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不斷有報道輔導孩子作業導致家長脾氣暴躁,甚至有家長被氣的住院。
要說清楚輔導作業,得先談談孩子放學接回家這個事情。一般孩子放學后,主要有以下幾種接孩子的模式。
一是孩子父母親自接回家。這種主要是有全職媽媽或者,全職爸爸,又或者下班比較自由的寶媽或者寶爸家庭。
二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接回家。這種算是比較多的一種狀況。
三是孩子放學交給作業托管機構或者托管老師,寶媽或寶爸下班后到托管機構或者老師哪里接回家。
第三種情況在大城市比較普遍。畢竟大多數人是職場人士,上下班比較固定,而且上班地離住家還不近。而學校,特別是小學,大多是下午三四點就放學 直接催生一個產業,作業托管。
目前,作業托管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是各種作業托管機構。專業從事作業托管及各種輔導班的公司。
二是單干式的小區家庭托管。不少是一些有能力有時間輔導的家長在小區自己家搞的托管班。解決自己孩子輔導的同時收費輔導其他孩子。
三是學校老師組織的作業輔導。
02
目前,小學階段家長的焦慮相比初高中家長要突出。主要是從幼兒園跨度到小學,是一個孩子從玩耍階段跨到學習成長階段。在小學,開始有學習成績的要求,也是開始有考試成績比較的階段。
因為有對比,就會有高低。在不要輸在起跑線的概念灌輸下,各種細微的差距都會被放大。大家都清楚,如果都在聚光燈下生活,那心里壓力會有多大。
什么是起跑線?對于人生這樣的馬拉松,起跑線真那么重要嗎?到底有沒有起跑線?這些問題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熱點,爭論的焦點。
起跑線,肯定是有的。有的人出生就在富豪高官家,你說沒有起點的差距是不可能的。但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對于子女教育來說,這些家庭影響是福是禍還真說不清楚。
比較認同另外一種起跑線的觀點,家長才是孩子的起跑線。家長的言傳身教,比任何其他教育對孩子影響都大。孩子的每一種不好或者良好的性格,都能在家長身上找到源頭。
孩子脾氣火爆,一定會在家里找到一個脾氣火爆人。孩子比較有禮貌,一般家庭里面的家長大多可能是彬彬有禮的。
03
如果家長能夠親自輔導作業的,肯定比找托管比較好。畢竟,對于托管從業者,這就是一份賺錢的職業或者生意。而家長親自輔導,用心程度肯定是無與倫比的。
當然,親自輔導孩子作業,肯定是比較費心費力費時的。但是,自己都不想好好的指導自己的孩子,能借希望別人能很好的關注自己的孩子嗎?
自己的孩子,自己多費心,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理所當然的。剩下的就是解決輔導作業中的技巧問題。其實,所謂技巧,主要還是心理調教和耐心的問題。
帶給輔導作業家長的焦慮,主要就是對孩子期望較高,有急功近利的因素。多想孩子能像成年人一樣,道理一說就懂,任務一布置就能自己完成。
但是,孩子就是孩子,培養他們的行為習慣,肯定是循序漸進的。沒有付出,那來收獲。有每天一點點的耐心,愛心,已經多一點時間的努力,才能慢慢的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旦孩子的學習習慣養好了,就相當于走上正軌。以后的路就相對輕松一點,如果開始一年沒有養成良好習慣,后面要改進就困難些。
在這個焦慮的時代,輔導孩子的焦慮也有時代的因素。我們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自己不焦慮了,慢慢的,也就能能坦然解決和面對世間難題。
#無戒365極限挑戰營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