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很長,就像我希望同你們的告別,是漫長而不知所終,好似永遠都不會到來。
忘了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心被你們的一舉一動揪著,你們開心我開心,你們難過我難過,你們憤懣我憤懣,你們沮喪我沮喪……你們的名你們的字,你們的聲音你們的動作,你們的背影你們的輪廓……時不時的閃現在我的腦海里,我的夢里,我的潛意識里,我所有情感暗涌的波瀾里。閉口不去承認自己已太過著迷,卻也沒辦法違抗內心因你而產生的焦慮、欣喜、悲慟的種種,或許言語可以撒謊,眼睛可以閉上拒絕袒露,但是心,明晃晃的在每一個月升的夜里,抑制不住的為你們歡呼,為你們哭泣,因你們前進,因你們無眠。這樣的往復不安定的自己,從你們開口說告別的那刻,早就搭上了風雨飄搖的船,在深藍的海里,一浮一沉,時間像海浪推著我前進,你在對岸亮起燈塔,就像迷霧中的指航,又像悶夏抓不住手心的螢火蟲,忽明忽滅。冬天總會到來,夏天終將過去,我可能迷航可能歸港,你們注定會離開。
一切像是毫無預兆,又像預謀已久。我常常覺得,去年冬專的發行給韋瓦第計劃劃上完美句點,也像是給這趟終有盼頭的四季音樂之旅悄悄寫上了告別。去年和前年絕對是作為打粉最開心的一段時光,至少于我而言是如此。一場接著一場的表演,一個地區接著一個地區的巡回,每一個月份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每一個月份都能聽見他們的聲音,每一個月份也因此變得很有意義。(當然不是每一場con都看,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看得見,就像亮光一樣讓人溫暖有希冀)這樣持續性的表演,就像永遠不會結束的盛宴,在演唱會結束后四處奔散離開的人兒,又在某個夜里再次相遇。他們就像是我和許多人認識,和許多美好事物相遇的緣分,每一次都感慨這是何其難得和何其榮幸。
冬專發行后,我第一次跑小巨蛋看他們表演,就是去年的故事未了演唱會。說是演唱會,更像是一場音樂會,沒有絢爛的射燈和舞臺效果,沒有喧嘩鼎沸的歡呼吶喊,沒有閃亮搖晃的綠色熒光棒,有的只是被主唱大人在網上頻頻放話后,大都守規矩不拍照不錄像,懂得適時歡呼和哭泣,用熱烈的掌聲報以吶喊的我們,和當天現場所有的感動。那天我從開場一直哭,好不容易收拾起眼淚,卻又在他們謝幕時分,啊龔哽咽的那一聲,我的眼淚又嘩啦啦的往下掉。一切是那么的不容易,那天的小巨蛋就像一場夢,我有幸能去參與他們的夢,分享期間的喜怒哀樂,遺憾的是那天我沒帶來自己的夢,所以在所有演唱空檔的talking里,眼前的人影恍然若夢,他們的聲音像呢喃,《未了》那首歌的舞美,我是流著眼淚看完的。
那天,就如同以往的每一次看con一般,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心里有無數個聲音,有一肚子的話想要說,都是關于他們的。停不住的快樂和興奮,手中攥緊的力量和勇敢,讓我在臺灣的幾天,不管多晚睡總能在陽光初升時咻的一聲翻騰起身。雖然那會的我很想再多看幾場,苦于沒有票而一度難過失落,也因演唱現場沒能近距離的看到過主唱而稍顯不快,但心還是被臺北的空氣很好的安撫,我們就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著,似乎離的很近,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心是快樂的。這樣的好情緒一直持續到飛機降落在廣州的那一刻,有那么一瞬間就如同通話故事里的灰姑娘在午夜十二點跑丟了水晶鞋,精致的馬車復原成南瓜車,身上的華服變成簡陋的素衣。離開了有他們的城市,想念變得更濃烈而難愈,一想到韋瓦第計劃的結束,我不可聯想到告別。當時的我隱約的覺得,他們可能很久都不會開演唱會,可能要休息一段時間,也沒深思到告別會提到休團這個份上。
今年的金曲獎,對打粉來說絕對是悲喜交加。中午剛因in summer的演出而奮戰搶票一番,晚上又因金曲獎的頒獎典禮而緊張。那天對于我而言,也絕對是難忘的,很湊巧是我畢業一周年,閨蜜來到我的城市和我相聚。在經歷了翻墻經常斷線之后,我放棄了搶票,對于這個決定我至今還覺得是遺憾,應該算是一種懊悔吧。(看看現如今after summer的搶票,就知道拓元是多么多么的厚道)in summer的28場小型巡演,如果說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看幾場,我希望是同名、陪我歌唱和夏狂熱。(當然貪心的是什么都想要)每一張專輯都有那么一首我想再聽一次現場,也都有那么一首我想聽一次現場,更有那么一首我私心覺得是屬于我的歌。它陪我扛過、走過、經歷過的歲月,就在那首歌的旋律響起的片刻里,回憶鋪面而來,眼淚和歡笑也同時存在。所以對于放棄in summer搶票,我下了很大決定卻也還是不甘心,如果知道后來他們會宣布休團,會想以這樣回顧以往的方式去做一場告別,我多么希望能參與到你們喜歡的方式,和你們告別,拍一張張分別的紀念,好讓我在往后的日子里,想起的時候,能多一點想念的分量。
在金曲獎開始之前,我說我最希望的肯定是大獲全勝,當然這難度有點高,至少我希望能拿到最佳樂團、最佳專輯制作人、最佳作詞這幾個大項,開心的是我都遂愿了。最佳樂團頒發的時候我躺著狂歡,最佳專輯制作人揭曉時分,我的心被揪著有點生疼,害怕緊張的情緒不斷蔓延,忐忑不安的一直在腦中打轉,我知道競爭對手的強勁,也知道林老板的艱辛和他們的努力,對于我而言,冬專完美的一字不差。當《冬 未了》三個字從頒獎人口中被念出時,我不顧形象的哭了,我大聲的笑著然后眼淚就出來了。主唱在現場也是哭的一塌糊涂,團員的欣喜難掩,這一個獎項看著比他們自己得獎還興奮,因為他們深知這一路,就像青峰所說的,想起了十三年來的點點滴滴。太多的情緒難以訴說,太多的故事還在繼續,我似乎懂得,又似乎不懂,我開心著流著眼淚,那一刻時間變得好漫長,我多希望可以就此凝固。我反復看著宣布獲獎人的那一段視頻,看著大伙欣喜雀躍淚流狂歡,看著林老板被團員大伙護送著上頒獎臺,看著林老板捧著獎杯嘴抿了抿,看著林老板最后的一個深而意味深長的鞠躬……我以為這是一個完美的ending,因此我的心情極好,有太多的話想說,有太多的想要分享和慶祝,所有的熱情和狂歡,被隨后而來的慶功宴上的一段談話,澆滅得一絲火苗不剩,心情猶如坐過山車,瞬間從天堂墜入地獄。你們在慶功宴上脫口而出的一句休團,輕描淡寫的一句三年,我整夜整夜的醒著,想抓出一點開玩笑的蛛絲馬跡,好去擊潰所有在內心翻騰的不舍和難過。第二天醒來后,我知道許多人跟我一樣整夜沒有睡,黑著眼眶,心情從昨夜的快樂墮入深淵,在難以置信和不敢相信的天平上徘徊,躲不過的卻是事實。
從你們口出說出的休團,就像一個符號,烙刻在所有的回憶里。回憶很美很甜,可是一想到休團再無添新意,一切就變得苦澀難耐。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我又一次深刻的意識到時間存在的意義,就是提醒我,有些美好即將迎來結束,有些快樂也會終結。你停滯不前,時光也從你身邊溜走,我腦海里從去年故事未了演唱會結束后一直在擔憂的事情,變成了事實,活生生的擺在面前,一切面目是那么可憎卻無可奈何。你沒辦法阻止,只能等待發生。
那時候還沒有開始in summer的28場巡演,還不知道接下來還有謝天謝地,還有小巨蛋DVD,還有內地的after summer9場表演……我私心以為,重走十三年前那未完的旅程,就是這場告別的終點。就像你從不知道,十三年前的一場以告別為名義的表演,因為遇見了林暐哲,一個句號變成了起點。十三年后,你們出了十張專輯,出了幾百首歌,做了幾百場表演,去過好多地方見過好多人,一個找到一個,最后遇見了這樣一大片綠色的海洋。你們想用這樣的方式與我們告別,我相信這是你們喜歡的方式,也是我喜歡的方式,以往的每一次演出,不管你們實際參與策劃的成分有多高,我都承認我愛所有你們的安排。可能深愛著,也就忘記了需要存留理智去對抗一些不合理,而我卻深信我并非癡迷,只是你們真的用心用意給過很多難能可貴的完美,怎么能不是肯定呢。每一場都想參加,每一張專輯都是一個特定的心情,很多翻唱過的歌曲也帶給我不一樣的意義,我也像跟著你們去回顧走過來時的路,跟著你們去看看以往的美好,去拾掇我自己也曾丟失的勇氣。
可實際上,我一張票也沒有搶到,每周一下午兩點一刻在手機上狂按,心都快緊張和壓抑出病來,還是以失敗告終。一場接著一場,一天接著一天,一首接著一首,每周五的晚上在微博看去現場的人文字直播,每周日的晚上蹲在電腦前看直播,看著那個影像模糊的看不出人影,但是歌聲卻好像在耳邊飛著的視頻,然后又興奮的一整夜睡不著。每周期待他們的新cos,期待他們的新曲目,期待他們的新翻唱,期待他們的新梗……每一周雖然不在現場卻多了好多期待,期待在每一周蔓延,從周五到周日,再從下周五到下下周日,往復中我興奮于主唱終于翻唱了那首那首歌,終于有幸聽到了錄制的live版本。從《東京餐館的china girl》、《rootless tree》、《最難得是相遇》、《我留下的一個生活》、《柔軟》到私下聽現場朋友說翻的《看看》、《兩者》……,和很多原本專輯里卻無緣聽到現場版的曲目,期待中,快樂和失落交加,像同名的《that moment is over》,小宇宙的《無言歌》,無美麗的《這天》,陪我歌唱里唱的《向左走 向右走》音樂劇里的歌曲,尤其是《不能遺忘的全部在左邊》、《游輪與冰山》,夏的《煽動》,無煩惱的《繭》,秋的《獨處的時候》,冬的《未了》,十年一刻的《追追追》和春的《各站停靠》。
每一張專輯都帶著遺憾,每一個周末的結束都是歷練,在我帶著好像要放棄獨自過好這一生的決定時,他們透露了要來內地的小秘密。這件事讓我枯萎的心又有了激情,他們卻遭遇了網絡的不明是非語言暴力攻擊,結果換來的是更加快速的休團進程。不到百日的告別,明年的一月二號,他們將終止一切,切切實實的將休團提上了日程。那時候的我甚至不希望他們來內地表演了,周遭有太多非議,連如今開票時候朋友都酸他們為什么門票賣那么貴,是不是要休團了趕著撈錢。解釋太多后,我就不想開口了,那會的我更寧愿他們還是當初寫《小宇宙》的少年,但如今他們已是《包圍》里的勇士,做那個一生一趟忠于自己表演的歌者。
after summer 還沒開票之初,我就做了決定,要力所能及的奔赴每一場,參與每一場。力所能及的最大不定因素,在于我可能搶不到票,就像如今北京站開唱在即,最想去的同名場我還沒有票。酒店定好了,機票和火車票也買了,假了請了,千里迢迢只為赴你一面之約。你甚至沒和我約定,我只是茫茫打粉中的一員,卻私心的以為,你們的表演是為了讓我們相遇,是對我的號召,雖然說著可恥,可少女心泛濫起來啥也都認為是理所當然和在理在意的。我甚至也沒想過這樣是否值得,有時候覺得挺迷惘的,花費已不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圍,卻拼了命想要去看一眼,哪怕是門口的小板凳,真的甘心嗎?肯定不甘心。真的值得嗎?我猶豫了。今年跨年的時候你們在深圳,我回家了。表演結束的時候,你說希望我們的2016年更值得更平安。或許不用每一天過的多好多精彩,但是要值得。值得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也是一件沒法丈量的事情。值得,是你們教會我的。
或許在旁人看來,一切都不值得,畢竟連我都猶豫了。不能參與到每一場的表演中,只能在門口,或者隔著屏幕看大家歡呼,近在咫尺卻遠在天邊的感覺真的挺難受的,還不如遠遠的回望,也算是憐憫的放過自己煎熬的心。就像in summer的最終場,我沒有去到臺灣,隔著彎彎的海峽,我竟能夠安慰自己,看不了現場也是天之阻隔,這樣一想心也通透許多。所以這一次奔赴千里去北京,我帶著能在最后一刻買到同名的幻想,更多的是,我想帶著以我的方式和你們告別的念想,去見你們,哪怕每一次都當做最后一次。
太多的不可預計和無能為力,只能注定我沒法辦法每一場都能參與到。私心想參與每一場,只是覺得這樣才算無遺憾的告別。可實際上不管怎么樣,如何的告別都會有遺憾,我甚至能將遺憾倒退到你們第一次來廣州的表演,你們12年的巡演,你們在小巨蛋的每場演出,你們在女巫店的表演……遺憾的永遠不會缺失,遺憾的我卻永遠阻止不了。參與了全部,我還是會遺憾謝天謝地,我還是會遺憾小巨蛋DVD,我還是會……告別意味著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而遺憾的卻不是彌補,而是當下沒法適時的參與。如果今天到了11月5號,我依舊買不到同名的票,我想我還是會哭,然后在過后的無數個日子里,我依舊覺得是遺憾,依舊覺得像是邁不過去的坎卻是實實在在在過活的日子。
你們以你們的方式告別,我也該以我的方式和你們告別。告別本來就不遂愿,所以一定會是遺憾,遺憾才會刻骨銘心,才能讓我三年后不忘卻你們,等你們歸來。你們的方式是用一趟一趟的旅程回到起點,而我也想用回憶的方式,去記住關于你們的點點滴滴,回到起點,不忘最初,不怕以后。
最近看的一場現場,就是四月份的上海春浪。炎熱的天,悶燥的空氣,和推搡擁擠的人群,天光暗下來的熒屏閃現的蘇打綠三個字。我個子矮小,努力踮起腳尖,透過密密麻麻的人群,還是什么也看不到。我聽到樂器被調撥三兩弦,周圍的人們開始歡呼開始吶喊,有人說小威,有人喊家凱,有人說團長……可是我什么也看不到,心躁動不安,直到青峰的歌聲傳到我的耳朵,我跟著人群左右搖擺。眼睛所無法看見的,耳朵聽見,遂不如人愿但還覺得一整天的勞累是值得的,值得就夠了。當然后來發生的事也在網絡上被炒得沸沸揚揚,那個晚上大家在群里互相安慰,又同仇敵愾的說著主辦方的不好,有人說青峰應該要發微博了,我想可能是吧。過了不久,臨近半夜的時候,我窩在被窩里聽著他用不熟練的軟件錄下的歌聲,哭了。那首歌是春浪前曝光的,寫給蕭煌奇的《下個街角》,臨近春浪開演前大家都在底下呼喊希望能聽到青峰唱一次。青峰覺得那天的突發狀況,令很多不遠千里而來的朋友很掃興,他知道我們心底里需要的,于是他做了,而這一次也徹底的暖了。
那個簡短的視頻,那個低吟的聲音,聽著聽著就像談戀愛時候,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男朋友半夜發語音哄我。我戴著耳機,窩在被窩里,聲音直接傳達到我的心底,仿佛他在身邊呢喃,一開始所有的憤懣和難受,也瞬間瓦解。凌晨搭飛機從廣州到上海,就為了這場音樂節的壓軸演出,從一早排到晚,擠在人群中不敢動不敢喊,就靜靜的等著他們的到來。而他們來了,卻過早的走了,還鬧出許多不快樂。回去的路上,我和小伙伴一路不說話,心中有許多說不出口的難受,哽咽著在喉里。到家以后各自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卻睡不著,明明被冷風吹得流鼻涕,被凍的膝蓋發紫,肚子也被餓的咕咕叫,身體疲憊精神恍惚,心還漂浮著。而他們,不知為何,聽到聲音的那一刻瞬間被治愈,總覺得生活很美好,再多的不堪都能夠去原諒。誰能保證每一次精心準備,付出諸多的相遇一定是美好的,就像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誤傷自己最親的人,一定得等到失去的危機意識出現后,才知道珍惜。那是上天留給我們的恩賜,從來都不是直接生恨的奪走,當然有許多意外,但愿我們都不要遇見意外。
到現在我也還沒搞清楚,我第一首聽的蘇打綠的歌曲是什么,卻清楚記得第一次看到蘇打綠這三個字的感受,那就是奇怪。那是初中在家里翻雜志看見的,有一篇長文中作者寫到自己喜歡的女孩子很喜歡蘇打綠,所以就買了蘇打綠的錄音帶給了那個女孩。當時我不認識蘇打綠,我直覺覺得那這個女孩一定很特別,才會喜歡這么特別名字的樂團。那會的我只知道蘇打餅干,蘇打汽水,還都是我喜歡的味道。后來喜歡上了,才發現原來蘇打綠他們的歌也是那樣的味道,有清新的一面,也有飲后沉思的快感,青峰處于邊緣性的聲線在情歌方面更是唱的捕攝人心,總能說出心中的痛,喊出內心的苦。
聽的第一首翻唱的歌曲是《我只在乎你》,聽的版本是07年小巨蛋的live。中間有一段空白,沒看過視頻的我一度竟以為那是忘詞,也才有了停頓之后的那段合唱。直到有一次,我帶著耳機靜靜的聽過,才隱約覺得那是哽咽的聲音,哭著唱不完整一句歌詞。我對于演唱會上歌者淚流的狀況,始終覺得是得多痛才能在萬千人面前哭,是要多信任才愿意袒露情感流淚。后來看過07年的演唱會紀實DVD,聽到《我只在乎你》時候,看到青峰在人群中掩面流淚,我總會不自覺地想要跟著哭,在ktv的時候也盡量少點這首歌,因為一到這段空白的地方,我也心跳加速,急促的無法呼吸。
粉的時間越久,了解的越多,他們的歌聽過千百遍熟爛于心,雖然也會有厭倦期,可是隔了一兩周,有時候只要一時半刻就有重新點開播放器,旋律響起的時候心又跟著漂浮起來,又開始覺得此乃天籟,百聽不厭,大抵愛到深處就成了習慣。手機播放器里的歌百分之八十是他們的,聽了一輪新歌,一定會回頭找他們的歌曲聽。難過的時候會聽,開心的時候會聽,甚至發呆的時候,都是慣常的打開播放器點擊蘇打綠的歌曲。好像所有的心情,所有天空的顏色,不管如何變幻,都有一首蘇打綠適合在此刻響起。
如果說喜歡蘇打綠,或者說有一個愛豆給我什么最大的改變,我想是懂得值得、變得勇敢和相信夢想。是你們給我勇氣追隨你們去不同的地方,遇見不同的人,接受相遇的好與壞;是你們讓我知道,凡事值得就好,糾結過往,踟躇當下并非是好事,我們一邊前行一邊紀念,一邊告別;是你們讓我還擁有相信夢想的能力,每次快要放棄的時候,腦海里就會響起07小巨蛋你說過的話,請讓我們當你們夢想的代言人。是的,你在故事未了演唱會也說,你覺得這是一個夢,而現在實現了。那天的我并沒有將夢想帶過去,它支離破碎,而如今依舊殘缺不止,但你們存在著給我相信的勇氣,是我唯一想要的應許。
如果這場告別還能有什么奢望呢,那就是聽一次現場的《應許》和《看看》。其實還有很多很多,能繼續的就不要說再見,所以你們的告別是離開,而我希望的卻是南方的冬天,漫長的像永遠不會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