以說是一本難得的理財好書。
? ?我對于理財入門的書的標準是:有邏輯體系,有理論知識,講原則講道理,不胡謅,不說沒有依據的話,不亂推薦產品。對于語言樸實,態度誠懇的書,我尤其偏愛。至少我覺得這體現出作者的人品,不是一味的為了博出位而置大眾于危險的境地。
? ?這本書寫自金融危機之后,正是有過慘烈的現實教訓,所以才會有正視的態度。其中最棒的是第二章,他會告訴你“自己的財產命運需要自己去掌握,不要盲從不要跟風更不要不懂裝懂”。
? ?前言和第一章告訴我們2008年金融危機后金融變得很危險理財變得很困難(尤其在中國政府大把印鈔票,GDP逐年放緩,M2卻常年增長;理財收益總體在降,金融騙局層出不窮。);進入第二章是赤裸裸的干貨,從認識自我到確定理財目標,從記賬節流到資產配置。第三章就是對前一章的一個深化也是本書最核心最值得跟大家分享的,下面詳談。第四章和附錄就是一些理財案例,個人覺得附錄的中國案例還行,第四章的十個法國案例還有些不本土。
一·攻堅階段
建立自己的財產管理方法
1.了解自我,風險測評
(1)首先根據自己的年齡初步確定自己的風險系數。如果你25歲可以配置60%-80%的高風險產品,隨著年齡的增長到60歲可以配置10%甚至可以不配置高風險產品。
(2)在看自己的家庭狀況,如果30歲上有老下有下老人沒有養老金或者妻子全職太太呢根據自己的收入也要降低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了。
(3)看看自己的財務狀況,收支比例,貸款有多少每月還多少,去除房貸車貸有多少能消費的資金以及對自己職業增長的一個預期。
(4)網上有理財風險測評可以測試一下,這個并不是什么星座血型測試,對現在的理財規劃和日后的理財有非常大的幫助。測評后如果自己是激進型投資者可以考慮在上一步的基礎上增加20%左右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是保守型呢也需要在之前的了解自我后減少25%左右的風險。
(5)最后一步確立自己的理財目標,這個看似不重要,許多人會說我的理財目標就是有越來越多的錢最后實現財務自由。實際是這樣會慢慢的走進錯誤的理財道路上,救我個人而言也是,之前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理財目標,總覺得越多越好。財務自由也是一個泛泛的概念,多少算自由呢?在不同的地方對于不同的人也是不一樣的,好比北上廣和縣城的財務自由能一樣么?有個農民朋友說自己的終極理財目標是30萬,我問為什么,他說如果有30萬按他7%理財年化收益一年2.1萬在他們村里吃喝不愁,他一年的開銷也就兩萬左右。如果在北京30萬估計只能實現一個“廁所自由“吧。這是我們理財的終極目標,可注定我們大多數人是實現不了財務自由的。呢還有短期的理財目標:買手機?買車?買房?養老還是存教育金?通過我們一定期限的理財這些目標是很容易實現的。所以看似不太重要的理財目標恰恰對每個人資產配置最重要的,預期時間預期收益不同,所承受發風險也是不同。
2.列出所有消費和投資
清楚的寫下自己所有的”投資“像富爸爸說的一定要知道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如果有股票,基金,保險也要明白申購費,管理費,贖回費等各項傭金是多少。
3.減少消費支出
卸掉淘寶京東唯品會,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開始堅持記賬。當然現在也不用紙筆,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手機記賬愛屁屁【挖財】(戳此處即可注冊下載每天記賬理財)不僅可以記賬里面還有理財板塊,投資賺利息挖財錢管家
二·占位階段
建立自己的理財計劃
1.挑選自己的理財合作者
? ?其實就是找最合適最劃算交易費用手續費傭金最低的銀行券商(文中還提到了保險,但因中法的保險不同,保險在這里不討論。)我現在常用的借記卡有4家:浦發,光大,招行,昆侖各司其職。沒有五大行因為五大行不僅羊毛太少開卡還要工本費,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短信提醒費,就連尼瑪這年頭開個網銀還要我二三十大洋實在不能忍。還有郵儲這小子也要這費呢費不說支付寶提現還最慢要十幾個小時,廣發的免小額賬戶管理費門檻太高,最終在我的精挑細比下選擇了前三家,因為沒有各種手續費活動福利還多多,比如招行的霸王餐就被了吃了兩會了,存1000朝朝盈送50話費(這合下來年化收益率高達66.9%這羊毛不薅對不起我大招啊)還有每周六刷招行6.6看電影10塊錢唱兩小時(團購都沒有這價位啊)光大百度糯米滿90-6蘇寧電器滿100-20,浦發用京東金融充話費50-10各種有啊。理財就是理生活嘛,不僅有投資理財還有消費金融啊。后來因為浦發卡是烏魯木齊的在沈陽線下存取款非常不方便就辦了一個當地光大和招商的,這兩張也是平日理財投資最常用的卡,隨便說一句招行浦發現在網銀轉賬手續費也沒有了,原來還需要支付寶做中介現在好了直接轉到賬快也方便了。昆侖銀行可能大都沒聽過但許多地方銀行也有此類卡:本地跨行,異地跨行存取款都不收取手續費的,這個實在是太方便了。再綁個支付寶對于全國各地到處跑出門旅游取錢用的人來說省了真的不是一塊兩塊啊。因為是學生狗還不能辦信用卡,但我也對比過所有信用卡中工行的分期費用是比較低的,如果只用免息期招商,廣發活動是比較多的,但不包括地方的銀行,許多地方銀行每年確實有各種聯名卡對于當地生活消費羊毛也是厚厚的。再說券商,現在券商畢竟比銀行少也不可能有消費羊毛印花稅也是國家規定好的,就是每家傭金的多少。互聯網金融的到來現在許多家券商都在萬三萬2.5的傭金了,所以這里沒有什么可說的。
2.投資產品的選擇
? ?書中寫到了三種賬戶:儲蓄賬戶,保險合同,股票儲蓄賬戶。上文也說了因為中法保險的不同,并且我個人也不喜歡不建議用保險做投資理財,所以就說說儲蓄賬戶和股票賬戶吧。我是覺得這年頭各種“寶寶”這么多這么快的情況下根本不需要用活期儲蓄這個東西了,定期儲蓄?呢更不用考慮了,不然學理財為了什么?就為了呢一年1.5%的銀行定期,有點太虧太便宜銀行了吧。你銀行這個鐵公雞拿這我的大洋去干了什么見不得人的投資,一年到頭來才給我分1.5%,那咱們還不如自己學習學習保守型也能有個4%啊。所以作為活期儲蓄或者生活備用金可以放在流動性好提現快的“寶寶”里,風險承受能力強的也可以配置寫每萬份收益在兩三塊的P2P類活期里。隨用隨提秒到銀行卡下樓取現就好了,要什么銀行活期。再說股票賬戶,坐著也是推薦購買基金,我個人也是推薦購買指數少買個股,作者下一階段會提到。
三·鞏固階段
了解所有產品
? ?說一下這里僅僅是了解,在投資理財領域還有許多專業的只是這本書沒有涉及,投資須謹慎。
1.必須要在股市里投資嗎?
這是文中作者的觀點,我也覺得如果你對股市沒什么興趣也不太了解的話,不要去直接投資而是通過購買基金間接投資。
2.我需要買基金嗎?買哪些基金呢?
基金(Fund)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我個人還是偏愛于“被動型”指數基金。投資“主動型”基金本身就是一種博弈,對于一個基金經理或者基金管理團隊的博弈,結果各式各樣。畢竟這個世界上像巴菲特這樣的人太少了,在中國就更呵呵了,基金經理普遍研究生畢業有的連一個牛熊周期都沒有經歷過,好的公募基金基金經理發現做私募可投資的渠道廣最主要的是自己賺的多,當年的華夏基金一哥王亞偉也跳去了私募。
四·穩定階段
建立財產管理的根本性基礎
1.直接購買股票
因為我們不是專業投資者不論從時間還是專業知識都不可能成為職業投資者,所以一定要分散三五只股票,并且要做好持倉比例的分配,不僅是個股的持倉還有整個股票投資占投資總額的比例。還是推薦少買股票多買指數,起碼牛市不會滿倉踏空,熊市還能增量定投。
2.基金
保本型基金很多并不保本,因為大都要在保本募集期內申購并持有到保本期結束,最后大都是僅僅保本博得高收益基本沒希望。綜合下來還是指數型基金最合適,沒有基金經理太多的任務干預,許多場內指數基金還沒有申購費贖回費更加適合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