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我都喜歡開開窗透透氣。此時,我就能看見窗外的楊樹上,兩只喜鵲多年來搭的好幾個的窩。
有時候,喜鵲在枝上“喳!喳!喳!”地叫過不停。
喜鵲是吉祥鳥,我特別愛聽它們的歡叫聲。給寧靜的清晨,增加點生機。
春天的時侯,喜鵲就會忙著搭窩。不管是公喜鵲,還是母喜鵲,它們都共同承擔搭窩的任務。只不過公喜鵲辛苦些,公喜鵲銜的枝條粗大些。它們一般把窩,搭在三根樹枝的支點上,一根一根堆積。待鋪到一定面積時,才站在中間往四周壘圍墻,壘圍墻壘得差不多了,才搭橫梁,把窩蓋頂封蓋住。
這喜鵲搭窩,是個非常辛苦的活兒。它要先選中一根筷子差不多大小的枯枝,用嘴掰斷,然后才銜到搭窩的地方。有些候,嘴殼掰著掰著,又掉了;有時侯,銜著銜著,也掉了;有時侯,搭著搭著,還是掉了。反正,喜鵲老搭窩的日子,樹下的枯枝見多了,準是喜鵲搭窩干的。
喜鵲搭一個窩,需要多少根枯枝,咱也沒數(shù)過,估計也得好幾千根上萬根。全靠它們夫妻倆一根根掰斷銜來。它們可沒有機械化。我覺得,它們銜一根枯枝,就相當于人們扛一根木頭。
喜鵲用枯枝搭好了外巢,它們還得搭內巢,在里面用些柔軟的如柳枝等樹枝,搭一個半球形的筐,鑲在巢內的下半部。
這時,喜鵲夫妻才喙銜來一塊又一塊河泥,用腳趾抓著“踏”上去,碗壁上留下深深的爪印。就像人用手抹墻一樣。它們可比人抹墻辛苦多了,難多了。就一個小嘴,一次才能喙銜多少?!“踏”滿這么一個碗壁,得多少趟?!我感覺,喜鵲它們喙銜春泥,就像我們扛砂袋爬樓梯。最后才銜來人發(fā)、獸毛、鳥絨毛等來混壓底下,底下就好像鋪了一床混紡的褥子。
經過幾個月的奮斗,喜鵲才終于把自己的窩搭好了。
喜鵲把窩搭好了,母喜鵲就會下蛋孵小喜鵲了。喜鵲蛋一般經過二十多天才孵化好了。這段時間的母喜鵲,主要工作就呆在窩里,孵小喜鵲。只有實在是餓了,才飛出去覓食。我們人像它這樣成天悶在家里,早就心煩意亂,火冒三丈了。這會兒,公喜鵲才來臨時替代一會兒。
小喜鵲出生了,喜鵲的爸爸媽媽,又會不辭辛勞,到處覓食蝗蟲、松毛蟲、甲蟲、小麥等等,喂小喜鵲。小喜鵲就是這樣在喜鵲媽媽爸爸的精心呵護照料下,一天天長大。是的,我們人也精心養(yǎng)小孩,可免不了嘮嘮。人家喜鵲,可是任勞任怨,不圖回報的。
該練習飛翔了,喜鵲爸爸媽媽又會叼著蟲子,站在離窩稍遠的地方,逗著小喜鵲出來吃食。剛開始的小喜鵲,還有點害怕,試探著慢慢地從窩里走出來,隨著小樹枝的顫抖,正好撲欏撲欏一下翅膀,練習飛翔。
小喜鵲練習飛翔,也是一步一步來的。先在本棵樹上練習,接著才練習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
喜鵲的爸爸媽媽,還教它們覓食。
小喜鵲們翅膀硬了,喜鵲爸爸媽媽才帶到更遠的地方,練習飛翔,學習覓食技能。正如我們人類。讓孩子上學等等。
過幾天,當窗外的楊樹上,只見兩只大喜鵲在喳喳叫時,說明小喜鵲已經長大,去別的地方,搭窩筑巢,下蛋孵鳥……,它們又開始了它們的獨立自主的新的生活去了。
我就奇怪了,為什么小喜鵲長大了,飛走了,小喜鵲也不想爸爸媽媽?!為什么喜鵲爸爸媽媽,也不想小喜鵲們嗎?!平時,小喜鵲也不回家看看它們的爸爸媽媽?!喜鵲爸爸媽媽也不嘮叨小喜鵲們也不孝道嗎?!喜鵲爸爸媽媽病了老了,怎么辦?!
一年又一年,喜鵲爸爸媽媽搭窩下蛋孵鳥養(yǎng)小鳥培養(yǎng)小鳥小鳥飛走了。小喜鵲平時不回來探望,有病時也不回來照顧探望,喜鵲死了,也不回來盡孝安葬。喜鵲爸爸媽媽圖什么呢?!為什么呢?!難道它們真傻嗎?!每一對喜鵲每一代喜鵲都這樣?!它們都傻嗎?!它們?yōu)榱耸裁矗浚∷鼈儓D什么?!
我們人類就不這樣想這么做這么要求了。我想:“如果人們像喜鵲一樣付出不講回報,不圖回報,一切自然而然。是不是,其實我們人類也許還充實一點輕松一點舒服一點自由一點自在一點。就沒這么多事了。”
那么,生活中的一切不滿、不情愿、不愿意、不痛快……都可以用喜鵲來釋懷?!什么道德審視,什么法律審判,都拋到九霄云外,化作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