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這幾天在追一個電視劇《黃大妮》,我起初對這個電視劇無感,不過這幾天同事看得十分起勁,一邊看一邊說,什么又在挑撥了,什么太苦了呀……我把手頭的事情做完后,看一眼同事的iPad,電視里的人物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裝扮,我隨口一問:這電視演些什么呀?同事立馬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大概就是黃大妮老公離世,自己一個人拉扯著五個兒子長大,黃大妮鄰居孫木林的老婆準備離婚的時候,癱瘓了,孫木林不僅要撫養女兒還得照顧臥病在床的老婆,整個電視劇圍繞這兩家人在一個集體大院和工廠發生的事情,故事從六個孩子們幼年到他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并且養育下一代,時間從五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
聽著同事講得還蠻感興趣的,我就湊過去跟同事一起看。故事的發生是按時間順序來的,我沒有看開頭,不過聽同事講的也差不多了解個大概了,故事情節發展比較緩慢,而且年代氣息濃重,且不說壞人作惡多端,好人各種折騰被欺負,也不談黃大妮再苦再累也要護孩子周全,也不提孫木林有情有義真男人,更不說那些鏡頭次數直逼主角的長舌婦人了,當然咱們也不劇透哈。
我和同事一邊看一邊吐槽,包括視頻上方的彈霧,也是隨著情節發展對人物的性格越發清晰了,恨不得滅了壞人,對主角遇到的困難真想幫助下啊,可是電視終究是電視,我們看客看到的不僅僅是故事更是生活的全部??!
其實不同的故事要放到當時發生的那個時代大背景去看,當時的經濟,當時社會發展的狀況,一群人創造了時代,時代造就了這些人,也限制了一些人,不同背景不同家庭不同經歷不同學識,看待問題千差萬別,但是這些不同最后都回到了一個家里,家是最后的依靠,不變的港灣。
如果大家想繼續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盡在微信公眾號:愛笑的俊婷
(直接搜索:wangjuntingzui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