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認為郵件是職場溝通的最好工具,白紙黑字,很明確,有存檔,事后不會扯皮。
昨天的事,讓我覺得郵件有時候很蒼白,很生硬,電話溝通是非常有必要的。上周和別的部門開了個方案討論會,會上我提出了一個大家認可的方案,然后其他同事提出寫專利,把我放在第一發明人。這是好事,我今年的專利指標可以完成了。會后,大家開始方案設計與驗證,完善。昨天,對方部門的人,也就是改項目的負責人給我發了封郵件:說他準備把把這個方案(和我第一天提的稍有區別,第二天我更新了,他也差不多想到了)寫成專利,希望我給予幫助。看了郵件,我非常惱火,那天會上大家說要我寫的,這不是搶么?但是,項目是他負責的,一直以來和他合作挺好的,直接懟回去的話也不是很合適。ld讓我去找他面談,走在半路,覺得這么興師動眾的也不好,覺得打個電話先談談,不行的話就直接郵件懟回去抄送ld。電話打了,一方面明確我的要求,另一方面說明我背了指標,沒辦法。對方還比較客氣,說他這個項目有4個專利指標,壓力大,能不能這個讓他們寫,我再去其他項目找,我說我已經把計劃提交了。最后,他答應了讓我全寫。問題和氣的得到解決。
事后想想,他的一個項目背4個指標,也挺難的。也許迫于壓力,他給我發了這封郵件。如果單看文字,還比較客氣,比如用到“請教”“可以嗎”等詞,但我看到郵件時還是有點惱火。如果我直接郵件懟回去,估計他也體會不到我的委婉,如同我看不到他的客氣。
文字雖然明確,但缺乏語氣語音等靈性。郵件明確的同時,電話或當面溝通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