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常會想起張愛玲筆下的《半生緣》中,世鈞與曼禎事隔多年后重逢的鏡頭。他們痛苦萬分,淚流滿面,昔日萬般情深,最后也只能凝結成一句話:“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那一份深情在現實面前也不得不敗下陣來。
? 相遇總是那么的合適,沒有早一步也不會晚一步,那是小說中的美好想象,是作者的一廂情愿。現實中,相遇總是太晚,那樣恰當時機,正確時間的相遇是那么的可遇而不可求,它常讓人陷入無盡的悲傷之中。這樣的悲傷,可以讓滿園春色失眠,瞬間失去了光華。也可以讓心中的靈泉再也無法潤澤柔嫩的草茵而慢慢枯萎。可是人生的聚散就是這般的無奈,而相遇如同冬日的陽光性情不定。
? 遇見發生在每一個朝夕,可是卻都沒有遇見你,最后遇見,歲月忽已晚,只能恨晚。
? ?這個晚,像一道殘酷的枷鎖,不知鎖住了多少傷心人踟躕向前的腳步,不知刺痛多少人的心肉。而這一切都只因為一個情字!
? 人生而便有情,我們有了情,就意謂著生命的開始。我們很希望這份情能相互呼應、相互共鳴,但更多的時候,世間姻緣總是難以圓滿,不是早了一步,就是晚了一步。所以常常讓人陷入無法言說的艱難之中。
? ? 這份艱難常在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的無奈與辛酸中;也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哀怨凄美中;更在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的漂泊與嘆息中。在無數將夜未夜的日子里,那樣細微的滋味只合留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慢慢發酵伸展。
? 這時候,內心便會有無數的聲音在發言,無數的哀歌低吟在回響,無數的思想博弈在拉鋸,前進與后退來回交錯,道德與情感在激烈的翻轉,渴望與決心在擊鼓起舞,生活與現實中輾轉徘徊,最后愈來愈激烈,愈來愈肆無忌憚。時而喧嘩,時而低吟,像潮汐,不斷的涌上來又退下去,最終讓自己陷入無盡的巔峰與谷底之中,無法進退,無法節制,隨時日增長將這份情感不斷的深掘,不斷加固,最后自掘成了一口井,將自己深埋了。
? ?能在合適的時機遇到對的人,那份時間正好的情緣也許是種奢望,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是會有那么一份奢望,成為他終生溯洄以求的夢想。
? 蕓蕓眾生很少有人不會為情而煩惱,只要是人就可能會有情困,就會受情苦。情太重就容易執著,容易走入岔道,傷人肌理,而無法自拔。兩情相悅固然是美滿姻緣,最怕的是一廂情愿,耗盡心神卻始終得不到對方的回應,而產生怨憤,更有甚者,一頭扎入死胡同不愿出來,毀了他人,也作踐了自己。
? 時間會是一劑良藥,不論你陷入怎樣的情感迷途中,路終歸要走下去,日子也還是要過下去,所有摯愛過、生命中走過的人;所有掙扎過的、怨恨過、徘徊過的片斷,所有喜歡的不喜歡的結局;所有我們付出的那些徒然的心血,都將在柴米油鹽中慢慢淡去,逐漸遺忘。
? 多年后在記憶的轉角處回想昔日的種種,也許我們會感恩當日的情困,才成就了今日的自己。遙想昔日繾綣,不由得感慨,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然后收拾好心情,一股腦將昔日種種全部打包放進了記憶的頂樓,再也難以企及的地方。
? 從此,我們從容接受生命的安排,忘了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