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大要素助你養成堅韌人格,從此人生再也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

你焦慮嗎?

如果你生活在北上廣,10個人中敢有9個承認自己生活在焦慮中。

“產后抑郁癥”、“職業倦怠感”、“創傷后應激障礙”這些早就不是什么新名詞了。

比這些病痛的折磨還要讓人筋疲力盡的是,我們還要假裝自己很好,什么事都沒有。加倍的去掩蓋真實的自己,因為我們害怕讓身邊人感到不舒服,害怕周圍的人們看出我們的軟弱。

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經過長期的研究和分析,發現: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比起智力、學習成績或者長相,堅毅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

渴望成功的你,需要有一顆堅韌的心。當你身陷逆境,無力自拔時,你更需要有一副心靈的盔甲,保護你不被心理痛苦和感情傷害所摧殘。

這本《逆境成長——堅韌人格養成手冊》為我們指出了塑造堅韌人格的道路。

封面圖

根據作者們的研究總結,具備堅韌人格的成功人士身上都有五大共同要素

簡單說來,就是在遭遇挫折時,你得先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當然僅有樂觀主義是不夠的,你還得果斷地行動,要有勇氣去做艱難的決定,在做決定時以道德羅盤為指引,一旦付諸實施就要頑強不屈,要挖掘出身心中所蘊藏的能力,就得靠人際支持做你的后盾。

《逆境成長》為何敢如此肯定的認為,堅韌人格的核心就是這五大要素呢?

對此,我們不得不先來認識一下本書的三位作者。

小喬治·S.埃弗利(臨床醫生)

現代壓力管理創立人,人類韌性領域先鋒人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與行為科學系副教授,馬里蘭洛約拉大學心理學教授。

道格拉斯·A.斯特勞斯(企業家)

組織心理學博士,巴爾的摩CEO俱樂部的創始人及主席。

在經歷了女兒自殺身亡之后,作為一名悲痛的父親,他創立了一個以女兒名字命名的非營利基金會,使人們關注心理健康問題,減少誤解,更好地預防青少年自殺。

丹尼斯·K.麥科馬克(戰斗英雄)

原海豹突擊隊成員,人類行為學博士,心理學博士。他在進行BUD/S(基礎水下爆破/海豹課程)訓練時,就開始探尋隊友們的堅韌之路。

三位作者對堅韌人格的追索之路各不相同,但他們一致認為堅韌人格的核心就是本書提出的五大要素。這本書可以說是他們經過40多年研究和實驗后的沉淀。

《逆境成長》通過三步,循序漸進地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培養堅韌人格。

1自我評估表

每章開頭的自我評估表,是為了讓你快速了解五要素目前在你身上的狀況。當你開始按照書本指示操作,這張評估表也可以幫助你記錄變化,讓你看到你自己的進步。

2如何正確理解五大要素

在講解這五大要素時,作者們以大量“無名英雄”的故事,作為案例分享給我們。

這些故事描寫都很生動,你會感覺到和英雄們一起經歷險阻,絕地重生。

3如何養成五要素的行動指南

在行動指南中,你不僅可以學到練成堅韌人格的方法,還能學到瑞士奶酪法則幫助你治愈拖延癥,以及奧卡姆剃刀理論幫你在大量信息面前做出選擇。


這本書對應的讀者年齡非常廣,雖然年輕的大腦具備優越的可塑性,但最新研究表明,極端的逆境、壓力和創傷事件會引發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大量活動,能模仿年輕時的彈性,從而促進學習。

相信作為一名成年人,在看完書后,你一定會知道如何應對壓力挑戰。

那這本書對我們下一代的人格塑造有哪些幫助呢?

以下兩個問題,是我看完書后的一些個人想法,僅供各位父母們做個參考。

1我們該對孩子的未來抱有怎樣的期待?做個有成就的偉人?還是做個平凡快樂的普通人?

有人認為,中國家長和西方家長相比最大不同點,就是我們無法接受我們的孩子將來可能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就是現實。

既然我們的孩子絕大多數注定是個普通人,我們做父母為何不對孩子寬容一點?讓孩子做一個幸福快樂的普通人。

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要是做父母的降低期望,換來的不是“平凡快樂的普通人”而是“平凡焦慮的普通人”,那該怎么辦?

《逆境成長》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經常有人告訴我們“不要期望太高”,或者“盡力而為,別太失望,畢竟,勝利者只有一個”。家長如果教孩子不要期望太高,失敗也能接受,那就會毀了孩子的成功。家長的意圖很好,想要讓孩子不承受失敗的痛苦,讓孩子逐步適應。問題是這些早期的信息會造成非常有害的、對平庸和失敗的心理預期。

在孩子年幼時,心中留下對自己的負面預期,即便是很微不足道的否定信息,也會衍生出更為負面的錯覺,最終真的變成什么都做不好的孩子。這就是自證預言的力量。

一個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普通人,如何談得上幸福快樂?

書中還引用了心理學家馬丁·E.P.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的話:

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我們教給孩子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有所成就。這個目標如今已經被另外兩個目標趕超了,那就是快樂和自尊。”塞利格曼認為我們并不能把持久的自尊直接教給孩子。他說“自尊來源于……在這個世界的成功和失敗。”自尊要靠自己去贏得,而不是被給予。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鼓勵孩子以讓他感覺良好,而是教給孩子把事情做好的技能

其實作為一名母親,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樂,在此前提上能有所成就當然好,如若不然,做個普通人我也能接受。

所以我的結論是,不妨一開始就對孩子的期望高一點,把他或她當個“皇位繼承人”來培養。告訴孩子,我希望他或她做到最好,如果做不到,請幫孩子分析差距在哪里?教給他縮小差距的技能,并督促她認真執行,讓他看到自己努力后的成效。即便最后沒能“繼承皇位”,她也會收獲快樂和自尊!

2在所有人都不遵守規則的情況下,你也不去遵守規則,這算不算作弊呢?

《逆境成長》中有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案例:

6次獲得環法自行車賽冠軍選手——蘭斯·阿姆斯特朗。2012年6月,美國反興奮劑機構指控阿姆斯特朗使用違禁藥物,同年8月,該機構判決阿姆斯特終身禁賽。阿姆斯特朗為自己辯解,他不認為自己是在作弊,他只是想創造公平競爭的機會。因為其他選手都在作弊,他所在的美國郵政隊沒有那么過分,自己被抓,主要是因為樹大招風。

對此你怎么認為呢?假定阿姆斯特朗說其他選手都服用違禁藥物是真的,那么阿姆斯特朗也使用藥物算不算作弊?

將來你準備怎么給孩子介紹這個社會的規則?當孩子看到那些插隊、闖紅燈、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現象,質疑你介紹的規則,你又該如何向他們解釋?

對此我的看法是:看到別人因為不守規矩,得到了眼前的好處就變得跟他們一樣,才是最壞的做法。

社會心理學中的破窗理論是指如果附近有破碎的窗戶沒有得到修繕,墻上的涂鴉沒有得到清理,那么就會有更多的窗戶被打破,更多的涂鴉被制造,甚至升級為犯罪和暴力。

按照破窗理論,不良行為如果得不到制止,人們就會習以為常,司空見慣,更多的不良行為就會隨之發生。

人性本身就是個矛盾體,善惡混雜。任何人都有自私 貪婪 殘暴的一面,只要有適合的土壤,人性的丑惡面就會發芽生長,結出可怕的惡果。

在大家都“作弊”時該如何獨善其身呢?

1982年里根夫人參觀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市朗費羅小學時,一名學生問她,如果有人主動給自己毒品,該怎么辦?里根夫人回答道:“坦率地說"不”

因此我會告訴我的孩子,對那個不遵守道德規則的自己,坦率說“不”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生活中的變故起初會讓我們措手不及,在遭遇挫折時,感到灰心喪氣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示弱,深吸一口氣,繼續戰斗,挺過去之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現在我知道為什么深圳的有錢人比東莞多了,深圳的買房客戶看房后很淡定的就定了,東莞的買房客戶跟你說房是不錯滴,但是 ...
    小產權房閱讀 183評論 0 0
  • 導語:《絕地求生》擁有一個成為現象級游戲需要的全部條件:布蘭登·格林早在H1Z1時期,就用“大逃殺”這種游戲類型點...
    小鹿姐閱讀 477評論 0 1
  • 不知道為什么,今天感覺自己是個假女生,因為把QQ頭像換成了男生,資料也改成了男的。有時候,真希望自己是個男生,那就...
    小蕊子ee閱讀 23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