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日記第122天

圖片發自簡書App


8月24日,星期四,晴

下午下班后,女兒對我說:“媽媽,今天我可以幫你做飯嗎?”我說當然可以了。看來,女兒昨天做飯上癮了,今天還想體驗了。既然孩子這么想體驗,我當然要滿足了。于是,她先幫忙洗菜,我削桃子皮,做桃子米糊。洗完菜后,我先把豆角用開水煮熟,涼水浸泡后,讓女兒把豆角整理好,學著切成小段,女兒切的很認真,一下一下的,基本上大小一致。切完后,她把豆角放進盤子里,我有讓她拍個蒜,涼拌豆角做好了。接著,又幫我打雞蛋,拿東西,遞調料,儼然一個小幫廚。吃飯時,女兒說:“媽媽,今天的豆角真好吃,這可是我做的菜啊,你多吃些!”我突然覺得今天的晚飯特別香,女兒說那是因為今天的菜是她洗的,切的,拌的,當然好吃了。

晚上,女兒說她的第二本日記本寫完了,我拿出她的兩本日記本一看,原來女兒已經堅持107天了,真的太棒了。 時間過得真快啊!短短的四個月多的時間,通過我堅持寫親子日記,也帶動了女兒堅持寫日記。而我倆也成了親子共記的受益者。我變了,女兒也變了,我們家也變了。我不再焦慮急躁,而是淡定平和了;不再只看分數評判孩子,而是查漏補缺,全面均衡發展孩子;訓斥強迫少了,交流溝通多了;批評教育少了,鼓勵表揚多了;親子互動多了,孩子獨自玩耍少了。但最大的是女兒的變化,女兒不再膽小怯懦,而是勇敢自信了,朋友多了;不在說我不敢、我害怕了,而是說我一定可以的、我一定行。在學校,她會主動找同學商量節目,積極參加班里的活動,幫助其他同學,特別是在學校課堂上回答問題聲音響亮了,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起到了模范引領作用,在同學心目中樹立了威信,老師說時常能看到在課間活動時,同學們都圍著她,和她玩。而回到家,孩子更活潑、懂事、聽話、乖巧了,會主動說學校的很多事情,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主動幫媽媽做家務,更多是學習自覺了,主動提出學游泳、練書法、打羽毛球,更愛看書了,很少看電視了,許多好習慣慢慢堅持下來了。一種經歷,一種成長,通過親子共記、親子共讀,女兒不再迷茫,不自信,能夠快樂的面對挫折,真正的成長起來。而我們家也變了,爸爸會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會抽空洗衣做飯,會幫媽媽寫日記,帶孩子回老家體驗生活,溫和的與孩子交流談心,家庭關系慢慢變了,不再是焦慮的媽媽、消失的爸爸、失控的孩子,而是平和的媽媽、回歸的爸爸、懂事的孩子了。

三四班屈源芝媽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