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是一位田園詩人,他的詩中有很多是關于麥田的意象,因而更準確地說,他是一位麥田詩人。
他極力想融入城市,他在形式上似乎已經融入,因為他從北大畢業后留在了京城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書。
但這樣的融入也僅僅局限形式,局限于表面,那種骨子里的自卑他始終沒有放下,而且,這樣的自卑最終讓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海子生前創作了大量的麥田詩歌,這是他所熟悉的生活,是他最好的創作源泉之所在。他熟悉農村,熟悉農村的生活,他也一樣熱愛著農村。他的那首極力要擺脫現實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有農村生活的鏡頭。由此也可看出,在他理想的世界里,也一樣有對農村美好的描述。
可惜的是,“春暖花開”不過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而已,當他躺臥在冰冷的鐵軌上的時候,便再也沒有了去追求去實現的機會了。他把他的最美好的夢想只是寫在了詩里,僅此而已。
正因為他覺得現實不夠如意,他的詩不被認可,所以他選擇了臥軌自殺。
他將自己交給呼嘯向前的火車和冰冷的道軌,把身子切割開來,讓人們目睹那鮮血的淋漓和紅艷……
他終于被人們所認識,人們也終于接受了他的詩。
海子的詩的光華,是他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染就。
無論怎么說,海子還是走得太急了一些,他太急于融入城市了,太急于成為詩人了,太急于成功了……
他做到了“面朝大海”,卻永遠也無法享受“春暖花開”了。
這當然是海子的不幸,好在他的身后卻并不寂寞。倘海子地下有知,或許也可有些許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