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六口之家里,廚房那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太就是奶奶。
奶奶在廚房的時間估計能占到生命的1/5,只要她在家,每頓飯基本都是由她來做。奶奶雖然敬業卻不樂業,總是說等我結婚了,就把做飯的事兒交給媽媽,她就要享清福。但是每到飯點,她又依然提前進入廚房。
奶奶是家里最合適的外交官,是家里唯一外向的人。其他五人都是口齒笨拙,不夠自信的角色。1:5,必然讓她在家里很難找到聯盟。幸而我慢慢長大,性格改變,越來越欣賞奶奶,讓她有所依賴。內向的人總是拿盾來面對世界,外向的人則會把矛擺出來。
83歲的奶奶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模范,每次我回家,她總有佛經上的生字要問,并且一遍一遍的記,她的記憶力還不錯,很少問第二遍。她也只問我一個人,對于教書的媽媽是絕不開口的。對未知充滿興趣的人是不會把出錯擺在第一位的,奶奶從不怕玩壞我的智能手機和家里的電器,越是不懂就越想去碰碰新玩意兒。雖然在家里用壞了兩個電飯煲,她也不會怯弱。
奶奶很遺憾自己沒有上過學,但是她帶大了我和姐姐,并且培養成了研究生和大學生,她總愛在我面前說“如果我上過學,我也是大學生了”,并且樂此不疲的勉勵我努力學習。即使到了研究生階段,她打電話還是講“要好好寫作業”。初中時候覺得她煩,反而從高中以后聽進去了,覺得一個老太太的話不刺耳。
奶奶是很強勢的性格,在家里顯得很不自然。她愛把錯事推到爺爺頭上;愛八卦又會說自己并不關心;愛打扮又怕別人說她老來俏。不過對外,強勢的作風總是家里擺平一些事情。小時候有次一個男孩子推搡姐姐,奶奶看到后,拿起棍子就怕小男孩嚇跑了,現在她還是愛把這件事掛在嘴上。
小時候我脾氣很壞,愛罵人發脾氣,她能把這樣的孩子帶大并且把我的性格變好,我發自內心的感謝她。我是家里唯一能夠和她開玩笑的人,可以捏捏奶奶的臉說“你這皮膚太松了”,她再捏捏我說“我都80多了”。我們倆的稱呼也總能在玩笑中改變,我說她成了老太婆兒的時候,她會自嘲說“我不是老太婆兒,難道還能是老頭兒嗎”。
因為媽媽和奶奶的性格相反,總會相互埋怨。成年之前總覺得媽媽保守謙遜的想法正確,成年之后反而感覺奶奶更加積極樂觀。性格決定命運這個理論放在奶奶身上很恰當,我沒有見過她流淚,反而總能和我開玩笑。
我很喜歡這個老太太,她是我目前可以包容所有缺點的唯一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