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聽說桐島要退部】你想成為什么樣的大人?

“聽說桐島要退部”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六七歲的桐島是學校的風云人物,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排球社的主力隊員,校花女友,每天等他一起回家的好朋友,就在選拔賽的前夕,學校里傳開“聽說桐島要退部”。于是,學校里不同社團,各個階層的人們從這個跟往常一樣的周五開始,經歷了表現形色不同的沖突和反應。

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有階層,甚至有等級,每個人之間的友情維系也與這學校關系緊密相連,歸屬于不同的社團,就象征著不同的隸屬團體,與什么人交朋友,就象征了在學校的社會地位。

桐島的女友是校花,桐島好友的女友就是校花的好朋友,沒有什么理由的聚集在一起,會嘲笑不同團體的人,也不能理解其他人口中的努力。每天等待桐島練習后一起回家的伙伴,并沒有一直參與的社團,單純靠打籃球消磨課后的時光,卻也因為桐島的存在,在學校里引來矚目。然而,桐島的退部,讓更多人失去了意義,失去了成為誰,做什么的意義,甚至沒有了等待本來單純的目的。

?作為替補有機會走上賽場的小泉,拼命努力卻不能煉成慣性肌肉的實果,想拍出自己喜歡電影的前田,因為暗戀在天臺練習樂器的澤島、每天不曾停歇聯系的棒球隊長和真的是愛打籃球的友弘,這些看似做著有意義事情的人,卻也始終說不出其中的道理。付出了萬般努力,最終仍然不能提升水準,做了很多事情始終也不能得到認可。大多數的無用功,也讓他們心生困擾,不知道何去何從。

就是這樣的青春啊,好像為了誰而活,為了什么而努力,卻總是隔著一層厚玻璃紙,看不透,只有影像。

在哀嘆、困惑、隱晦的言語中,每個人都在困惑著,我會成為什么樣的大人啊。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大人啊?

執意用父親留下來的8毫米相機的前田,希望可以成為姐姐一樣的羽毛球選手的實果,或者也不知道別人拼搏的意義更不清楚自己做什么的宏樹,在桐島退部后,留下來的都是一場成長的困惑。

從16歲問到26歲,我還是不清楚,我想要成為什么樣的大人,希望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卻也在時光里碌碌無為,嘴上說著青春萬歲,卻也明白自己混沌度日的生活。

成長本就是被推著走的旅程,出發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要去哪里,遇到誰,怎么樣,只是走開了,就跟著做,或者原地站著。哪有小說一愛數十年生離死別的戀情,也沒有電影里頭懸梁錐刺股的奮進,大多數時候都是小團體的嬉笑,跟一邊埋怨作業太多,卻不得不努力學習的怨念。每次,看到別人,就開始想那樣多好,我要成為那樣的人,看到污點就開始全盤否定。

一面困擾著,一面走著,直到好像老大不小的年紀,還在問自己,我想成為什么樣的大人啊?

可是,成長和青春里哪里有答案,都是在犯錯之后,突然明白,都是在一夜之間,突然長大。懷著,這樣也不賴,不如試一試的想法,開始做,總想做總比不做要好,然后慢慢成為了某一種的人。模樣不太清晰,觀點也不太明確,不確定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模樣,但在過程中,也沒有停止督促自己改進,成長。

或許,每個努力過的人,都會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雖然,我并不確定。但就好像,在情熱大陸東出昌大(菊池宏樹的扮演者)的紀錄片末尾,東出久久不語的沉默和跟背景音里“你會成為好的大人”的期盼一樣,總會有別人看到的模樣。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片子里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桐島的正面形象,唯一的影響是一個坐在天臺的愿景。全片以時間為線索,通過反復出現的星期幾,從不同人的角度,豐富了整個事件的發生,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心理變化。整部電影的高潮巧妙的將各個社團以及歸宅組串聯在了一起,以交響樂為底色,成功的渲染了人物內心情緒的釋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