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名媽咪后,時不時都會對育兒產生一些想法,做一些思索。以下這個問題經常引發我的思考:
我理想中的女兒是什么樣的?
說是理想中的女兒,因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理想歸理想,孩子并不像泡茶,你拿紅茶茶葉就能泡出紅茶;拿普洱就能泡出普洱。寶寶是立體的,她會受到各各方面的不可數的因數所影響。其實對于理想的女兒,我心目中也并沒有一個清晰的界定。但是,我非常清晰哪些特質是我非常希望她能擁有的。首先,我希望她能是一個有批判思維的人。CRITICAL THINKING. 這個是我在澳洲念書的時候學到的,不同于統一答案,澳洲教育非常突出批判思維。簡單來說,同一個論題,站在不同的角度觀察,你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因此沒有統一答案。為什么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當今社會,發達的網絡給人們提供了方便,同時,我們還面臨著一個問題:inofbesity(information overload),信息太爆炸了!這會造成一個很可怕的惡果,就是知識很廣,但是知識深度嚴重缺乏。成因是當面對各類媒體爆炸多的信息時,不加以選擇,懶惰地接受,并且不愿意深入研究。所以,當我希望女兒能有批判性思維,意思就是希望她能做到思維不懶惰。觀點的背后有證據和邏輯支持,并非人云亦云。
這一來,不會輕易被他人所蒙騙;二來,引用我母校Griffith的校訓“Know more, Do more”;其三,活得輕松自在,不輕易被迷信之類的東西所困擾。當然,還有一個更加現實的理由:希望她將來的丈夫是個有思想有智慧的人。為什么這么說呢?當女兒她本身是一個樂于思考,勤奮好學的人的時候,會被一個渾渾噩噩,思維懶惰的男人吸引嗎?probably not,她應該會愛上一個能和她進行精神層面交流的人,而這個人必須是樂于思考的智者。
說起如何培養女兒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閱讀是必不可少的。有兩句關于閱讀的話(原話我忘了,意思相近)我很喜歡:“人只能經歷一種人生,而閱讀讓人經歷各種人生”;“懂的知識越豐富,你才能越有創意”。之怎么說呢,創意不是憑空蹦出來的,而是根據你的知識基礎演化而成的。比如說,飛機是根據觀察鳥的運動而創造出來的;根據蜻蜓,創造出了直升飛機。這些創新的背后,都有著鞏固的知識基礎支撐著。加上父母總是會把自己缺失的東西補到孩子身上吧?哈哈,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對閱讀都不是很感冒,除了學校的教科書和功課,閱讀量少得可憐。從來的我都未發現這是問題,直到長大后。長大后喜歡上了閱讀,覺得閱讀是開闊眼界最經濟實惠且高效的辦法!沒有之一!所以,開卷有益是大實話啊(淚流滿面)。對于閱讀這個相見恨晚的愛好,現在的我就是各種讀。所以,必須從娃娃抓起。
分享兩句戳中我痛點的話:
人丑就要多讀書。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必須在路上。
以上,分享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