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產假的關系,沒能參加到暑假的補課,開學前一周的補課也沒參加,這就導致學生已經入學一個月了,卻一直處于無班主任管理的狀態。一個月中,我除了參加過一次學校組織的趣味運動會,其他時間與學生均無任何交流。
對學生信息了解的匱乏讓我感到有些焦慮,其他老師反饋的信息都說他們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不參與互動,這又讓我感到自責。今晚是我給他們上的第一次課,雖然是晚自習,但我已計劃好,利用這一點時間,初步了解學生,為營造好班風打下基礎。
晚自習開始前,我提前半小時到了班級,隨意地走到各個小組,和同學們聊天。詢問他們關于班委隊伍、衛生情況、課堂氣氛,生活狀況等問題,閑談的氣氛很好,基本上沒有其他老師所說的“尷尬”“沉悶”的氛圍。學生年齡小,天性當然是活潑的,只是初來乍到,還未完全適應,所以也可以理解。
晚自習上了,我先做自我介紹,第一件事便是解決衛生問題,我讓學生討論衛生怎樣分工,學生自己設計出了方案,隨后又做了示范,提出了班級衛生的具體要求。第二件事是引導學生樹立愿景,給他們講了一些上一屆學生的故事,提出了對他們的期望:陽光、積極、善良。然后大家開始寫一封信,給三年后的自己。這可以算是為自己定目標了,雖然是比較長遠的目標,但也能起到激勵作用。
于我而言,他們短短幾行字可以讓我快速了解他們。我獲得的信息主要有兩點,一是許多同學都認為自己膽小、不自信,二是幾乎所有人都期待自己有更好的表現。也就是說,內在動力是有的,作為教師,在激發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教他們如何去做,教他們通過行動一步步達到自己的目標。而關于自我評價低的問題,是這個年齡段的正常現象,通過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豐富的活動,會使學生都找到自信,關鍵在于班主任提供的機會,哪怕范圍僅限于一個班級。
原本設計的內容還包括班委選舉,但是考慮到兩個因素,所以暫時放棄了。一是對學生還不了解,不能輕率做決定,二是一晚上信息量太大,怕學生難以消化。來日方長,一步一步地來,心里吃不了熱豆腐。
另外,今晚解決了幾件事,一是為學生示范了衛生標準,二是定了一個圖書管理員――楊歡歡。三是認識了一些同學:余天真、穆小梅、楊歡歡、陳潔、陳松至、李柏士、劉興宇、王天運、王元放、穆智、虞志、郭亞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