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但凡讀過《詩經》的國人,都知道這是衛風中的名篇《碩人》。
“碩人”的碩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美。
怎么美?特別美。
你看,她的手像細草般柔軟,她的皮膚光滑白皙,她的脖子潔白豐潤,她的牙齒好看整齊,她的額頭光潔靚麗,她的眉眼似秋波般嫵媚,她的笑靨似春風般明麗。
那么這個女子究竟是誰?
她就是齊國的公主,衛侯的妻子,莊姜。
莊姜既然這么美,那有比她更美的女子嗎?
有,是誰?
就是她的侄女宣姜。
為何這么說?
衛國國候宣公,本應是她公公,可是為了宣姜的美貌,不惜背負無恥下流的名聲,也要和她談一場段驚世駭俗轟轟烈烈的“忘年戀”,上演了一曲春秋版的唐明皇和楊貴妃,你說美不美?
說是“忘年戀”對宣姜其實是不公平的,因為她原本是要嫁給宣公的兒子——衛國世子伋子的。可為什么宣姜放著年輕帥氣英勇不凡的兒子不嫁,偏偏要嫁給日漸衰老年過半百的老子呢?
對于此事,我想如果宣姜還在世的話,肯定會來一句:“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無奈啊!”
(二)
公元前718年,對于衛國人來說是令人無比振奮的一年,因為年方十五的齊國公主宣姜,在父親齊僖公的主持下答應了他們太子伋的求婚。
太子伋英俊瀟灑,溫潤儒雅,公主宣姜美艷動人,國色天香,典型的高富帥配白富美,男才女貌,門當戶對,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一時間,興高采烈喜氣洋洋的衛國人奔走相告,又有大美人要嫁到我們衛國啦!
可是世事難料,好事多磨,就在衛國人歡天喜地熱火朝天的準備迎接這位美麗的新婦時,他們的國君宣公卻對外宣布,宣姜和我情投意合郎情妾意,我們已在新臺山盟海誓結為夫婦,你們這些吃瓜群眾還是散了吧!
這下世人一臉懵逼了,年輕貌美的公主放著好好的男兒郎不嫁,卻嫁給你一個糟老頭子,這里面肯定有著不為人知的陰謀!
陰謀嗎?當然。
并且這個陰謀早在齊僖公答應衛國的求親時就已經制定下了。
原本這個衛宣公的確是想為自己的兒子求得一門好親事的,但是當他從使者口中得知宣姜如何如何貌美如何如何出眾時,那顆雖不再年輕卻依然風騷的心便開始蠢蠢欲動了。
一想到自己一生閱女無數,天下的美女什么樣的見過,若是單單漏掉了宣姜這樣的極品,那豈不是對不住自己“荒淫無度”的名聲?
于是他越想越不是滋味,越不是滋味便越想,因此夜不能寐日不能餐。
為情所困本是宣公的個人私事,但底下就偏偏有好事的大臣將宣公的一舉一動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本著為人臣子必須為國君排憂解難的偉大品格和高尚情懷,這位臣子替宣公出了個主意:“君何不另筑新臺自娶之?”
本來飽受折磨精神萎靡的宣公一聽此話,頓時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唉呀媽呀你可真是寡人的解語花排憂草哇!其實老子早就想這么干了!要是這世上多幾個像你這樣肯為寡人排憂解難的人就好了!升職,加薪,筑新臺的事就交給你了!”
大臣既然得了精神和物質的雙重褒獎,哪還有不拼命工作的道理?
于是他回到家加班加點搞調研,很快便制定出在迎親的必經之路上筑造新臺的計劃,并對外宣稱這是國君特意為未來兒媳量身打造的特別行宮。
消息一出,齊僖公很滿意,宣姜也很滿意,世人也紛紛夸贊宣公會辦事。但對這件事最滿意的還是衛宣公,眼見自己偷天換日抱得美人歸的計劃很快就要實現,宣公是喜得眉開眼笑合不攏嘴。
在心腹大臣得力助手的幫助下,不出半年新臺就完工了。
這個建在淇水河畔的華麗宮殿,畫梁雕棟巍峨壯觀,金碧輝煌高大雄偉,衛宣公對此很是滿意。
新臺是建好了,可伋子那邊該怎么交代?若是就這樣明目張膽地將新娘子從他的身邊搶過來,會不會引起內亂?內亂倒不要緊,要緊的是他會不會把宣姜搶回去?
這時的衛宣公已然走火入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迎親的當天隨便找個理由將伋子打發到宋國去,自己替兒子拜了天地娶了媳婦。
(三)
此事一出,舉國嘩然,衛國人被宣公的無恥行徑驚呆了。
對于宣姜的命運,衛國人很是同情,也很是無奈。對這位絕代佳人的惋惜之情也只能通過詩歌來抒發:
新臺有泚,河水彌彌。燕婉之求, 籧篨不鮮。
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
你這個丑陋不堪的糟老頭子,癩蛤蟆一樣的存在,為什么不早早去死,偏偏要霸著年輕美貌的女子不放?
人家本想嫁個年輕帥氣的如意郎君,卻被你這丑陋無比的癩蛤蟆橫刀奪愛,不要臉,太不要臉了!
但宣公不要臉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他還是衛國公子的時候,就誘奸了父親的妾侍夷姜,并同夷姜生下了一個兒子,而這個兒子不是別人,正是伋子。
攤上這樣的極品老子,一向溫良寬厚的伋子也只能自認倒霉。
但更倒霉的還是宣姜,自己千里迢迢遠嫁他鄉,本以為對方是個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男兒郎,沒想到卻是個荒淫無恥年邁體衰的糟老頭子。
可此時自己遠離故土,在那個出門基本靠走傳信基本靠吼的時代,等自己被宣公騙婚強娶的消息傳回齊國時,已是木已成舟覆水難收。
但宣姜的老子齊僖公可不是好惹的,他一度調集兵馬想要好好教訓一下色膽包天的衛宣公。但權衡利弊,齊僖公的怒火很快降了下去,要知道,自己的女兒提前當上王后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況且衛宣公自知理虧,更會好好孝順自己,就這樣,齊僖公竟承認了這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女婿。
公子伋回到衛國之后,面對父親的禽獸之行他亦是無可奈何,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妻子變成后媽,他也只能忍氣吞聲 。
可是對宣姜而言,擺脫衛宣公這個老頭子的唯一希望就在自己的父親齊僖公和伋子這兩個男人身上啊,如此一來,除了委身于衛宣公,宣姜毫無辦法。
宣姜的心情,我們無從知曉,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什么傳記作家主持訪談,至于這個美麗的女人日后在新臺和衛宣公朝夕相對時懷著怎樣的情愫,我們也只能憑借個人的意志去揣測了。
但我想,一個人若是被命運如此戲弄,恐怕性情不會大變也會留下終身陰影,因此后來宣姜一力攛掇宣公殺掉伋子,也似乎在情理之中了。
(四)
宣姜下嫁給宣公之后,為其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壽,次子朔。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在富貴優渥的宮廷生活中,宣姜的兩個兒子很快長大成人。其中壽為風度翩翩的君子,而次子朔卻秉承了父親的德行,齷齪不堪。
出于對長兄伋子的尊敬和同情,壽待伋子竟比待自己的親弟弟更為親密。二人常常同進同出,一時傳為美談。
壽和伋子的手足之情引起了朔的妒忌,他跑到母親宣姜那里哭訴自己的大哥被伋子迷惑,竟待自己這個親弟弟形同陌路。對于朔的這些話宣姜并不以為意,只是把它當做孩子之間的吃醋。朔見此計不成,便又開始說起伋子的壞話,說伋子醉后向自己挑釁,揚言宣姜本是自己的女人,卻不知廉恥跟了自己的公公衛宣公,還說自己有朝一日奪了王位,定要狠狠羞辱宣姜。
一聽此話宣姜大怒,好哇這個狼心狗肺的伋子,自己沒用保護不了老婆,卻反倒說對方不知羞恥,真是個人面獸心的偽君子!再加上她早就有“廢伋立壽”的野心,這件事就好比一點就著的導火索,嗤嗤呼呼直燒到衛宣公那里。
于是宣姜跑到衛宣公那里添油加醋地哭訴一番,直指伋子大逆不道想要陰謀篡位。自從有了宣姜,宣公早就不把夷姜伋子母子倆放在心上,宣姜為自己添的那位文武雙全的壽公子,這才是自己王位的不二人選啊!而擋在前面的伋子簡直就是宣公眼里的一根釘,肉中的一根刺,于是一場拔釘除刺陰謀的開始了。
宣公先是逼死了伋子的生母夷姜,接著又派伋子出使齊國,并在必經之路讓人假扮盜賊,使其殺死手持白旄的伋子。
做到這一步已足見衛宣公和宣姜的狠心及決絕,但不料他們的兒子壽卻是一位正人君子。得知陰謀的壽第一時間將此事告知了長兄伋子,但此時的伋子已是萬念俱灰,當場拒絕了弟弟提供的幫助。
在伋子出國的當日,壽假借為兄餞行的名義將其灌醉,并手持白旄對盜賊謊稱自己便是伋,哄騙盜賊殺了自己。壽剛剛殞命,伋子便醒了過來并趕到案發現場,看到替自己死去的壽,伋子嚎啕大哭,并對盜賊說自己才是真正的伋子,于是盜賊又將伋子給弄死了。
伋子和壽雙雙殞命的消息很快傳到衛宮里,對于宣姜來說這真是晴天霹靂。
雖說壽和朔都是自己親生,但她更偏愛那個聰敏機智清秀端正的長子。
據說此事之后宣姜再沒有笑過,在命運無情的擺布下,這個女人已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徒具一副美麗的空殼了。
(五)
在此事中朔成了最大贏家,沒想到哥哥和伋子的“愚蠢”竟成全了自己,從此自己就是衛國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
很快,年邁而又被宣姜深深怨恨的衛宣公便去世了,朔繼承大統,史稱衛惠公。
但在衛國大臣和百姓的眼中,壽和伋子若是天上的太陽的話,那么剛剛登基的惠公便是陰溝里最丑惡最陰險的癩蛤蟆,于是民眾很快發動了政變,將惠公趕到了舅舅那里,也就是齊襄公的地盤。
惠公雖并無成為一國之君的資質,但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襄公硬是派兵幫自己的外甥重新奪回衛國的王位。
此時衛國國內兩公子的黨羽依然強大,齊襄公為了安撫衛國人,就出了一個餿主意,反正自己的妹妹連自己的公公都嫁了,再嫁給自己的繼子也沒什么不可以,就這樣,在齊襄公的主持下宣姜又嫁給了宣公的小兒子公子碩,并為碩生下了三子二女。
宣姜后來如何史書上并沒有記載,但后世史學家在評價她時總不忘加上“淫亂”二字。
在那個諸侯爭霸動蕩不安的年代里,雖貴為齊國長公主,宣姜也不過是男權社會里的一個玩偶而已。從一個被公公霸占的懵懂新婦到被強迫嫁給繼子的悲情少婦,從一個本該享受美好愛情的單純少女到心如蛇蝎的狠毒婦人,不得不說宣姜的人生有著太多的不得已和不如意。
后來國學大師王國維在評論《君子偕老》這篇形容宣姜和衛宣公的荒唐婚姻的詩文時,這樣說道:“‘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不斥宣姜之失德,而言其遭際之不幸,詩人之厚也。”
我想,這也算是所有對宣姜的評價中最中肯的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