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心里已經有了答案,就不應該有太多的顧慮

01

前不久和以前上班的同事在大街上偶遇,便隨意相互的寒暄了幾句。在這期間,我問了了問他最近的工作狀況,不問還好,問了覺得有些難以收場。

他告訴我說,對于他目前的工作他確實不喜歡,非常想把這個年過完之后就選擇換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可是他又舍不得。他舍不得的是目前所在公司所給的薪資與待遇,他害怕真正離開之后便再也難以找到同等待遇的工作了。他真的很困惑。

我愣了愣,確實不好作答,畢竟這是關系他人人生方向的選擇,我沒有幫別人選擇人生方向的權利與義務,哪怕是建議也不行。畢竟我和他不是很熟,萬一我的建議被他采納,要是如他人所愿還好,要是不如他人所愿那不就成了罪人,不知道會背地里罵我多少遍呢。后來想了想,既然他話都已經說到這份上了,不作回答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于是我問道:“那你是想留下來多點還是想換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多一點?”

他回答:“肯定是想換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多一點啊,對于換工作我每天都在想,只不過差的是勇氣。”

“噢!那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做唄!跟著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走就可以了。”我回答到。這時他還想要繼續說什么,和我一起的朋友扯了扯我的衣袖說道:“咱們該走了,不然就得遲到了。”與原同事作別之后,我們便匆匆離去。

02

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這事如果換做是我,我會不會也如原同事擁有同樣的焦慮。

畢竟一頭雖然自己做著不喜歡的工作但有讓人羨慕的薪資,而另一頭雖然嘴上說要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可又有太多的不確定,也可以說是茫然與未知。不過既然心里已經有了答案,那么無論多大的焦慮都是枉然,我想我也一定會堅定自己內心深處的答案,不然對于自己對于自己所勝任的工作崗位都是一種虧欠,既然心都不在這里了,肉體留下只會是煎熬。

關于人生的選擇,有人說:人生本該有千萬條路,而最終你卻只選擇了一條路,那么于千萬條之間最后被你淘汰掉一定是你不喜歡或者不愿意去涉足的,而那你所選擇的那一條一定也是你最喜歡最擅長去行走的。

03

我想到了我初中同學小誠。

小誠初中未讀完就選擇上了社大,為了不讓他提前上社大,小誠的父母可謂用心良苦,軟磨浸泡,請學校年級主任給他做思想工作,請親戚朋友給他做思想工作,最終都無濟于事。他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上了社大。因為小誠說:“我不喜歡讀書,我不想走這條路,所以我必須要逃離學校,遠離讀書。”

步入社大的他沒有選擇去父母脫關系給自己安排的工作崗位,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自己找了一家養殖魚苗的地方工作了起來。他的父母積極反對,也最終依舊無濟于事。

我上高中那會,小誠辭掉了工作,自己回家養殖起了魚苗。雖然他的父母十分不情愿他在家瞎搗鼓養殖之事,但最后在小誠的再三勸說下還是分了幾畝田給他養殖起了魚苗。而養殖魚苗之路并非順風順水,由于經驗的欠缺,他的第一批,第二批魚苗全部打了水漂,為此他的父母親更是極力反對他養殖魚苗的做法。可他依舊我行我素,不顧父母的反對,用僅有的幾百元作為創業資本繼續養起了魚苗。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經歷重重波折之后,他養殖的魚苗終于給他帶來了回報。直到現在,他已經在當地將魚苗事業做得風生水起,不僅有政府的支持,還吸引了很多投資方。

04

人生如乘車旅行,沿途有無數個車站,每個人因為喜好不同、選擇不同、堅持不同,終點就不同。就如故事中的小誠一樣,要是到處的他不跟隨著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走,恐怕現在依舊是一個成天不務正業的三流大學生吧!

有人喜歡登山,有人喜歡美景,亦有人無目的的旅行,有的人因為猶豫不決。在模凌兩可之間而錯過了終點,等再回首時,已物是人非,繁花落盡,漸行漸遠。只留下無盡的遺憾,如果老在迷惘中前行,也許您永遠看不到美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