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每讀一次蘇軾,便會有不一樣的收獲。隨著閱歷的豐富,漸漸明白,對于一個人的熱愛,并不見得他所講述的道理有多么高深,多么華麗,而恰恰就在于一種簡單的樸素。蘇軾是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體會出生活的真諦,他的生活有詩有遠(yuǎn)方,而真正的遠(yuǎn)方并不在他鄉(xiāng),而在他的心里。隨著對蘇軾的了解愈來愈深,終于也明白,一個人最大的能力不是在得意時如何過好日子,順風(fēng)順?biāo)穆氛l都會走,不缺少柴米油鹽的日子誰都會過;而是在失意時如何平衡自己的心態(tài),如何為自己的心靈找到支撐點,使自己不憤世嫉俗,不郁郁寡歡,能夠在平凡的日子里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從這一點來說,中國古代的文人中,沒有人可以超越蘇軾。

偉大如屈原,他對楚國的愛天地可鑒,但他愛的太激烈,如果把對祖國的愛比作一團(tuán)火焰,那他愿意化身為爐中煤,把自己投入到這團(tuán)火焰中粉身碎骨渾然不懼;正是因為愛,他選擇了最為決絕的方式——抱石自沉于汨羅江,用生命的離去,表達(dá)了對祖國愛之深,愛之切。這種離去是偉大的,值得一個民族用一個節(jié)日來銘記。

孤傲如柳宗元,讀他的文字,你會不由自主的感受到一種高冷,孤獨,從字里行間滲透出來的一股寒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這股寒氣會浸染閱讀的人,體會到封建文人的孤傲,也進(jìn)一步理解了何謂高處不勝寒。所以柳宗元給我們的印象也是抑郁不得志郁郁寡歡的形象。縱觀中國歷史,得志的文人又能有幾何?難道蘇軾就得志了嗎?

不,蘇軾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失意了的文人。政治上失意,不得志,青年才俊,卻得不到重用,被抓進(jìn)御史臺的監(jiān)獄,繼而被流放黃州。可是我們從他流放黃州所寫的詩文中,看不到他的失意落魄,相反,卻看到他把被貶的日子過得風(fēng)生水起。

睡不著的夜晚,找朋友賞月,寫下《記承天寺夜游》這樣的小品文,月色在他的筆下,澄澈,空靈,千古留名。“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迎接南歸的友人王定國,從他的小妾柔奴的話語中,他有所感觸,寫下“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名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隨行的人措手不及,紛紛躲避,只有蘇軾坦然面對,進(jìn)而體會到自然界的風(fēng)雨如此,人生的風(fēng)雨亦是如此,提筆寫下“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這樣的句子。

閱讀蘇軾,可以什么都說,也可以什么都不說,一千個觀眾心中可以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是對外國文學(xué)而言;一千個觀眾心中,卻只能有一個蘇軾,蘇軾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個具有東方氣息的文化符號,界定了東方和西方之不同。

唯有他的《赤壁賦》,卻不能不說。因為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幸福都是一種秘密,而能夠把這種秘密分享與他人的,唯有蘇東坡。每讀一次《赤壁賦》,蘇軾帶給我內(nèi)心的那種激動,那種喜悅,非文字難以表達(dá)。

蘇東坡用靜美的文字把我們帶入到一個空闊遼遠(yuǎn)的意境之中,皓月當(dāng)空,天凈似緞,水面遼闊,風(fēng)清月白,攜好友泛舟于江面之上,耳旁拂過的,是清涼的江風(fēng),內(nèi)心直面的,是浩瀚的宇宙和個體的渺小,傾心而交談的,更是心靈的摯友。這樣的人生境界,需要有多么深的塵緣才能夠遇見,天時地利人和,少了哪一個都不會有《赤壁賦》。而這樣的境界,不正是我們每個人竭盡全力苦苦追求的嗎?

可惜生命總是在錯過,我們不知錯過了多少輪明月,錯過了多少美好的夜晚,錯過了多少次傾心的相聚。捫心自問,我們錯過的,僅僅只是明月,只是一次相聚嗎?不,我們錯過的,是與大自然的無限親近,是無限放空自己的機(jī)緣。

面對每一輪明月,我都會不自覺的想起蘇軾,需要有多么安靜的一顆心,才能夠把那樣一個安靜的明月夜感受出來,再用自己的筆自己的文字把那種感受表述出來,那種喜悅,恬淡,惆悵,迷離,不濃不淡而又恰到好處。于是我明白了,其實每次喜歡,都是陶醉,都是迷失,都是一種情不自禁地自失于其中,而這樣的自失也是心甘情愿的。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的偉大在于他把人生命的短暫置身于茫茫的宇宙時空中,加大了生命的空曠滄桑感。和滔滔不絕的江水相比,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每一個人,僅是宇宙之中一個渺小的個體,百年之后,我們都會消失。從這一點來說,生命之短暫值得我們?yōu)橹瘋豢烧驗槎虝海覀兏鼞?yīng)該脫離悲傷,無需羨江水之無窮,其實人類不也是無窮無盡的嗎,生命代代不息,我們在盡享清風(fēng)明月的饋贈,感受著這世間的一切,包括孤獨,包括愛。奔流的江水,矗立的青山,能有如此的感受嗎?從這一點來說,人類只需羨慕自己。

世間萬物,只有人能擁有情感感受到愛,人應(yīng)該意識到自身的獨一不二,個體更應(yīng)如此。蘇軾用自己的曠達(dá)闡釋了生命,替我們每個人放大了自己的人生格局,只可惜我們?nèi)鄙偎菢拥男亟螅菢拥慕?jīng)歷,生命于我們的體會,是淺薄的,輕飄飄的,缺乏質(zhì)感的。于是我更加體會到蘇子的偉大,更加懷念他。

? ? ? ? 無數(shù)個半夜醒來,聆聽著窗外不知名的聲音,默默地傷感,睡不著。在黑暗中想起蘇軾,在心里默念他的“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內(nèi)心忽然有些平靜,有些釋然,所有的喧囂在黑暗中悄然隱退,心里只剩下一片明靜。

我知道了,生命,來自洪荒,來自宇宙;生命的力量,來自于九百多年前一位先哲,他如清風(fēng),如月光,送給我風(fēng)穿竹林的瀟灑,和月照大地的遼闊。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 ? ? ? ? ? ? ? ? ?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文/陳皓 自讀書以來,就對大詩人蘇軾的詞頗感興趣,敬仰他的詩詞造詣,還有他對人生態(tài)度的詮釋。 蘇軾的...
    沂蒙文學(xué)閱讀 1,527評論 1 4
  • 唐詩三百首詳解(一 行宮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譯...
    漢唐雄風(fēng)閱讀 6,033評論 4 29
  • 以前,相信別人說的:什么樣的年紀(jì)該做什么樣的事。于是對時間特別敏感,每看看年份,想想自己多少歲了,就有種無法釋放...
    安靈子閱讀 324評論 1 1
  • 隨著時間流逝在一起朝夕相處兩年的戰(zhàn)友已經(jīng)分開四年了,都各自忙各自的,都不聯(lián)系十分想念也許無緣相見,也許再次重逢,再...
    回到解放前閱讀 225評論 1 0
  • 這是又嚇住正經(jīng)人了?經(jīng)不住嬉戲會行?那多累的慌?仙人這業(yè)務(wù)多了,得看你要搞什么? 除了金融市場內(nèi)的其他的純屬幫忙,...
    縱情嬉戲天地間閱讀 14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