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這本書,描寫了水陸碼頭天津衛(wèi)這個地方的人和事,此處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此乃燕趙故地,血氣剛烈,水咸土堿,民風強悍。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市井民間,各種怪異人物躍然紙上,盡顯人間百態(tài)。
《劉道元活出殯》一篇,頗耐玩味。
話說天津衛(wèi)這一帶土產(chǎn)的痞子有兩種:武混混兒,文混混兒。武混混兒講打鬧,動則斷臂開瓢,血戰(zhàn)一場;文混混兒手中一支筆,筆里藏把刀,白紙黑字要人命,其中翹楚,非劉道元莫屬。
買賣家若是打官司,誰用劉道元的狀子誰贏。他手里的筆也就是一支判官筆。
這個劉道元啊,雖是有錢,卻不買房置地,行俠仗義,光棍一條。有兩個徒弟伺候著。
有一天,奇人劉道元對兩個徒弟說:人間的事,我看遍了,陰間的事一點也不知道。我想裝死,活著出殯。
于是,大文混混兒劉道元半夜暴病而亡的消息不脛而走。前來吊唁的人絡繹不絕,好不熱鬧。
于是靈堂設在前,劉道元躲在后院雜物間,靜觀其變。
結果那些給他打贏官司的大掌柜們一個沒來,沒名沒姓的人倒是蜂擁而至。一紙狀子讓他幾乎傾家蕩產(chǎn)的賀老板這次居然來了,沒想到是來泄私憤的,不但不行禮,還呸的吐口痰。居然還有來訛錢的!
其實劉道元在乎的是另一個文混混兒啊,叫一枝花。兩人平時稱兄道弟,能穿一條褲子,可這劉道元一死,愣是沒了人影。更有甚者,還有趁火打劫來偷東西的。
頭七一到,入棺出殯,陪葬的還有那支判官筆。
兩個徒弟也是假戲真做,金三說哭就哭,但是一會兒就沒聲了。而那馬四,來的慢,聲音不大,可是動了真格,嗚嗚哭了一路,好似死了親爹。這會兒,該劉道元糊涂了,到底是真的好還是假的好。
出殯路上,武混混兒一幫劫了道,居然那個稱兄道弟的一枝花也在其中,大聲叫喊:那支判官筆本來就該歸我,他算個屁!死了,還想把筆帶走,沒門,不交給我,甭想過去!
劉道元現(xiàn)在豁然開朗,雙手一發(fā)力,推開棺材蓋,哐啷一響,站了起來。
這下可好,出殯的,看熱鬧的,劫道的混混兒四散而逃。
一次裝死,看盡人間百態(tài),世態(tài)炎涼。
1.無論你是誰,無論你現(xiàn)在多么風光,都別把自己看得太重!有些枷鎖是自己給自己套上去的。
2.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考驗的,需要考驗的都不是真正的朋友。
3.你以為你是誰,只是“你以為”而已。陶淵明不是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嗎: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人之初不是性本善的嗎?為何會在俗世的生活中變得虛偽,狡詐,甚至殘暴。
每個人終究都會如此嗎?
如何保持一份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