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出我心》這本書里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考的寫作清單,來用于記錄靈感防止沒什么東西可寫。
題目便是其中的一個建議了。
你認為自己是什么動物的?(這里面的動物常常表示了一種意像,或許從中你還可以洞察對自我的一些看法,也有助于你認識自己呀~)
好了,我的想法:
我沒有狗的那般忠誠因為我的立場有時不太堅定,我沒有牛的辛勤勞作因為我“不吃回頭草”(對于看過的東西很少有耐心去回顧),我沒有蟒蛇那般惡毒只因為我的未涉世事也不懂得那毒液的恐怖,我沒有羊駝那般可愛因為我的身材沒有那么強壯~我沒有貓那般靈敏與婀娜多姿,因為我想當一位跑者,這需要堅持與平穩……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從哪里去?
據說這是人生三大謎題,而對于第一問,大家都想有所了解,似乎對自身的了解讓人更有安全感,而我也似乎在這條道路自以為做的事情有點多,倒不如說是無知。
我嘛,我認為我應該是一頭豬,當然也別那么快下定論,因為你對我什么都沒有了解而我本身也可能對我存在著無知與愚妄,我(與你)先別著急下定論,讓我來靜靜聽聽我那不長的論述。
首先是,懶。它的簡單表現為“不干正事”,要么干正事的時候容易走神。這跟豬有什么聯系嗎?我覺得,為什么我認為自己像豬呢,部分原因可能是孤陋寡聞,沒有見過太多的動物,自然也就找不到合理的素材來對應,而豬,卻又是我們生活中最親近的,我們或多或少有著它身上的一些壞毛病,是因為我們是動物嗎?
我認為這里的豬,倒是更以為是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里描述的那只豬,特立獨行的豬。好吧,我認為我的豬其實就是有那么一點點不同,沒有那么夸張,而這不同在于,還有救!(哈哈,之前在這里斷了)
認為自己像(不要是了)一頭豬,與當時的情緒有關,在身體疲勞的情況下,還玩游戲得不到想要的快感時,覺得自己很渣,不積極做事又有時控制不了自己,這就是一個簡單的背景了。
我們還是說回豬把,認為自己像一頭豬,可能是覺得與豬的天性有點相似的(天性在這里是指不積極做事,或者懶吧~)
不過,我想得把它pass掉了,因為那很可能只代表一部分的我,于是,為了不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太遠(時間不夠不要拖稿),就到這里結束了??(???????=???? ???????)??
這樣~(*?_?)ノ⌒*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