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下午接夫人一個電話,劈頭蓋臉一頓質疑:“孩子跟你的這幾天,你是怎么管理的,現在作業也不做,鋼琴也不練,原來那么長時間定下的規矩都沒了!”
? ? ? ? 這一點,我還真是被訓斥得心服口服,因為我非常清楚,自己還真不知道究竟該怎樣管教孩子!
? ? ? ? 夫人去美國的這十幾天,我和七歲的兒子單獨相處,感情空前融洽,但孩子也被我放了羊,導致作業沒完成到學校挨老師訓,鋼琴沒練好,被指導老師訓,這樣的結果我必須要負一部分責任的。痛定思痛,我趕緊惡補一下管孩子的知識。其中,萬維鋼老師的一些觀點我認為非常有道理,結合自身感受,簡單歸納總結幾個管娃要點:
一、怎樣表揚孩子。
正確的表揚得滿足三個要求:
1、具體。不能空洞地夸孩子聰明。如果他并沒有付出努力,這種夸獎反而有害。正確的夸獎方式應該具體指出孩子哪件事情做得好。
2、稀少。不要輕易表揚。美國數學老師在課堂上對孩子的表揚是最多的,而美國學生的數學成績是最差的。
3、真誠。必須表現出對孩子所做事情的真實興趣。
二、家長如何做到對孩子適度干預。
家長的干預應該有個限度。大原則是孩子越小就越應該干預,比如兩三歲的孩子玩的時候,家長甚至可以參與。事實上家長跟孩子以平等的身份玩游戲,特別是體育游戲,雙方嚴格遵守規則,是培養社交能力的好辦法。但是孩子越大,就應該越少干預。最好是只有當發現他有社交困難,到了被忽略甚至被拒絕的程度才干預。
三、什么是最好的家庭關系。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種是縱容。家長像是孩子的朋友,允許孩子做任何事情,幾乎不強制。一般是比較富裕的家庭如此。我在和兒子獨處的這段時間有點這種狀態,太不負責任了!
第二種是忽略。比較貧困的家庭就是這樣,除了滿足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外,其他事情一概不管。這個是我小時候的家庭情況。
第三種是集權。孩子必須按照家長說的去做,沒有道理可講。現在我們家我不在,媽媽和兩個娃的關系大概是這種類型。
第四種,也是最好的類型,就是權威。它既保證了家長的威信,孩子做什么家長說了算,又比較寬松,孩子把家長視為可靠的依賴。既嚴格又溫暖,這就是傳統上中國人說的嚴父慈母的感覺,但現在我們家正好反過來了。
但有一點,將來的世界絕對不會被一幫從小就知道聽話學習的“好孩子”主導,所以,父母親如果真對孩子有巨大期望,就別往那個方向上要求和訓練自己的孩子。
那么,如何樹立對孩子的權威呢?
這里的關鍵在于,“權威”不是你有那個位置就應該有的,好像別人欠你似的。連家長對孩子的“權威”都不是天生的。從大眾觀念來說,小孩應該聽家長的,但是具體到小孩本身,他有時候就能找到理由不聽你的,可能“叛逆”,甚至可能看不起你。
關于家教的理論都強調管孩子要有一個自洽的懲罰體系,不能因為兒子干了這個事兒就把他批評一頓,女兒干了同樣的事兒就不管,也不能今天心情不好就打孩子,明天高興了就赦免,政策不穩定,這樣孩子對你的情緒也就沒法穩定。只有當孩子對各種行為的結果有了合理預期,他才能真正學會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該做。
四、該窮養還是該富養
格拉德威爾在《大衛與歌利亞》這本書里有個說法,對小孩來說,并不是家里越有錢越好。按美國收入水平來說,有人甚至研究,家庭年收入在七萬五千美元,也就是比收入中位數六萬美元稍微高一點,對孩子是最有利的。該有的東西都能有,但遠遠沒到要啥有啥的地步。孩子必須知道,有些東西得辛苦努力才能得到。
沒有玩具,當然不行。但是想要個什么新玩具馬上就有,一個玩具玩不了幾天又有新的了,這種狀態并不好。一個玩具玩很長時間,自己開發各種新玩法,這個更好。
也許這樣的限制的另一個好處是能給孩子保持一個饑餓感,生活有希望有奔頭。
五、該讓孩子讀什么書
對于讓孩子閱讀,研究發現這幾件事是有用的:
1、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幫助他們閱讀。比如對上幼兒園的孩子,如果家長每天在固定時間帶著孩子閱讀或者讀書給他聽,他的閱讀理解能力會比同齡人高出1年的水平。
2、等孩子15歲之后,家長最好和孩子多討論一些文化、藝術、電影、社會新聞方面的話題,總之就是那些并不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這將對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很積極的影響。
3、如果家長本人就愛閱讀,那么孩子也會受其影響,學習成績會更好。我這個做爸爸的終于有一點可取之處了——我愛閱讀。
閱讀的本質,是探索一個未知的世界。我們身邊日常接觸的世界實在是太平淡了,只有讀書才能接觸到遠方更大的天地。這個探索的過程應該是個人化的,在好奇心的驅動下越走越遠。理想的局面是孩子告訴你他想讀什么書讓你買,而不是你告訴孩子他應該讀什么書。
如果一定要問什么書好,對兒童來說,好書有三個標準。
第一,書里要有英雄。英雄是戰勝自己的弱點,打破別人的預期,擁有非凡事跡的人。什么性格養成、什么“情商”都不如英雄故事好使。好書應該給孩子提供英雄偶像。
第二,一本書應該是一個冒險的旅程,應該帶給孩子超出日常事務的見識。今天我跟老師發生什么事,明天我跟同學有什么矛盾……家長里短的事兒有什么可說的,好書應該是能帶孩子上天入地的。
第三,圖片越少,文字越多,書就越好。用圖片吸引小孩看書,就好像不會做蛋糕就知道多放糖一樣,只有沒吃過好蛋糕的人才喜歡糖多。讀書享受的是從文本中獲得的樂趣。除非是專門的漫畫書,否則圖多等于沒料。
六、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
? ? ? ? ? ? ? ? ? ? ? ? ? ? ? ? ? 以身作則!
? ? ? ? ? ? ? ? ? ? ? ? ? ? ? ? ? 以身作則!
父母親是個什么樣人,比他們怎么做要重要得多!
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有什么樣的孩子,至于說家長管孩子選擇什么具體操作方法,對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幾乎不起作用。
好家長就算熟讀各種育兒書也未必能讓孩子更有出息,但是一個壞家長如果起到壞的示范作用甚至是虐待孩子,則可能毀了孩子一生。
所以,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
教育好自己!
管好孩子最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