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歲孩子感統失調檢查表,請對號入住,這些感統知識不得不知!

感覺統合簡稱感統,是機體將各種感覺通路的信息輸入大腦,經過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系、統一,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并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01

前庭平衡失調

比如我們聽到老師說話的信息、看到黑板上書寫的漢子、手握筆的感覺、我們的腦袋克服重力的影響來保證身體坐直等,這些信息都會受到前庭覺的處理,才能使我們更好地處理學習任務。

常見的前庭發展不良檢查表

1.寫反字:很容易會把某些字寫反,如“b”與“d”、“6”與“9”、“p”與“q”等。

2.對于強烈、加速以及旋轉的動作有很大的需求:例如在有滑輪的椅子上來回搖晃、旋轉,在彈跳床上不停的跳,愛坐云霄飛車,喜歡在轉彎處追逐競速,做再多次也不會覺得頭暈。

3.常常喜歡從很高的地方往下跳

4.好像需要不停的動來動去,才能夠維持身體的動作似的:搖來搖去,蕩來蕩去,不停旋轉,不停抖動身體,搖頭,甩手,坐立難安。根本沒辦法好好的坐下來。

5.平衡感很差,常常跌倒。

6.常常不小心就撞翻物品或撞上家具。

7.左右分不清楚:這樣的孩子常常會分不清左右邊,尤其是在沒時間可以細想的時候。

8.耐性耐力差:常常等不急,耐不住性子。

9.無法流暢地把一行字從左到右讀完,中途一定會停頓,眨眨眼然后才重新聚焦。

10.沒辦法盯著一個正在移動的物體,常常跟丟。例如看球賽時常常不知道球跑到哪里去了。

常見的視覺功能統合不良檢查表

1.移動視線的過程有困難:從一個焦點移動到另一個焦點有困難,例如無法從盯著黑板的狀態,正確地把實現移動到自己的筆記本上,在跨頁閱讀的時候,必須轉動頭部或是歪著頭看。

2.瞇著眼睛看東西:因為腦部無法快速過濾掉不重要的視覺訊息,因此看東西的時候常常瞇著眼睛來幫忙減少不必要的視覺輸入,也很愛閉上或遮住一只眼睛。

3.無法順著一個方向,很平順的移動視線:例如看書時,很難從頭到尾把一行字看完,再看下一行,看著看著不是跳字就是跳行。

4.不喜歡閱讀:通常不愛閱讀,或是很快就失去耐性。

5.視覺區辨不良:通常看不出較小的差異,例如,玩“找不同”這種游戲時,有明顯的障礙,總是找不出兩張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寫字漏東漏西:寫字時常常會漏掉筆畫,寫一串數字時也會少掉幾個。

7.寫字不整齊:通常很難把一行字寫整齊,不是越寫越高,就是越寫越低,有時寫著寫著就歪倒格子外頭去。

8.經常撞到東西:常誤判周圍環境中物品的相對距離,所以常常會不小心一頭撞上家具。

9.容易迷路:方向感很差,常會迷路。

10.耐力差:在學校里看黑板上課時,很容易就感到疲累。

常見的聽覺功能統合不良檢查表

1.聲音來源分辨困難:好像沒辦法單純借由聽覺來辨識聲音的來源與方向,總是要轉頭到處看來看去,才能找出聲音是從哪里來的。

2.難以專注:無法專注于聆聽某個聲音,總是會被其他聲音干擾。例如,上課時只要教室里有其他聲音,就無法專注于老師的上課內容。

3.聽理解力差:沒辦法了解或記憶他所聽到的訊息。可能會常常誤解別人所講的內容,常常要求對方重新說一次,通常一次只能執行一個或兩個連續的指令,多了就會記不得。

4.表達想法困難:對于要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有困難。例如,想表達“我覺得今天學校的午餐中,玉米濃湯很美味”可能會說成“那個湯我愛吃”。

5.抓不到談話的主題:有時無法感受他人談話的重點,例如,當別人正在討論畢業旅行事項,他會自顧自地說起他的寵物。

6.回答不切題:和別人說話時,無法針對別人的問題做出適當的反應,例如當被問到“你早餐吃些什么?”他會回答“我平常最愛吃薯條”。

7.語言學習不良:懂得的詞匯量偏少,有時沒辦法使用正確的文法,語句,例如,“因為今天下雨,所以要帶傘”說成“要帶傘,所以下雨”。

02

本體感失調

本體感是我們對于身體的一種感覺,影響我們對身體的控制,我們在書寫過程中對筆的控制需要用到手部的肌肉、保持坐姿需要運用腰部的肌力、說話時需要口腔肌肉的配合,所以本體感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行為。

常見的本體覺失調檢查表

1.怕高:對于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高度也無法忍受;下樓梯的時候會異常的緊張,雙手緊握扶手;不敢從有護欄的陽臺往外看。

2.討厭雙腳懸空:不喜歡坐高腳椅或被高高的抱起,總是掙扎著要下來。如果有爸爸媽媽在身邊幫忙,又是會愿意配合一下,時間一久還是會吵著要回到地面上。

3.不愛玩游樂場中的大型設施:例如秋千、滑板、攀爬架還有旋轉木馬等。

4.不喜歡參加體能性的活動:例如跑步,騎腳踏車,滑雪橇或是跳舞等。

5.不喜歡爬樓梯:一上樓梯就覺得不舒服,常常貼著墻走或是緊抓著扶手。

6.容易覺得暈眩:不管是乘車,坐船,搭火車還是搭飛機,都很容易暈眩。嚴重一點的,甚至連搭乘手扶梯和電梯也會無法忍受。

7.不敢往下跳:盡可能的避免做從上面往下跳的動作。

8.容易頭暈:被轉幾個圈就會失去平衡,頭暈甚至想吐。

9.不敢爬高:即使是雙手可以抓牢的簡單攀爬動作,他都不愿意做。

10.上下樓梯困難: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上下樓梯。

11.動作緩慢:在一般操作中總是動作慢,比如上車下車,從車子里的前座移動到后座,或是在高高低低的路面行走等。

12.擔心墜落:上下樓梯的時候,比別的孩子還常緊緊抓住扶手。

13.較偏好靜態活動:不喜歡玩會移動的玩具,喜歡可以在固定位置玩的東西。

03

觸覺失調

觸覺是孩子從在媽媽的子宮里,一直到出生、成長過程中都需要運用的最基本的感覺。我們能感受到冷、熱、痛、癢等,都是來自觸覺。在生活學習中,我們感受衣服的材質、感覺書本的材料、通過擁抱建立和同伴的信任,這些都是通過觸覺來實現的。

常見的觸覺過度敏感檢查表

1.不愛洗臉或洗頭:不喜歡臉或是頭被觸碰,例如洗臉或洗頭。

2.不愛洗澡:不喜歡洗澡,或是堅持洗澡水一定要是熱的或是冷的。

3.不愛穿襪:光是穿襪子這件事就可以搞得一個頭兩個大。他們總是盡可能把襪子脫掉。有些小朋友會無法忍受襪子的縫隙,有些小朋友則無法忍受襪子穿著的時候有點歪掉。

4.不愛刷牙:拒絕刷牙,非常討厭看牙醫。

5.不愿赤腳走草地、沙地:不肯赤腳走在草地上,沙土上或是涉水。

6.不喜歡剪指甲:找盡理由逃避剪指甲,每次都哇哇叫甚至大哭。

7.拒絕梳發或剪發:如果要動到他的頭發,不是激烈反抗就是大哭。梳頭發,剪頭發,洗頭發,甚至是拍拍他的頭發也會引起他很大的反應。當他身上的毛發被翻動的時候,就會引起他不舒服的反應,有時甚至只是一點微風吹動他的毛發,都會讓他難以忍受。

8.情緒起伏大:在高高興興玩游戲時,常常會突然生氣,讓人難以應付。

9.對衣服材質挑剔:對衣服的材質挑三揀四,不喜歡新衣服,粗糙的花紋,襯衫的領子,套頭衫,毛衣,帽子或圍巾等。

10.挑剔食物:挑食——只愛吃特定種類的食物。這樣的孩子可能只局限于吃某些種類的食物,不愿意接受新口味。食物溫度——有些小朋友會拒絕熱食,有些則排斥冷掉的食物。

11.拒絕陌生人的觸碰:除了父母家人與熟悉的人之外,會拒絕別人善意的拍肩關懷等觸碰到身體的動作。

12.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對于會產生觸碰行為的狀況,會感到不舒服或有情緒化的反應。

13.排斥輕微觸碰:對于他人不小心輕微的觸碰,也會產生不舒服與情緒化的反應,因為表現出焦慮,敵意與攻擊性。在他還是個嬰兒的時候,可能就會拒絕擁抱逗弄或安撫的動作。

14.不喜歡會弄臟的游戲:不喜歡臟臟的感覺,因此排斥如玩沙,手指畫,黏貼,涂料,泥巴還有粘土等游戲,而且異常的吹毛求疵,就算只有沾到一點點土也要立刻洗掉。

15.疼痛反應過度:對于身體上的疼痛經驗反應過度,即便是一點小刮傷也會大驚小怪。

16.踮腳尖走:常可以看到他踮著腳尖走路,以減少跟地面接觸的機會。

常見的觸覺反應遲鈍檢查表

1.反應遲鈍:除非是很強烈的刺激,否則好像對觸碰沒什么反應。

2.對臟沒有反應:對于臉上臟臟的沒什么感覺,甚至是在嘴巴或鼻子四周,因此他通常不會在意自己嘴巴臟了或是流鼻涕了。

3.對于疼痛沒有反應:對于刮傷,挫傷,被切割到或是被射擊到所引起的疼痛,似乎沒什么反應。

4.感覺不到別人痛苦:在游戲的時候,常撞到其他小朋友或是寵物,但看起來一點歉意都沒有,因為他根本感覺不到別人(或小動物)的痛苦。

5.丟三落四:因為觸覺系統感應不良,東西忘了拿他也不會有什么感覺,所以老是丟三落四。

感統失調不是病,通過專業的感統訓練就能對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進行改善。所以,如果孩子身上出現了你無法解決的問題,請盡早讓孩子接受專業的訓練。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孤影照蕭秋盡雨,陪君醉煞翠樽吟,撩情濃郁離別愛,空視離休易斷魂
    栩辰徉閱讀 443評論 5 11
  • 畢業前的我,是那么躍躍欲試,開心可以見識新環境的歡脫。畢業后的我,有時候卻想回到幼兒園,重新過一遍人生。 記得,小...
    搭骨牌的Nola閱讀 618評論 2 5
  • 最大的驚喜在于懷了三胎 曾經我說過,生個三胎給姨父他們 但是自從上次外婆過世后 去姨父家玩 我突然明白了“我們終究...
    有氧魚閱讀 15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