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開始動手學(xué)著做饅頭,一和一揉間,居然升起點點感慨。
大學(xué)以前是討厭是面食的,面條饅頭,尤其是沒有味道的白饅頭,以至于母上大人每天的早餐要用鴛鴦鍋做,單獨為煮制家鄉(xiāng)的米粉。或許是和豬頭哥哥開始談戀愛后,每次食堂吃飯,主食他總是要選擇饅頭吧,就這樣一點點也跟著吃上了。
等第一次到豬頭哥哥家,才真正體會到一日三餐全是饅頭是什么樣的體驗。那饅頭,帶著北方的厚實,稍一冷卻,一觸碰便能掉下渣來,全然不像我在南方見過的酥軟白胖。初始,連續(xù)吃了3天后我得開始以泡面度日了,每次返回寧波,必定要惡狠狠地連續(xù)吃上3天米飯來填補受傷的胃和想念的心。然而9年過去,我竟也漸漸習(xí)慣那種生活,很自然的在開餐時分饅頭就著稀飯吃饅頭。
至于什么時候開始習(xí)慣了在南方也以饅頭度日了呢,那更是說不清了。今日開始嘗試,是希望能練出手藝解豬頭哥哥的饞,也是想回婆家時不再一昧袖手旁觀。
然而,這看似簡單的食物競也那般不容易。和面,要的是手勁,巧勁我還沒練出;捏形狀,真的也難煞我也。幾經(jīng)折騰,貌似像模像樣的出來,然而苦等了許久,竟然沒有發(fā)好,蒸熟后塌下去,全然無狀,發(fā)暗,硬。
不免有幾分掃興。世事的確如此,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不過繼續(xù)努力吧,時間花在哪兒,收獲會在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