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自我催眠術在樂器演奏中的運用

引言

提起“催眠”二字,大多數人可能對這個詞既陌生,又不大陌生。“催眠”這個詞大家都聽過,但是卻對其所知甚少,“催眠”經常會被冠以“神秘”這樣的形容詞,大多數學習音樂專業的同學,對“催”眠是知之甚少。看起來好像“催眠”這個東西對于我們音樂專業的同學并沒有任何的指導意義,但是經過我親身的體驗,研究之后,發現“自我催眠”對于我們的樂器演奏有著神奇指導的意義,可以這么說,只要是那些演奏大師,都或多或少的了解我所說所謂的“自我催眠”,也許他們自己也并不知道這種方法,但是他們卻運用到了。正所謂我們古人說的一句話“人在道中而不知道”,人活在空氣中卻感覺不到空氣的存在一樣。我今天既然來討論這個問題就是給大家一個參考的方法,用“自我催眠”的方法來提高我們樂器演奏的水準。相信如果適當的運用其中的方式方法,對于演奏是有好處的。

對于我們學習音樂專業的人來說,能夠區分與非專業的人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于器樂的掌握水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即使你是聲樂專業的,如果不會一點點樂器的話,其實真算不上一個合格的音樂專業的學生。所以,提高我們的樂器演奏水平勢在必得。但是很多同學由于掌握不了有些器樂演奏的難點,而在某一階段一直停滯不前,這使得大家非常困擾,白白浪費了許多的時間又沒取到成效。特別是器樂專業的同學,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此了吧?

我本身是學器樂專業的人,所以對此有相當深的體會,但是我后來發現了一個其中的問題,其實大家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提升的速度一定會很顯著的。那么是什么問題呢?其實說起來的話也挺簡單的,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不夠“放松”。好,那既然我們的問題是不夠放松,反過來說,我們犯的錯誤就是太僵硬了哦?器樂的演奏畢竟是肢體的活動,而我們的肌肉收縮時有一定的幅度的,太僵硬了自然會影響我們本身能力的發揮。但是如果平常的人的話又會說如果“放松”了那不是會垮掉?其實許多人都誤解了這個詞,按照一些高人的理解的話“放松”就是古人所說的“緊而不僵,松而不懈”的一種中庸的狀態,人體的肌肉只有在這種狀態之下才能夠發揮最大的能力。今天要討論的就是用“自我催眠”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自我催眠在演奏練習中的價值

(一)自我催眠法

現在介紹一下什么是“自我催眠”。自我催眠法就是通過自我暗示把意念集中指向某一目的的方法。說的簡單一點,那就是一種讓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方法,但又不只是這么簡單。根據腦電圖的分析,所謂的“催眠”狀態處于睡眠與覺醒之間,把所有的精神都投入在某一件事情上面而把其他的東西忘掉。這種狀態可以讓我們的意識打開一個“窗口”,不接受其他的事物,心理學上稱之為“意識的狹窄”。經過驗證,在所謂的“催眠狀態”中,人們可以完成許多演奏。總而言之,催眠的本質就是在與解除緊張,并安靜心理并充分的感受自我的能量。減少多余的能量,集中能量發揮最大的效果。這種方法其實有點類似于佛教的“禪修”,瑜伽的“冥想”等。不過又不盡相同。

(二)自我催眠的價值

我們在樂器演奏的時候,常常遇到的便是身體僵硬的問題,其根本問題其實就是自己的意識還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當要達到某種效果的時候而當時無法駕馭的時候,身體就會用“感情代替政策”從而看起來貌似達到了這個效果,其實副作用很大。而習慣的養成就是大量的重復,所以很多時候琴的技術都是“練”壞的,因為不往正確的方向走,就會往錯誤的方向走,久而久之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對演奏都是極為不利的。所以,練琴并不在于時間的長短,而在于是否練對了。說一句嚴重點的話,練琴的風險性其實很大!經常是練得越來越糟糕!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大家多多體會,自然會認識到這一點。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怯場癖”,相信不管是老手與新手都會有這種問題,一到上臺前就緊張的要命,而且這種緊張不由自主的控制,為了克服這種情況又陷入了更深的不安,其實這算一種暫時性的強迫癥。從而影響上臺演奏的發揮,嚴重的有可能連百分之三十的水平都發揮不出來,想一想在臺下練了那么久,到臺上卻都沒發揮出來,是一種什么感受!從這些問題當中,我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但又無法解決,所以這種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所以就嘗試著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而自我催眠術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

二、自我催眠方法的運用

(一)身體催眠

那我現在大致說一下一下如何用“自我催眠術”來解決上述的問題。之前有很多“自我催眠術”都是喜歡用一些自我暗示法,其實就是一種反復在自己的心中進行“一定能夠……”等暗示的方法,也許大家都有這種經驗。可以說這是一種對于大腦的一種自我催眠,這種催眠看似簡單,不過事實上,除非你是一個具有高超定力或者忍耐力的人,通過這種手段取得效果是很困難的,就像馬克吐溫曾經說過:“戒煙這樣的事情太簡單了,我都戒了幾百次了。”就像我們練琴一樣,每天都在講究放松,但是最后呢,還是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上臺前對自己說“冷靜,冷靜”,結果還是冷靜不下來,當然這種方法也不是對自己沒有好處,只是不夠而已。這里介紹的“自我催眠”當然不是這種意志強化法,而是一種來自身體的催眠法。從身體的催眠然后引入心理的催眠,達到一種“催眠”狀態,從而完成許多好像自己不能完成的演奏。根據科學表明,用“身體記憶法”往往能夠記住百分之八十的東西,而用大腦記住的往往只有百分之二十。那就是為什么學琴是一定要親手去演奏,而不是空談理論就能夠成功的一樣。

由于完整的“自我催眠”過程比較復雜,有一些與我們演奏并無太大關系,所以我在這里就不多加贅述。總體來說“自我催眠”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胳膊重重的。第二,呼吸輕輕松松的。第三,心跳靜靜的。第四,額頭涼涼的。當然,這里面的東西聽起來會覺得很復雜,所以我就提出幾個最簡單實用的方法。

(二)從快到慢

我們在演奏之前,不管是練琴還是上臺演奏,先找一個地方坐下,能有靠的地方最好,以不塌陷為限,放松全身。閉上雙眼,先維持30秒左右,大腦里盡量排除雜念,不要想其他事情,因為你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演奏,你在為演奏作準備。然后開始,用你的大腦給自己的胳膊施加暗示,首先,試想著“胳膊重重的”,慢慢的去感覺胳膊沉下來的感覺,慢慢感覺胳膊,一直默念“胳膊重重的”,一般的人都能夠做的到,到后面真正的感覺到了胳膊重重的。然后睜開眼睛,慢慢的三到五次深呼吸。這個時候你會覺得一身都非常的輕松愉快。如果這下催眠完成的不錯的話,這個時候其實就已經進入了一個不錯的狀態了,這時候進行演奏的話效率肯定要得到提高。當然,從零開始自我催眠的人一開始效果雖然不會那么的高,但是絕對會比你以前好。如果你還覺得這樣比較難的話,那我還有一個建議,那就用演奏來自我催眠,弦樂的同學可以拉慢速拉空弦,越慢越好,然后閉上眼睛,大腦給胳膊下指令:“胳膊重重的,身體輕輕的,呼吸輕松的,經過幾分鐘之后就很容易進入狀態。彈撥樂器的同學可以一只手一只手來,彈的那只手邊彈空弦邊放松。鋼琴的同學當然直接是彈單音了,彈下之后停在遠處不動,隔幾秒在起來再換。吹管樂器的同學們可以一直吹長音,然后慢慢放松胳膊身體。一開始會有點不適應,但是久而久之,必定事半功倍,在演奏中達到一種放松的狀態。

剛開始的時候,特別是練琴,想把習慣改過來的話,必須經過多次練習。差不多每二十分鐘就要重來一次對自己“催眠”,讓身體記住那種感覺,然后到時候你不用去催眠,自然而然就能夠保持放松的演奏手法。然后,不僅是練琴之前進行一次“催眠”,還要達到邊演奏邊放松,所以我們對于曲目的熟悉度變得重要起來,腦子里始終想著放松,記住大腦該給什么指令,熟悉了指令的運用之后你就可以用其他的指令了,比如說“手腕松松的”之類的指令了,用同樣的方法。

(三)全身催眠

當然前面所說的只是第一階段而已,把胳膊放松的確是能夠放松身體。當我們慢慢掌握了一開始那個“胳膊重重的”那個階段。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練習了。我們練習器樂之前

已經進行了手臂的放松,這個時候進行演奏的確會使得效果大大加強,然而這個時候還是不夠的,這時候我建議可以進行呼吸的調整,達到第一階段之后,然后把注意集中在呼吸上面,古人有云:“氣,乃音之帥也。”意思就是人的呼吸直接影響著樂器的發音,而根據我們的中醫理論,氣息是否通暢又影響著心的安定與否,“心亂則音躁,心靜則音純,心慌則音誤,心泰則音清。”而對于調心我們還很難掌握,所以通過氣息的調整就可以讓心快速安定下來,從而發出更好更純凈的音色。那么接下來的方法就是,心中默念“呼吸輕輕松松的”,連續多次,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面,慢慢的深呼吸,呼吸了幾次之后,又進行第一階段調整身體,讓手臂放松下來,因為進行深呼吸的時候又容易讓身體緊張起來,等慢慢的讓身體和呼吸都放松下來了,接下來就可以進入正題演奏了。不管是我們練琴還是演奏之前,養成一個先讓自己進入一種演奏的“催眠狀態”,因為一開始的習慣沒有養成,所以在演奏的時候也要是不是的調整自己的這種狀態,氣息,身體。等到了養成了習慣了,我們就可以對自己的各個部位進行催眠了。

在這里我特別說一下這個“怯場癖”如何戰勝它,我為什么說自我催眠容易克服它?因為我們平時的怯場都來自心理的緊張,而我們又與心理進行一種抗爭,只能夠適得其反“自我催眠”它的方法主要是繞過了心理,直接用催眠身體各個部分以至于引起心理的安靜,從而克服心理的“怯場癖”,對自己身體的催眠最為直接,感受更深。不僅催眠師如此,世界各地進行修身養性的大師們對安靜無一不尊崇,但是都是先以安定身體來引起心理的安靜。

結語

完成以上階段,我們就可以自由的對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催眠,從頭到腳一步一步進行放松,人真正的達到那種“人琴合一”的狀態,雖然說這個境界非常的高,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每天的堅持,一定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提高。人只要真正達到了那種“緊而不僵,松而不懈”的狀態之后,首先是身體操縱樂器的能力會大大提高,還有就是人的腦電波呈現出一種穩定的波形,對大腦是大大有好處的,所以我們會發現,樂器演奏的非常厲害的人大腦絕對是相當發達的。

對于“自我催眠”,因為我本人是演奏樂器的,并且進行了親身試驗,的確是效果頗佳,為什么我會想到用這個東西來進行樂器演奏的輔助,因為樂器演奏最終說起來只是一種比較輕松的“體育運動”罷了,所以對于人的肢體,氣息的調整相當重要。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幾個方面做好,樂器演奏肯定是容易許多的。只要我們認真的找準了問題出在那里,許多坎是可以跨過去的。所有學習器樂演奏的同學,其實只要達到了真正的“放松”,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有在演奏之前和練琴之時養成一種“自我催眠”的狀態,讓自己迅速進入“演奏狀態”,到時候習慣自然養成,便能夠得心應手。而要上臺演奏之前的怯場,只要經過對自己身體的”催眠“,以及氣息的調整,其實是很好克服的。凡是進行器樂演奏的人如果能把身體與氣息調整好,那么你的提升空間將會大大增強。不過,“自我催眠”所取得的效果只是一個器樂演奏的前提,而不是結果。更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努力學習,刻苦鉆研。但是沒有前提,結果卻也很難達到。我所說的用“自我催眠”來指導樂器的演奏,相信會給大家一些啟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樂器簡介: 吹管樂器。我國吹管樂器起源甚古,相傳在四千年前夏禹時期,就有一種用蘆葦編排而成的吹管樂器叫做『鑰』...
    曉寒深處明月人倚樓閱讀 4,346評論 3 5
  • 單一職責原則(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一個類應該僅有一個引起它變化的原因...
    小菜_charry閱讀 245評論 0 0
  • 漆茫的深山, 冰冷無光。 鋒利的懸崖。 彌漫死亡。 我無畏孤獨, 無懼疼痛, 刺和尖利的牙齒, 撕破我殘缺的血肉。...
    糜情閱讀 180評論 0 0
  • killstin閱讀 1,210評論 0 0
  • 畫的“雞蛋”每個都不一樣,2018這四個數字畫的眼都花了,還好堅持下來了!!
    愉晗閱讀 17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