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故事:作文

這天閑著沒事,化學老胡在手機百度看新聞,忽然發現了一篇優秀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化學胡老師還是高中胡同學的時候,喜歡寫作文,在理科班靠喜歡寫作文最后搖搖晃晃考上了大學,畢業做了化學胡老師,沒有回老家當剃頭胡師傅。

可是這篇作文,老胡看得一頭霧水滿臉虛汗,“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于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第一段就叫老胡失魂落魄,好像回到識字前階段,瞬間被文化打回原型。

但是又不想輕易認輸,在微信朋友圈里找幾個也做老師的朋友,把文章發過去請教,也都沒有得到答案。沒有答案無所謂,得到了指導,“找你們學校語文胡老師啊,胡老師是作文大佬,年年指導高考作文”。

語文胡老師,化學老胡認識。語文老胡也認識化學老胡,不認識都不行,當年一起分到學校,住上下鋪。雖然后來學校三個胡老師分了階層,法律胡老師不認識錢少的朋友,語文胡老師不認識文化少的朋友,但是在化學老胡這里是個例外。

語文老胡果然厲害,一下子把那篇作文分析了一通,“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看第一遍,感覺不像是一個高三學生寫的考場作文,然而,細讀后你會發現,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余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并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化學老胡還有些不明白,囁嚅著,

“老胡老胡,這高三的孩子怎么讀那么多哲學書,知道那么多生僻字?”

“老胡,萬萬不可以不學無術之心度飽讀詩書之腹啊”

“可是,老胡,我也知道道可道非常道,能不能說我是道德經專家呢?我也知道賈寶玉林黛玉,能不能說我是紅學大師呢”

“老胡,有人能耐一點點抬杠頂呱呱,我還有事,忙著呢,作文你再看看,不行百度”

老胡又再看看了,還是不明白。后來,后來的事大家都是知道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