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深諳此理的人,只要不做傷害別人的事,過得一定不會太差。
為什么?
明白如何保護自己,在這個社會已經是最大的本事。而今后我們要學會的各種套路,還不是各種傍身之術?
然而,從小到大我們所接觸的思想均是要做一個善良而懂事的人,懂得謙讓,懂得禮義廉恥,懂得尊師愛幼,懂得勤儉持家,懂得吃虧……
于是,按照這樣的規則和節奏,個個都失了個性,天性被摁滅在萌芽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后天的調教。
做一個懂事的人,讓我們變得更招人喜愛;做一個懂事的人,讓我們的朋友不少;做一個懂事的人,讓家人一提起我們就眉開眼笑;做一個懂事的人,讓老公賺足面子省足了心;做一個懂事的人,讓我們在社會上循規蹈矩,不溫不火;做一個懂事的人,讓我們終日困守在以家為中心的十里之內;做一個懂事的人,讓我們即便不喜歡也得微笑著說謝謝……
做一個懂事的人,到后來,終于明白自己負重越來越多,肩上的傷痕也越加密集。
父母都忘了,在懂事的基礎上,得先教我們學會愛自己。
2、
米倩是我新認識的一個朋友,她性子非常溫和,待人接物均是溫文爾雅。
這樣的女孩子,第一眼見著你就會喜歡。因為她親和,性格看起來還很不錯。
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孩得富養的觀念從來都不屬于他們那個家庭。他們家的想法相反,就一個女兒,就應該充分利用起來。
從小家里就給她灌輸看起來非常正確的觀念:你要懂事,因為你是女孩子,要不今后是得吃虧的。懂事點,現在有爸媽養著你,以后我們年紀大了,你得養我們老。
新衣服從來都不屬于她,借用她爸媽的話來說,穿新衣服是浪費,有的穿就行了。而他們所謂的有的穿,便是穿親戚們剩下的。
米倩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從六歲就學會了燒水做飯,而家里的灶頭甚至要比她的個頭兒還高。平時全家人的衣服,也是她獨立攬著的。她也覺得這些都是她應該做的,她要努力做一個懂事的孩子,為爸媽省去煩惱。
于是,周圍鄰居和親戚朋友的眼里,米倩就是所有孩子學習的榜樣。口耳相傳的是,米家那女孩真的好懂事,要是我有這么一個閨女就好了。然后再對自家的孩子恨鐵不成鋼。
“可是啊,我真的不想再做懂事的孩子了。”米倩眼里漲滿了淚水,她對著我訴說滿腹的愁怨。
“現在我已經結婚了,但是每次回娘家,我依舊干著從前的活兒。憑什么啊?我已經嫁出去了,我還得干這么多的活兒。
有一次我來大姨媽,我媽媽并沒有不讓我做事,而是打了一桶熱水過來,讓我把要洗的衣服接著洗完,說有熱水,就不會傷身子了。真覺得心寒。”
說實在,我非常心疼米倩,也跟著她責怪了會兒她的父母。
只是,作為旁人的我很明白,這都是她自找的。
傻姑娘,你這么懂事,別人怎么可能會心疼你?
3、
23歲那年,米倩嫁給了她現在的老公。老公喜歡她,因為長得不丑,性格好,重點是什么活兒都愿意干。
婚后的日子越過越像還債,她日日夜夜操持所有家務。有時候公婆喊她過去幫忙,她也是一副賢惠的模樣,即便遇到不公平,她也是一個人挨著過。
她老公有一個哥哥,早幾年就結婚了。嫂子也是一個好脾氣的女子,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偏偏不喜歡干活。因此他們婆家就明里表示大嫂不懂事,什么活兒都不干。
米倩是不敢說不字的,她也不會。自然,大嫂不做的事情都落在了她的肩膀上。
她那么懂事,公婆會對著她笑瞇瞇。但是每次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婆婆會給大嫂夾菜,卻不曾給她夾過一筷子的青菜。
米倩的老公是這樣解釋的:因為大嫂嬌氣,不會照顧自己,所以媽媽給她多夾些菜。但是你不同啊,你是我的好老婆,懂事的老婆,自然不需要別人來操心。
她看著老公諂媚的笑臉,無奈地嘆了口氣。默默地說:老公,其實我也需要你們來疼疼我。
晚上躺在床上,肩膀疼得她哇哇直叫,讓老公給揉一揉,老公都以工作太累拒絕了。
兩行淚水偷偷地從米倩的雙眼流了出來,她心里的苦誰都看不到,即便是傷痛化作了淚水,她也只能自己偷偷流。
“我的肩膀好疼好疼,太累了。”
米倩揉著自己的肩膀,憔悴的雙眼透出著深深的疲倦,生活像一灘深水,幽深難盡,何況是一段感受不到快樂的婚姻生活呢?
4、
從前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同事,也是一個好性子的人。
當然,也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
他是一個男孩,很有創意,但思想傳統不喜歡惹是非。
一次他和另一個同事搭檔完成一個創意,明明是他想出的好點子,但他忘了備注自己的名字。當上級對提案非常滿意,而詢問是誰想出的點子時。另外一個同事耳熱眼尖,因了解這個同事的性格,便用一種非常含糊的指向性回答,暗示點子是自己想到的。
于是,最后那個同事獲得領導的大力贊揚,而這個真正想出點子的同事卻默默地獨守在自己的位子上。
我問他為什么不向領導說明情況。他說他覺得這不是什么大事,既然那同事比較看重,就給他吧。
當時我挺佩服他的氣量,認為他肚里能撐船,是做大事的料。
卻沒曾想,一兩年過去了,他依舊在原來的位置上,不進不退,不溫不火。
我向曾經的朋友打聽他的情況,才知道他的性格一直沒有變,依舊是那個懂事的下屬,那個懂事的同事,那個不愿意為自己的利益爭勢半分,為顧及朋友情面而寧愿吃虧的“爛好人”。
吃虧是福,有時候是大智慧。但一味的吃虧,我只能認為你是懦弱,是迂腐。
5、
“懂事”并非是一味的謙讓,并非不能為自己的行動設限。
為了讓自己“懂事”得有價值,就應該給自己設置該有的原則。
“我能將家里的活兒都做了,但你得尊重我的勞動,尊重我作為兒女或另一伴的付出。
我并非機器。
當然,我受委屈了,我也有權利提出自己的想法,維護自我的權益。”
在愛情里,有時候“作”一點也是有意義的。懂得愛自己,保護自己,為自己設立邊界,會更讓愛你的人省心。
如此,日久天長,在對方的心里,你將是一個既懂事又很有原則的戀愛對象。
這樣的人,會很讓人放心。
別人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同樣的,在工作上不思進取,不想當領導的員工不是一個好員工。
并非是讓你不擇手段,踩在別人的身體上往上爬,而是明白自己的方向,大膽地追求卓越。
我認為,沒有一個領導會拒絕一個上進的員工。沒有一家公司,希望自己的員工一直很傻很“懂事”。
總之——
你可以很懂事,但你得有想法。
你可以很懂事,但你得有原則。
你可以很懂事,但你得愛自己。
你可以很懂事,但要拒絕做一個“爛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