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書是為了什么?

你為什么讀書?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只要學齡期一到,小孩子就算不愿意也是得必須進入學校讀書。

從小到大,我們讀了幾年書。最少一兩年的幼兒園,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到四年大學。如果再繼續深造,還有三年研究生,甚至還有多少年讀博士。

我們為什么要讀這么多書?是因為人類歷史長河沉淀了太多東西嗎?還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太大。習以為常的事情,我們不會去思考它的本質。

林志穎的兒子kimi,參加過法國一個讀書節活動。這個活動為期兩周,參加活動的孩子在兩周內讀的書最多就勝出。Kimi很努力,在第一周就讀了三本書。結果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卻勸退他。

工作人員對林志穎說:“因為你的孩子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想爭第一,而不理解內容,沒有感覺到讀書的樂趣。讀書不是比賽,沒有功利性,他這樣瘋狂地讀,要是得了第一,會給其他孩子作出不好的榜樣。所以,我們提前發給你禮物。他退出了,別的孩子就沒有了憂慮感,才會用心去感受讀書的快樂。”

從小到大我們是不是都是為了讀書而讀書?

有一次坐公交,一位奶奶帶著孫子。小孩子剛考完試知道成績給父母打電話,他說他考了三門,有兩門100分,有一門數學只有99分。他給父母解釋為什么會少那一分,因為他有點粗心地把一個數字看錯了,所以只考了99分。

看到這種情況我有些驚訝,現在的小孩子學習壓力怎么這么大?每一科都需要考滿分嗎?考滿分了又能怎么樣呢!

我一位同事,現在小孩上二年級了。他每天晚上下班接了孩子就得趕緊回家,因為飯后他需要輔導孩子做作業。每天都必須如此,他說之前因為孩子語文考試只有八十多分,已經是全班級的倒數排名,所以他必須努力學習趕上去。

小小的人兒,讀書的壓力已經很大了。是啊,教育資源有限,你沒有實力,沒有高分數,以后怎么會有好的學校讀呢!所以小孩子從小就得努力讀書,努力學習,爭取第一。為了分數而讀書,為了讀書而讀書。讀書是第一要事,其他生活能力等等,都要排在后面。

從小被規定甚至被強制讀書的人們,在長大后繼續保持讀書習慣的很少。因為我們讀得膩了,累了。

可是這樣的我們快樂嗎?讀書應該是一種享受。我常常想象一個,溫暖的午后,庸懶地躺在一張躺椅上,陽光暖暖地灑進來,在我的身邊有一個小圓桌,桌上有一杯清茶。我的手里拿著一本書,看得有點乏了,閉上眼睛,小憩一會兒。每每想到這個畫面,我總是覺得很快樂,很滿足。

讀書應該是快樂的,開心的、滿足的、安寧的。是一種享受,不是一個目標,更不是一個任務。

愿我們都能愉快的享受讀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