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訓練營07:疑問回答式分解
書籍名稱:透過結構看世界
拆書目的:掌握疑問回答分解溝通方式
R閱讀原文片段?
? 我們都有看電影或小說的經驗。電影和小說為什么那么吸引人?是因為故事中的懸念一個接一個,懸念不斷解答,最后露出謎底。這也給我們以啟示:若我們的口頭表達或書面表達也像電影、小說那樣,自上而下層層設置疑問,然后層層依次回答,豈不是很好嗎?事實證明,這確實是一種有效的表達方式。首先拋出觀點,然后設想對方會有哪些疑問,再回答這些疑問。這些回答又會引發新的疑問,接下來回答,直到你認為對方心中沒有疑問了,這個結構就搭建完成了。這種方式從結構思考力的角度看,就是自上而下搭建表達的金字塔結構,或叫做疑問回答式分解。
采取這種方式有兩個步驟。
一、設想問題,要換位思考,全覆蓋。
設想這個問題須注意兩點:
1、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即設想自己是聽者會怎么想。所以,設想這個問題是在已經確定完主題的基礎上,想想對方關注什么問題。
2、通過5W2H法,確保問題被全面覆蓋。(在5W2H中,最常用的是2W1H,即“是什么、為什么、如何做”三個方面。這些是非常核心的問題,也能解決大部分的結構搭建。)
二、回答問題,事先想好答案,把對方最關心的問題放在關鍵位置。
I·拆書家講解引導
結構思考力中有一種方法叫:自上而下疑問回答式搭建金字塔結構。顧名思義就是從金字塔尖的一個觀點開始,逐層通過“提問-回答”的方式,將觀點表達清楚。這種方法的好處是能像放電影似的將聽眾逐步帶入,最大程度的吸引對方的關注和注意力。
那么,具體如何去做呢?
1、一個明確的結論。正所謂“結論先行”。必須是一個有觀點的結論,是基于談話目標的,而不是空洞的泛泛之談。
2、從對方的角度設想問題。這也是最困難的部分,基本方法有兩種:
(1)我們往往習慣于告訴對方我們有什么,而忽視了其想要的是什么。這就需要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自問自答,將其真正關注的部分挖掘出來。
(2)利用5W2H(what、how、why、when、where、who、how much)法檢驗,確保問題被全面覆蓋。
3、得到問題清單后,提前將自己的答案準備好。按照對方的關注度,安排好講解順序,從而將對方逐步帶入到你的講解中。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又到一年校招季,近期的工作核心也都轉移到和學校聯系校招專場上,看到今天的拆頁內容,瞬間聯想到我們一次青島大學校招經歷;我們前期聯系了校園大使幫助我們進行了張貼海報和微信宣傳,到校園宣講的時候,宣傳公司的角度出發,用了前半個小時在講企業發展史和企業文化,半個小時學生明顯已經感覺到了不耐煩陸續有學生離開,當我們看到這種情況,當時還不知道是出現了什么問題,誤以為是我們宣講人講的不夠生動,然后下半場我們開始講職業發展規劃、薪資福利和公司的辦公環境和文化氛圍,學生們都聽的很專注,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
正常宣講結束,我們詢問了校園大使,有學生在中間離開的原因,他回復我們的是我們宣傳的內容多,學生更在意和他們息息相關的內容。
通過今天的拆頁分析,存在的問題有 : 1. 缺少結構化思考和設計,2.缺少換位思考,3. 宣講的內容缺少“結論先行”
A2·以后我怎么用
學習今天的拆頁內容后,對今后對任何場景還是活動都需要設計結構力模型。
今年的校招會從以下幾方面調整:
1. 首先明確結論,選擇安踏可以成就自己的職業 ;
2. 我們如何成就? 明確我們招聘的職位和發展路徑 ;
3. 這個過程我們能提供什么? 良好的培育體系,有保障的薪資福利體系 ,良好得工作氛圍 ;
4. 我們選擇的標準? 積極、陽光、向上,敢于破圖自己,喜歡運動和挑戰 ;
5. 我們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短暫介紹安踏文化,控制在10分鐘以內 ;
6. 增加互動環節,把互動環節大家可能問到的內容提前進行準備和預設。
知已知彼,同情共理,金字塔結構設計,方能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