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號早上舊金山的飛機回國了。兩天飛了三所城市,只是想回學校看看自己喜歡的人們,給大學四年畫一個句號,不算完整,只是自己求得問心無愧了。
沒有趕上班級畢業照,自己學士服的照片也是草草的隨便拍了一下就結束了。其實很難說自己對這個班級和專業有什么深厚的感情。輾轉托同學領到一份并不齊全的學士服,在操場上跟還在伯克利的凱麗視頻自娛自樂了一下。
回憶起這一年,半年的時間在國際處做小助理,總算結識了自己在海大里最對的朋友們,后半年在伯克利修了計算機和統計學和Econ,整個人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和之前從臺灣回來一樣,很多都變得沒有那么在意,沒有那么想不開了。考完試的那個晚上在bar喝酒,Summer跟我說,現在誰不是成年人了,處理人際關系這么累,誰都想空閑的時候一個人待著,真正地想要朋友出來喝酒聊天真正是因為喜歡這個朋友而不是想要別的什么。我覺得很有道理。
昨天晚上實在忍不住跟喜歡了一個學期的助教說,如果不喜歡我的話能不能直接拒絕我。于是在伯克利的早上收到了助教的拒絕。不知道說什么。其實早就知道自己會被拒絕,只是真正收到還是語塞傷心不知道怎么回復。把每天當做最后一天來活的我自己,字典里自然是沒有什么“人生還很長, 會遇到更好的人“這樣的字眼,只是我已經不是四年前的自己了,看到這樣的話,也只是默默地看著,然后不再不斷地嘗試去獲得對方的好感。好像是對待感情已經是很疲憊的態度在看待新的感情,于是一旦被拒絕,就會止步不前,到此為止了,徹底放棄了。自己對這樣的自己,不知道是應該喜歡還是討厭了。還是會傷心,還是會埋怨,但是不會再繼續有什么行動了。好像自己真的老了。
----以上是13號的時候在海大東門的星巴克寫的---
早上打開簡書想要繼續往下,但是無法繼續13號自己的思路又舍不得刪掉,只好做一個時間的標記,放在一起。
還沒有倒過來時差,迷迷糊糊睡了12個小時,中間醒過來好幾次,翻著手機看到的東西都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夢里的。早上起來在群里閑聊,說自己真是傷心死了,還沒有加助教的fb也沒有要到他的微信號就被拒絕了。突然發現人在空閑的時候總要找一點事情來做,才不會無聊到愚蠢地回憶愚蠢的自己。花了十分鐘找回了自己原來的公眾號,我發現我不喜歡在被很多人關注的地方寫東西,其實除了不喜歡被圍觀之外,還有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傳達的東西是不是有意義的,是不是值得被別人花時間去看的。我總是說無所謂別人的目光,可是總會還有這樣的“會不會麻煩別人”“會不會耽誤別人的時間”這樣的擔憂。我知道自己現在變得越來越直,與國內的客氣文化越來越遠,所以也在擔心自己在面對親朋好友的時候的表現會不會讓他們為我擔憂。其實公眾號和朋友圈是很相似的,好像在傳遞一個想要大家了解的自己,而簡書對我來說,就像是隱于朝堂的日記本,沒有什么人知道,而機緣巧合的情況下,也會被相似的人發現。這是最好的最舒服的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