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家里,母親一直不允許我關房間門,不管是發呆時,學習時,還是睡覺時。
其實我也說不出什么理由必須關門,家里一直很安靜,甚至于冷清。小時候習慣了聽話,也從沒想過為關門這點小事找理由與母親抗衡。但確實有那么一些時候,我是想要把房間門關了,自己呆在里面安安靜靜地發呆或做些私密的事情,不希望總被那一雙眼睛故意或無意地監視??擅慨斘野逊块g門一關,母親就會急匆匆把門打開,或是在門外大叫開門。用她的話來說,好端端地干嘛房間門呢?在里面肯定是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
在她眼里就不應該有所謂的隱私。
長期以往,我慢慢地就形成了在他面前不敢有保留也不敢有隱私。當時也太在意隱私這事,對母親信息公開,讓她安心無所顧慮,我就能避免她的質問和臉色,能避自己無力的掙扎,所以我也就習得了通過袒露自己來換取自己的安定。
但是我意想不到的是,這種習得的行為,會一直伴隨我的整個求學階段,而且也帶進了我的社會工作階段。
和別人交往時,不管面對的是什么人,不管是朋友同學同事還是陌生人,哪怕是商店里的服務員,我都不自覺地認為應該受到他們的監控。我跟他們說一件事情時,要是有什么細節的隱瞞和保留,我心里就會非常過意不去、很難受,自己被自己綁架了。
實際上,別人對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對我的想法,對我的種種過往,其實壓根不敢興趣。我向他們掏心掏肺毫無保留地說出這一切,非但沒有拉近與之的距離,反而給他們造成了困擾,讓他們覺得很煩人。
后來等我意識到這個情況已經太晚了,那是已經工作兩年后。在一線城市工作,節奏很快,每個人的時間很緊迫。說話時無所不盡,反而是在強占、浪費別人的時間。
他們對我認為是隱私是細節是掏心掏肺的話完全不感興趣,在我說話的時候總是一副不耐煩不愿意聽的樣子,我終于醒悟了。
在外人面前袒露自己無所保留,不會讓人覺得安心,因為他們壓根不在意我。而這樣做,只會令自己變得沒有神秘,繼而讓別人看輕。
剛剛我去了一間商店,覺得東西不合適想走。一般人就會直接走人,我也知道應該如此,但心理覺得不跟那老板說一聲心里就過意不去,就像兒時若不向我母親匯報一下就行動心里會忐忑難受。
而實際的情況是,我跟那老板娘說不太合適,謝謝。人家老板娘連正眼都沒看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