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到周五了,同事從四點就開始鼓搗,照鏡子理衣服,從柜子里拿出香水往自己身上噴了噴,這是她每天的下班例行事項。
然后到了下班前的十分鐘,她就開始收拾包裹和背包,把所有電源線都拔掉,還用快樂的語調對我說一句,下班了唷”。
換做以前,聽到這樣的話,我真是不開心。我一天除了喝水上廁所,桌子上面是鋪天蓋地的票據,我經常坐一天坐到眼睛發暈,腦袋里面什么都不能想。
我除了上班事情很多,我還會經常要求加班,目的就是把工作做完。
所以對于生活方式和我相反這么多的人。我總是覺得他們就像咸魚一樣,沒有任何出息。
而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我發現,人真的很難改變自己,可以說是很固執了。可能很多時候一輩子都固守一種觀念,還會影響自己的孩子,變化才是最大的不變吧。
2
很多年前,我就聽過老公對我的抱怨:“你從來就很少閑下來,一整年都總在忙,我真的搞不懂你”。
我說:“我這樣努力,還不是為了我們的小家越來越好,如果不勤奮一點,那我們怎么可能賺到更多的錢,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學校讀書,未來老了有更多的養老金呢。”
老公沒有反駁我,他和我的生活軌跡也是不一樣的,他除了每天八小時認真上班外,下班最大的樂趣就是陪娃,他們踢球,去游樂場,累了喝飲料和蛋糕。
我羨慕他們,但是我卻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因為這邊我還要咬牙堅持自己要做的事情,考證,寫作,工作加班。
我們的軌跡雖然不一樣,他還是默默的在身后支持著我,再沒有任何的怨言了。
3
當初我們單位選了幾個新手接手會計這個工作的時候,幾個和我年紀差不多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大部分人都覺得這個工作不錯,欣然接受了,因為在體制內這個工作還是一個香餑餑,熟練之后工作簡單,空閑時間是比較多的。
但有一個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同事就沒有答應這件事。
她說,我就是不喜歡和數字打交道呢,我就喜歡過現在無欲無求的生活,未來沒有升職的機會也好,不接受領導安排被邊緣化也好,我只想做我自己,選擇自己可以選擇的。
最近看了一個日劇《我 到點下班》,里面就講到主角的某個同事,因為剛休完產假,回到公司想要重回一線崗位,就拼命努力的工作,在領導面前用力的表功,但是卻因為用力過猛,不但把工作搞砸了,家里孩子生病沒有第一時間回去陪伴他們。
4
看了這個日劇后,我審視了自己的生活。
我覺得生活的樣子應該是,我們要快樂,也要努力,在能力范圍內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和努力方式,但是千萬不要隨大流,不要用力過猛。
那我最喜歡的是里面的女主角的樣子了,她總是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式,高效,簡潔,有秩序,她會每天趕在6::00下班的時候,準時打卡,然后跑去一個小飯店,吃上一口冒著熱氣的小籠包,閉著眼睛一副讓人羨慕無比的愉悅感。
我覺得,這大概就是好好吃飯,好好生活,高效工作的模板吧。
并不是工作時間比別人長,經常加班,就叫努力的人,比起這個,我更佩服講究效率,掌握節奏的工作方法。
并不是一年年的考下很多的證書,就是比別人更牛逼,比起這個,我更欣賞那些知道自己真正擅長什么,喜歡什么,再去拼搏和向上。
并不是買了很多工具書和器械,準備大刀闊斧的人就是有執行力,比起這個,我更喜歡那些專注于一個面,把它做到極致和頂尖的模范。
有一種努力,就叫“假勤奮”啊,比起這個,我更愿意當一只咸魚!
今天,面對同事下班的準備工作,噴了香水,認真整理衣服,再快樂的跟我說的那句:“下班了唷!”我突然聽著再也不刺耳了,反而那么的好聽。
也許,我們要的并不是一個只會努力學習,用力工作,像麻木機器一樣的人,我們要的是更盡興的平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松弛有度,快樂的感受生活。