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進來喝茶,中午留下吃飯!我去準備點下酒菜。”
招呼完客人,主人步子已經挪向廚房,開始搗騰飯菜。拾柴火、殺雞、熱酒、備菜,動作利索,井井有條。
這就是客家人,熱情、豪邁而淳樸。也就是這性格,造就了不一樣的客家飲食文化。
1、客家傳統飲食文化注重禮儀。
客家人設筵用八仙方桌,依輩份排座次,上座由輩分較大的長者落座,席間禮規繁多,吃雞以雞頭敬老,雞頭所對的人要喝雞頭酒,雞頭酒喝完其他人方可動筷,以示敬禮,席間小輩給長輩敬菜敬酒等。
2、客家飲食注重養生。
膳食講安搭配,講究效用,多用藥材調理陰陽,清降補瀉,并根據時令增減食物品種。以福建閩西一帶為例,客家人生活在山區,濕氣較重,因此客家飲食跟地域氣候有很大關系。比如,米酒,米酒性溫補,有驅寒祛濕的功效,適當飲用能強身健體。我媽喜歡用各種藥材煲湯。如用野生苦齋菜干和黃豆一起燉大骨,清熱解毒,適合夏天喝。
3、客家飲食注重保留食材原味。
客家人飲食以清淡為主,烹調食物注重保持食材的原味。比如鹽酒雞,直接把雞蒸好后,撒上鹽和酒,便是一道美味,不需要過多的香辣,保留著雞本身的原汁原味。
4、客家美食以手工菜最優。
在客家,宴席絕對少不了釀豆腐、梅菜扣肉等自家做的手工菜。手工菜工序繁瑣,搭配考究、注重食物營養。比如釀豆腐,即能吃出豆腐的豆香,又充滿豬肉、香菇、香蔥等各種食材的美味。
如果你到了客家,一定要不錯過客家美食,去吃一吃當地客家人的家庭宴席,品一碗米酒,親自感受一番客家人的熱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